所以,朝廷也没有吃亏。
“陛下,莱州的谢迁所部希望朝廷给予三万石粮草和一批军械支持,让他招抚周边义军,以打破建奴的封锁,而这需要我们拿下浮山前所所城,利用海路将这批粮草运过去。”
这里,张凤翔向朱由检禀报起了关于一件近卫军支持义军在建奴地盘继续做大的奏疏。
朱由检听后点头:“准!让我们的新练水师和郑家商船一起进攻浮山前所,让枢密院即刻拿出一个作战方案,另外,告诉郑家,朕希望他们积极参战,就算北地没有多少可抢的物资,可以靠解救我汉人来换取朝廷的奖赏,但朕不要尸体,只要活人,要活的汉家百姓,不准对其抢掠杀戮,给予解救百姓的安家费不得低于一两,可强制解救,否则朕知道后必不轻饶!他郑家从北地抓来多少剃发的顺民,我朝廷就收多少!按照不同的地位给予不同价格!最低五两一位百姓起,包括妇孺儿童,不分男女。”
朱由检深知自己建立在淮安的基本盘最缺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他现在要郑家去建奴给他抢人。
当然大明不是建奴,何况还都是以前的大明子民,所以,朱由检没有明说是抢,而是解救,甚至是有偿解救。
“既然建奴现在还不把汉民当回事,那朕就让他知道当他的统治区内被统治的汉民越来越少后,他还靠什么维持税赋与军需!”
朱由检冷笑着说了一句。
郑家知道可以靠解救北方汉民赚朝廷的钱后自然也很积极,一接到大都督府枢密院的钧旨,就立即带着十艘武装商船和大明水师第一舰队北上而去。
而此时。
即墨县的建奴知县余懋演还不知道自己辖区内即将迎来大明的军队。
此时的即墨县已经没有人一个人蓄发。
因为剃发令的缘故,整个城内人烟寥寥,有许多空屋。
但田地里还是有很多辛勤劳作的农夫。
有来城外乡下收租的地主缙绅。
但这些人脑后都已经多了一条尾巴,为了活下来而放弃自己民族属性的他们都显得有些麻木和迷茫。
以至于,当高耸入云的巨帆大船映入眼帘时,他们依旧是无动于衷,有去通报官府的功夫,还不如在田间地头多寻点野菜树叶。
第260章 攻下浮山前所,解救百姓
“浮山前所所城现在已改成一处绿营兵的营地,驻兵数量有一百人左右,驻兵武官是千总郎廷辉,此人还算勤勉,每天会派十人左右的小队于海上巡逻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只有一值班夜哨。”
此时,随波荡漾的舰船甲板上,一锦衣卫细作在向近卫军水师第一舰队参将萧永权汇报着关于浮山前所的信息。
萧永权听了后就看向了刘国璋:“大都督府枢密院的钧令是你担任此次军务的提督,所以,刘提督,由你来下命令吧。”
因为彼此互相依赖,所以朝廷与郑家还没有矛盾,正处于蜜月期,所以刘国璋对萧永权,也很温和地笑了笑:“萧参将何必客气,承蒙陛下看重,让我刘国璋提督这次军务,但您是天子亲军武臣,还是您来吧。”
萧永权笑着摆了摆手:“朝廷规矩不能违背,我近卫军军纪一向严苛,还请刘提督别要难为小弟才好,何况,海战方面,刘提督的确比在下经验丰富,正好小弟我在旁边学习学习。”
刘国璋见此也不再推迟:“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提督诸将了!”
其实,现在的建奴还没有自己的水师。
所以,对于此刻的大明和郑家而言,攻打浮山前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
刘国璋当即下令直接调节船舷,以侧船舷对着浮山前所,然后炮推出去,直接轰击浮山前所所城。
第一舰队的常驻教官兼“汤和”号游击施琅此时一接到指令就开始指挥起来,并对自己麾下官将吩咐道:“近卫军的第一营弟兄们,记住我教给你们的方法,向前面的所城开炮!”
为了鼓励军人建功立业,也为了纪念为之前驱除前元的大明开国功臣,朱由检特地下旨大都督府,朝廷所属战舰皆以大明功勋名臣冠名。
而现在这艘“汤和”号是大明要郑家敬献的第一艘风帆舰战列舰。
战列舰上火炮合计约有六十余门,其中二十余门的加农炮全是在陆战崇祯101型直射长炮基础上改装的三十二磅巨型滑膛炮。
受益于大明冶金技术的发展即坩埚炼钢技术的成熟,再加上郑家持续不断的海外优质铁矿供应。
大明的三十二磅加农炮的炸膛风险已经在多次演习中证明其发生的几率比之前的佛郎机炮还要减少许多,威力也要强很多。
此时,在施琅说后没多久,该舰队上的近卫军水师官兵立即开始操作起这些加农重炮来。
浑身黝黑犹如黑龙探头一般的加农炮炮口慢慢探出头来,开始对准了前面的浮山前所所城。
因为战列舰有专门的炮舱,在未打仗时,可将炮收起来,所以,并不惧怕风雨,而且因为炮舱窗口排在船舷侧,因而可以让船舷面一时出现十余门火炮同时轰击的场面。
相当于十余艘传统战船并排炮击一样。
这也是为何叫战列舰的原因。
此时。
郑家的一艘战列舰也开始将船舷面面向了浮山前所所城。
轰!
轰!
轰!
二十余门火炮开始了他的怒吼。
炮口纷纷爆出火焰。
紧接着就是一股股白烟。
而此时。
孤独矗立在海岸上的浮山前所所城顷刻间就被轰得墙塌砖飞。
一队巡逻的建奴绿营兵刚吃完早饭出来巡逻,就见到海面上出现了这么多战船,然后,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听见一声声巨响。
这些绿营兵回头一看就见自己身后五百步外的所城已经变成了废墟。
这些绿营兵吓得当即不管不顾地岸边乱跑了去。
“登陆!”
施琅一声令下,“汤和”号的近卫军水师官兵开始抢滩登陆,一艘艘舢板被放了出来,且满载着近卫军开始冲锋登岸。
此时的浮山前所所城还是一片混乱,该城千总郎廷辉在炮声响了过后,才从废墟里爬了出来,并在这时候才看见海边居然已经有这么多战船,而且陆地上还冲过来许多戴着钢制圆盔和涂着海蓝色迷彩服装的人正嗷嗷叫地朝自己这边冲来。
关键是,郎廷辉发现这些人居然脑后还有许多头发。
“放肆!怎么还没剃发!不要脑袋吗?”
朗廷辉心里这句话一闪而过,紧接着,他就很快意识到这些人可能是明军。
于是,朗廷辉忙道:“快!快!苏自强,你去通报给守备,有明军来袭!葛自国,你立即传本官命令,立即集合,立即随我御敌!”
郎廷辉知道现在据城而守已经不可能,也就立即带着自己还剩余的八十来个兵,开始持着鸟铳与长矛冲了来。
在孔有德等投靠满清后,建奴继承了大明以前的许多火器制造技术,而且现在这些绿营兵以前本身就是明朝降军,自然火器装备率也是挺高的。
只是火器质量可能比较差,毕竟是内地戍守的绿营兵,用的可能是以前的大明官府拨给的火器,而大部分好的火器肯定优先装备八旗兵与即将南下伐明的绿营精锐。
比如,此时朗廷辉刚见对面近卫军冲来,就立即让自己的火器兵开火。
结果,五十杆鸟铳,硬是有十杆鸟铳没有打出铅弹,还有二十余杆炸膛,只有剩下的十余杆打出零零散散的铅弹。
轰!
而这时候,战列舰的火炮已经再次发威,数十颗重炮炮弹砸过来,当场就砸死砸伤十来人。
冲过来的近卫军也开始推着轻型长炮发射,当即也砸死砸伤十来人。
然后,一个旗队的近卫军水师火器兵则持着燧发枪排队而来。
也就有三十来绿营兵当场被排队枪毙而倒在地上惨叫起来。
郎廷辉身边顿时就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残兵。
这些绿营兵自然也不敢再打了,忙慌不择路地往回跑,甚至有的直接把武器都丢了,嫌拿着费事。
朗廷辉此时也没有了为大清再战一次的心思,也开始跑了起来。
近卫军水师官兵因此顺利占领了浮山前所所城。
而郑家的官兵也在后面跟了上来,并开始去各处解救百姓。
为了践行朱由检的旨意,除了需要强制抓走的外,郑家的人还是先把一箩筐碎银抬了出来:“诸位同胞,我们是奉大明皇帝陛下谕旨来解救你们的,我们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很想念你们,特地让我们这些王师来解救你们!现在都来我们这里领银子,每人领一两,领完银子就跟我们走!”
第261章 被解救后的顺民
百姓们很意外,都没想到这些官兵还给自己发银子,而且一看见他们脑后居然都有头发,顿时就想起了以前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的时候。
于是,有人因此不由得呜咽哭了起来。
一老人更是跪在地上:“王师来了!王师终于来了!我不用剃发了!祖宗!”
带着自家官兵来解救百姓的郑森一见这些汉人皆瘦弱不堪,脑后尽是金钱鼠尾,但哭声却听起来十分惨烈,一时心也被揪紧了一般,整个人目光也不由得柔和了几分,亲自将一老人搀扶了起来:“老人家,去把乡亲们都叫来,我们带你们走,带你们去我大明皇上那里。”
因为有银子给,且也都不想在地方受苦,毕竟这里月月要剃发留辫,所以也没多少人拒绝,也就都被郑家人接走了。
但也有个别极顽固的,或者是当地的地主,借着为大清守土而不准自己的族人和佃户跟着走的,自然被郑家人收拾了一番,然后被强制解救走。
除此之外。
因为时下虽然是夏季,但这里的树木倒也不葱郁,明显是被这里的饥饿百姓们啃食得差不多。
所以,郑家抓那些不愿意跟着走而藏起来的人倒也容易。
“跟我们走!”
郎廷辉没多久还是在一处山洞内被郑家官兵给抓了出来。
朗廷辉忙跪下对一郑家头领磕头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大家都是汉人。”
“我呸!二鞑子,你他娘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汉人。”
这郑家头领啐了这朗廷辉一口,然后又笑道:“不过,你放心,我们不会杀你!只要你乖乖地跟我们走,辫子先别急着剪,知道吗?”
于是,朗廷辉等战俘与百姓很快被郑家官兵强行押上了船。
而近卫军的水师官兵和部分郑家官兵则为配合着谢迁的抗虏军和附近义军行动,及时打通一条海上联络线,继续往即墨县县城而去。
……
“娘亲,你看,大明皇上住的地方,好多的树叶呀,这下我们可以多吃点树叶了!”
当郑家船队将第一批被解救的百姓送到大明军工基地时,一被解救出来的女孩向自己母亲高兴地指着绿油油的树林喊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饥渴地看着这些满目葱郁的树叶和野菜。
但因为负责押送这些百姓的官兵禁止他们随便走动,且将他们的双手捆绑了起来,所以,没人能跑过去抢树叶。
不过,刚才那女孩还是伸长了脖子把一树的椿树叶咬进了嘴里。
押送她明军军士见此忙用刀被打了她一下:“干什么!你们是人,不是牛羊,吃草做什么!回来!”
这女孩可怜兮兮地睁开大眼睛看向他:“我饿!”
这军士见此忙把怀里的一块军用米粑悄悄塞给了她:“吃这个,别跟我女儿一样还嫌弃这个。”
这女孩跪了下来:“谢谢军爷,军爷你长命百岁,军爷你福寿永享!”
……
这些人很快被押到了大明军工基地的一处非雇工休息区内。
没多久,就有上千名被强行解救出来的北地百姓以及战俘皆被押到了这里。
而这些人也都是第一次来到淮安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然都感到很惶恐和不安。
朗廷辉这个千总此时也感到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