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资格在要求陛下,侍奉陛下是你的福分,而不是你拿来要挟陛下的底气!就凭你刚才的犯上之举,本宫现在就可以直接杖杀你!但念在你初次入宫不懂规矩的份上,且本宫也不想让这行宫有血光之灾,所以,本宫不杀你,但死罪可没,活罪难逃!”
周后说后就看向旁边的袁贵妃:“将她带到你那里去,严加看守!不得让她自寻短见,也不得让她出门!若出差错,本宫拿你是问!”
“是!”
袁贵妃回了一句。
接着,周后又看向田贵妃说道:“陈选侍依旧跟着你学规矩。”
周后说着就又道:“现在国难时艰,陛下为重振大明,在外面劳神苦心,既要练兵备战,又要革新除弊,我们不能在陛下后宫给他添乱!善待宫人,礼敬尊长,若能为陛下分一丝忧,便分一丝忧!”
“臣妾领旨!”
田妃与袁妃皆回了一句。
……
“建奴入关,李自成败北,而我大明就只有半壁江山了,国运艰难至此,诸位爱卿当与朕一起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不可有片刻松懈,不能因处于这江南锦绣地就忘了我们这一路走来在北国见到的累累白骨,不能忘了天下等着我们去解救的天下民众。”
“陈圆圆和董小宛,是进入了朕的后宫,朕不否认,想必诸位爱卿也在担忧朕是要行酒色之欢忘了将来北伐之事。”
“今日,朕不待诸位爱卿明问,朕也直接挑明说清楚,实则不然,朕无宋高宗苟且偷安之心,亦无陈后主只知酒色寻欢之志。”
“陈圆圆与董小宛在朕眼里不过普通之女子,朕杀她们轻而易举,若说她们让朕亡了大明江山,那断不会,朕不是李后主,也不是陈后主,朕是大明崇祯皇帝!朕的一肩担着天下亿兆汉民不为奴的命运,朕的另一肩担着大明两百多年国祚不灭亡的国运,朕岂敢贪图享乐。”
朱由检在见到自己的几位辅政大臣后如此说了起来。
朱由检这么说一说,几位辅政大臣很受触动,也放心下来,忙回了一句:“陛下圣明!”
“好,那我们继续议事。”
朱由检说着就问着蒋德璟:“土改进展的如何?”
“武家墩和清江浦的土改皆已完成,现在从冒家抄没的七十万亩良田也已土改完成,新设了一冒庄屯堡。”
内阁首辅蒋德璟说后又道:“只是士绅们对于陛下设皇庄、动辄对士绅抄家灭族以扩充自己皇庄田地的意见很大,但因冒家一事,这些乡绅倒是不敢明着来,只是在给臣写的私信中透露出不满来,且臣听闻他们已有发动朝臣进谏陛下的事,甚至有人想要说动江北几个军镇一同进谏,以逼迫陛下撤厂卫、撤皇庄。”
朱由检笑了笑:“这是我们本就料到的,既然要分明田地,改革弊政,就不可能不得罪他们这些士绅,他们不可能不反对,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壮大我们自己的军事力量,不然不足以对内进行改革,对外挡住建奴兵锋。”
朱由检说着就看向周遇吉和张凤翔,说了起来:
“所以,接下来,兵政方面的事得继续抓紧,建奴现在已经有满、蒙、汉八旗,总兵力估计不下三十万,如今又加上吴三桂的关宁兵,实力再度加强,而即便是大明内部,诸军镇的兵力也不少,湖广的左良玉,朕听说他有百万兵,估计百万不可能,但五六十万还是有的,所以我们还得加紧募兵,练兵,但不能过于求多,要在求精的基础上增加数量。”
周遇吉点了点头:“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抓紧练兵!”
接着,朱由检又看向张凤翔:“军民思想工作也得跟进,朕的近卫军不能同于军镇们的私人家丁,也不能同于建奴流贼的强盗军,朕的近卫军得知道自己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一句话,朕的近卫军不是纯粹的武夫,而是士,捍卫我大明的国士!”
“臣明白!”
张凤翔点了点头。
然后,朱由检看向吴孟明:“说说李自成和建奴的情况。”
吴孟明便开始回答起来:“李自成已经正式登基称帝,拒绝了陛下的招抚。”
负责工程营造和募民工作以及后勤调配的李国祯笑了起来:“这个时候还想着当皇帝。”
朱由检则道:“他的大顺主力还未尽失,大部分还集中陕西黄河一带,尽管流贼现在还未想与我们联合,但现在我们自己得明确一点,建奴现在已经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现在流贼也是建奴的敌人,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先实现驱除鞑虏的目的,我们必须化干戈为玉帛,继续向流贼表达善意。”
朱由检说着就看向蒋德璟:“蒋卿继续替朕给李自成写几封诚恳的信,让吴孟明通过锦衣卫递到李自成手里。”
蒋德璟回道:“臣明白!”
……
这边。
李自成已自三月份入北京城后,已在四月底被联合建奴的吴三桂打得大败。
所以,李自成不得已逃回了北京城。
但因为李自成之前在三月份的一个月内,对京畿附近对当地豪强乡绅一番严酷拷掠,虽然最终捞得总价值三千多万两白银的财产,但却也因此惹怒了士绅集团,使得当吴三桂打着借大清兵来到京城并不是为了夺大明江山而是剿灭流贼时而导致士绅集团即地主官僚集团纷纷成为吴三桂与建奴的带路党。
而李自成也因此短短时间内连丢数座京畿城池,甚至李自成的农民军小股部队还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
所以,李自成在京城没有死守的基础。
而李自成自己也清楚,也就在这一天商议起离开京城并接下来去哪里的事来。
我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
这是李自成这几天在牛金星建议下草草登基称帝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而这一天,李自成还问着自己的文武官员:“你们认为我大顺军接下来该去往何处?”
丞相牛金星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大顺军该撤回陕西,以潼关为关卡,割据陕西而自立,再找机会与建奴血战!我大顺军在陕西还有二十万大军,不愁不能抵住建奴。”
李岩先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不可!”
“首先,陛下与臣等皆是秦人,当知道陕西一带连年灾荒,民众尚且食不果腹,怎么能养我数十万大军?”
“其次,陛下对士绅过于残暴,如今陕西一带,士绅皆对我们视之为仇寇,因而我们无割据陕西之民心根本。”
“最后,臣认为当今天下,建奴乃我汉家首贼,如两宋时之金、元两国,如今大顺初败于建奴已见端倪,建奴谋夺中原之心已久,准备充足,兵强马壮,如更有吴三桂等出身将门豪强的汉贼帮助,可以已是天下无敌,而我们大顺多为不识军旅的百姓,甚至不少还拿着锄头,实在难与建奴对战啊!”
李岩说着又道:“所以,臣认为,陛下当联合明军,甚至最好是放弃皇帝之位,归附明军,朱由检到底是大明正统,而大明统御华夏近三百年,汉家百姓尤其是南方百姓皆还认其为正统,如果我们归附明军,就等于有了粮食保障和大义名分,如此,首先建奴便无理由剿杀我等,其次,我们可以得到江南的粮食和明廷的火器,而不至于现在独自面对建奴大军啊!”
牛金星这时候站了出来,他更清楚李自成内心是想回老家陕西的,所以说道:“陛下!李岩这是在危言耸听,我大顺军这次输给建奴只是出于不备,且兵力不多,等到陕西,他建奴不过区区十万大军不一定是我大顺军二十万主力对手,其次,我们就算要得到江南的粮食去打建奴,何必要去投靠大明,若真的败了,大可以由河南虎牢关南下去江南!到时候必定能摧古拉朽灭掉南方的明军,然后以长江为天堑与建奴划江而治,并在将来伺机北伐!”
“报!明军有使者求见陛下!”
这时候有李自成身边的部将走了来禀告道。
【作者题外话】:崇祯后宫日常生活:这一日,帝问后:”爱妃生日快到了,爱妃喜欢什么,朕到时候送给你。”后因想到国家艰难,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也不敢因自己过生就靡费钱财,见园中花团锦簇,也就莞尔一笑说:”臣妾喜欢花。“帝点头,没说话。后微微有些失望,她以为皇帝陛下会出去给她撷花戴头的,那样简直不要太浪漫,未完待续。
第31章 这是朕最大的努力了
李自成还是宣见了大明的使者。
“此乃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手诏,我大明崇祯皇帝言,李自成虽举义反朕已有十余年,且毁朕皇陵一次,朕虽恨你入骨,然念及如今天下汉家旦夕间便可能灭于外虏鞑清之手,且中原百姓早已民不聊生,而你李自成举义也因饥寒失业不得不反,所以,朕作为天下汉家百姓之皇帝,当不以私仇为念,愿宽宥尔与尔等部将军士之罪,并赦投附尔等之大明旧臣之罪,招抚尔等进朝听封!只要尔摒弃国号,朕愿以河南为尔永镇之地,并封你大顺王爵,自成藩国。”
“朕诚挚建议,如今外虏欲灭我中华之计,每一位汉家儿郎当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尔等当团结在朕的旗帜下,共驱外敌!卿若来河南,朕必与卿共守河南、山东、江淮等地,朕知河南凋敝,特决定每年以一百万石粮资助卿并军械车马等皆可资助,望卿以汉室江山存亡为念!”
“虽陕西乃卿发家之地,陕西凋敝尤甚河南,且北有建奴盟友蒙元为患,与江南相距甚远,且四川有张献忠,故朕无法资助尔等,一旦建奴拿下虎牢关和潼关,爱卿就如被困关中之兽,一旦败于建奴之手,便只能难逃湖广与蜀地,然蜀地已为张献忠据之,只湖广可走,但湖广乃四战之地,又有左良玉雄踞湖广,卿与其如此,不如就藩河南,得朕资助,与朕共抗建奴。”
朱由检为了尽力让李自成与自己一起抗击建奴,其言辞不可谓不恳切。
甚至,朱由检还不计前嫌,愿意封李自成为王,让其割据河南而自立,还愿意每年拿出一百万石粮并各种军械辎重。
这个诚意不可不大方。
要知道朱由检自己现在每年也才只能从江南士绅手中得到两百余万石粮。
他这等于是拿出了自己的一半收入。
但这也没办法,朱由检为了尽可能团结起李自成这股农民军,壮大抗清的力量,他必须这么做。
这是朱由检作为一名穿越者从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学来的经验。
在朱由检看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那一场抗击外地入侵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很大的因素就是因为当时的两个政权能够最终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而当时两个政权的仇恨可不比自己和李自成间的仇恨轻。
照样能够最终联合起来。
朱由检知道自己也必须这样做,这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有的智慧和气度,要以全局为念,要有大格局。
“李自成很可能还是不会答应,他背后肯定有很大的反对声,他自己也不可能眼看着好好的皇帝不当,而来做朕的臣子,他的部下也肯定不会放着开国元勋不大来大明受气,也或许他依旧还是没认为最大的敌人建奴,要知道,历史上的抗日战争,当时的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工业化的强国,尚且有蒋介石这样的人一开始依旧顽固的认为要攘外必献安内,何况是彼此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的建奴,但朕必须做出这番努力,让天下人看见朕的诚意,迟早将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军会因为朕今天的举动而愿意投诚大明!”
朱由检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如此想了很久。
但朱由检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已经是他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因为在这个儒家伦理思想为主的社会里,李自成是贼,朱由检是君。
在统治阶层眼里,即地主官僚士绅阶级眼里,朱由检和李自成才是汉贼不两立。
在这里面,汉不是汉民族,而是象征正统的汉家朝廷。
所以,毋庸置疑的是,在朱由检的明廷内部,对于招抚李自成甚至是联合李自成的反对声很大。
除了朱由检直接影响的几位辅政大臣理解朱由检外,几乎没有一位明朝官员理解朱由检的行为。
甚至不少官员依旧上疏建言皇帝朱由检联虏平寇。
在很多明朝官员眼里,依旧把攻陷京城的李自成视为第一敌人,而没有认为建奴是威胁。
所以,朱由检也只能做到这里。
让他向李自成称臣,放弃帝号,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只怕江南所有的士民都不会答应。
甚至连朱由检身边的几位辅政大臣也不会答应。
毕竟宽宥一个贼子的罪过已经够大度了,怎么可能还向你称臣。
何况大明手里还有半壁江山。
当然,朱由检也不会愿意。
首先,他也觉得自己的实力现在不弱于李自成,其次,他不得不承认李自成不是朱元璋,他的战略眼光,不太适合做一个联合大多数人共抗建奴的领袖。
何况,天下士民尤其是士绅阶级根本不愿意认李自成一个贼子做最高领袖。
李自成也知道这是朱由检做出的最大努力,他也很受触动的。
但李自成的确也有些不甘,不甘就这么放弃自己已经得到的帝位。
而且,李自成的确还有一丝幻想,即建奴不一定是朱由检说的那么强大,而自己主力尚在,元气未伤,也不一定非得与明军联合才能存活下来。
所以,李自成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问向了自己的大臣们:“诸位以为崇祯皇帝的建议如何?”
李岩此时先站了出来,且抿嘴笑了笑,难掩脸上喜色,说道:“陛下!臣认为,大明崇祯皇帝能有如此胸襟和气度,实乃令臣等敬服,臣认为,有如此帝王,大明不会亡,而我天下汉室也不会灭于胡虏之手,因为大明崇祯皇帝的诚意很足,不但宽宥我等罪责,还愿襄助陛下割据自立,共抗建虏,非有大气量者做不出如此举动。”
李自成听李岩如此夸赞朱由检,心里未免有些不喜,暗道:“好你个李岩,你到底是他朱由检的臣子,还是朕的臣子!”
而李岩此时没有察觉到李自成的不喜,他素昔已经习惯了在李自成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在他意识里,李自成还算是一个广纳他人进言的开明主君。
只是,李岩没有意识到的是,李自成现在已经是皇帝,而且自从李自成入了北京城后,加上一些投降他的一些明朝旧臣一吹捧,他的心态就变了。
现在的李自成是希望自己被人当作是英明帝王的,也笃定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因而,李岩也就继续说了起来:“陛下,臣认为,我们当答应大明崇祯皇帝的招抚,然后去河南重整兵马,并调陕西兵马入河南,且扼守虎牢关,接着,再招募流民屯垦汝南,联合明廷共击建奴,待驱除建奴后,陛下是取明而代之,还是与明廷划江而治,便是后面之事了。”
李自成沉着脸,没有回应。
而牛金星察觉出了李自成的不满,忙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不可,河南凋敝之地,与陕西一样,但陛下去河南不如回陕西,陕西民众皆认陛下为主,陛下在陕西得民心,且陛下官兵多为秦人,没谁愿意背井离乡,而建奴这次不过侥幸取胜,我大顺主力尚在,未必不是其对手;
臣认为崇祯朱由检所言不过是危言耸听之举,明着夸大建奴战力,招抚陛下,实则是暗藏祸心,朱由检肯定是要借大顺之兵于河南替其阻挡建奴来犯,然后再趁着我大顺与建奴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牛金星回道。
李岩忙争了起来:“陛下!就算明廷包藏祸心,亡于汉人之手也比亡于胡人之手强啊,我大顺自开国以来,扩张太快,陛下当初又不肯听臣劝告,急于灭明,根本没来得及屯田养兵,如今我大顺若不借明廷之势屯田养兵数月,将来必再成流寇而被剿杀殆尽啊!”
“大胆!”
李自成说了一句,指着李岩,恨不得杀了李岩,因为李岩说中了他现在的痛处。
但李自成还是忍了下来。
这时候,牛金星则冷哼一声,看了李岩一样:“李岩,你别是被明廷朱由检收买了吧!也不奇怪,你是世家子弟,祖上是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如今不过是因为红娘子的缘故做了大顺的臣子,只怕心里还是觉得他朱由检才是皇帝,把我们陛下还当做流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