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两国最惠国贸易谈判的时候,老美就加入了华国汽车工业开放的问题,这只允许六家合资厂三大三小的战略瞎扯淡,凭什么呀,我们的福特也要进来。
另外华国人还要加上强制技术转让的条款也不能接受,我们要自由自在的进来。只不过这几年华国人当然也不傻,这几年合资谈判也得到了不少技术,虽然关键技术拿不到,但大大小小的造车厂总体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而作为技术谈判方的汽车总公司既得了实惠,又有面子,技术换市场战略,在此时可以说执行的相当完美,华国当然不愿意改变既有的政策。
所以华国人对此坚决不让步,这样吵吵了一段时间,华国人就提出他们对高卢人很不满意,要不我们赶走高卢人,然后让你们合资。
不过你们的技术转让还是要给得,总不能为你们破例吧。还有一点你们那个兼并了AMC的克莱斯勒也得努努力,把更多的零配件转移到华国生产。
见有缝可钻,美帝最后无奈也让了一步,没办法先进来再说,要不然这么拖下去市场机会就丢了。
所以就在1993年初,华国对合资企业提出了国产化指标,目标直接指向北汽和广汽,克莱斯勒早有备立刻开始响应,而标的反应就明显迟钝了。
第567章 华国汽车的变局
高卢人小算盘打得精明,搞了两个落后车型过来,到了93年已经卖不动了,甚至需要市长亲自做宣传。
最让人无语的是,他们完成控制了合资公司,华方毫无话语权,不管合资公司经营如何,高卢人持续不断的以高价进口整车配件,然后在国内组建销售。
明明产量只有两万辆不到,他们非要坚持购买三万套配件,这样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库存。
在整个合资过程中,华国人啥都没有学到,所以不仅仅中枢非常恼火,就算广南地方也气得半死。
广汽标不要说跟华夏汽车相比,就是跟大众汽车相比也不行呀,后者国产化率此时已经超过了86%,而广汽标的国产化率不过50%,而其中还有无数水分,严格算起来40%都没有。
市场换技术,不仅仅技术一点没有学到,市场也快不行了,最关键的是,高卢人吃得肥肥的,合资公司竟然在亏钱。
再联到国际上高卢人不上道,加上孙祖杰出主意捣乱,中枢就起了心思了。而广汽则是早就想踢走标,转而学习上汽大众模式跟福特合资,最起码这样做,能有一半的话语权,现在这种合资实在太憋屈了。
所以中枢决策定下来之后,海关立刻对申报的标CKD配件徵收高额的整车进口关税,而此时为了保护华国本土汽车工业,整车进口关税在200%以上。
紧接着华国税务机关以逃税的名义开始核查合资公司的账目,最主要就是要弄清楚这些年标CKD件的账目到底有多少水分,华方对此一直都没有核实过,此时反正也不备再跟高卢人合作了,那就好好查一查。
两件事同时发生,广汽标只得停产,因为按照整车进口关税操作,合资公司卖一辆车亏一辆车,这种情况下还生产什么。
当然为了避免被海外媒体造谣,在进行税务核查时,广南的海关和国税、地税部门联合召开了中外记者招待会,进行了一番澄清,为此华方还召见了高卢的驻华商务参赞进行解释,不过改革开放的大方针有问题,是高卢人吃相太难看了。
之所以华国人动用了税务机关,也是因为想用广汽标作为例子,教育一下国内的合资公司,吃相好看点,华国人不是傻子。
在这一年,华国的一份报纸曾经登载过一篇文章叫作《怪哉,长期亏损还合作愉快》,报道中公开了一个让华国非常恼火的事情,广南一千多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所得税汇总,发现亏损的就有一半。
而沿海各省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约有一半的合资公司出现亏损,很显然外方投资人通过价格转移利润或者虚列开支的方式,侵蚀华方利益,逃避税收,形成账面亏损。有的企业更是连续七八年亏损,可是生产规模却不断扩大。
之所以这样的报道能够出炉,警告的意思非常明显,华国税务机关此时再用高卢雄鸡杀鸡儆猴,相信外资企业一定会老实不少。
只不过这样一来,广汽和标的合资就进行不下去了,所以就在税务核查得到一大批证据后,华方正式提出提前结束合资的要求,理亏的高卢方面则只能无奈的认可了。
而广汽一方面与高卢谈判提前结束合资,另一方面汽车总公司的负责人则开始了与福特汽车的正式接触,至此这一次腾笼换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事实上对于这六家合资汽车,孙祖杰看得并不重,他真正在意的是那些只能在各省生产销售的各类本土轿车厂商。
当初制定汽车发展战略时,孙祖杰的提案看上去是在妥协,但事实上他埋了一个大伏笔,这些本土轿车才是真正代表着未来,虽然这些轿车只能在本省上牌照,而不能在外省销售。
但是华国制定的很多政策不会太长久,总能被找到这样那样的空子,这个政策就是这样。
随着这个口子一开,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华国诞生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整车厂,此时宝马一代的技术已经完全扩散,这样只需要有一条组装线,就可以赚钱。
所以此时各种各样的宝马一代的改装轿车横空出世,虽然这几年淘汰了一批粗滥造的企业,但是到了93年,还是有二十多家整车厂活了下来,当然这中间有好些家已经更换了主人,而其中甚至有几家民营造车企业。
因为历史改变的关,这20多家企业,孙祖杰真正认识的并不多,不过他惊喜的看到当年看过的小老弟卫红胜竟然拉起了一家整车厂,一年的产量也有两万辆。
此时这二十多家造车企业的发展在80年代要强了不少,他们已经完全吃透了宝马一代技术,虽然做不到华夏汽车那样自己设计一辆新车,但是他们可以不断改进,也可以进行模仿,而大量走私进口的倭国轿车就是他们学习的模版。
模仿畅销汽车的外型,从各地配件厂拿到配件,再配上八十年代引进的一款倭国发动机,与按照国际标操作的七大厂相比,质量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相比于市场主流的价格要便宜不少,管这样,这些地方车厂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利润。
汽车公司的产值往往都很高,年产值破亿都是很小的车厂,所以这20多家地方整车厂都是各地的宝贝疙瘩。地方上甚至用地方保护的方式让他们发展壮大,同时他们生产的轿车也不断通过种种方式流在其他省份。
这样一来七家整车造企业当然不干了,所以一场大洗牌正在酝酿中。由汽车总公司牵头,七大厂联手提出了一个整顿造车企业的提案,不能让地方这么乱造车了,这样浪费太大了。
孙祖杰此时手里已经有了提案,作为主要受益人,他也不好说什么,他也明白这二十多家造车企业确实需要整合,堂堂美帝才三家造车厂,华国搞了快三十家,而且产量只有人家的一小半,确实不太合适。
但是目前这种混乱的局面,华投系却是大赢家之一,因为这二十多家造车企业基本上都是从宝马一代起家的,那么他们的发展过程就必然与华汽的供应链有这样那样的密切联。
这二十多家地方车厂的发展壮大,也同样把华汽的供应链做大了,在华夏汽车整车销售数字上不去,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华投在各地的配件企业投资却赚了不少钱。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孙祖杰对现在的混乱局面还是挺满意的。
所以他备对提案进行一番修改,比如其中关键一条国际上一条整车生产线需要十五万辆才可以赢利,所以要强制各家车厂快把产量提高上来,孙祖杰就表示异议。
人家一年卖一两万辆车还不是过得好好的,你凭什么说人家没赚钱,要是不赚钱早就关门了,所以他建议改为五万辆,这样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孙祖杰当然明白提案的意思,但是这些地方车厂才代表着未来,不能听凭七大任性乱来,管华投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也不行,因为他现在已经进入了中枢。
第568章 郑总的自白
铁老翻着孙祖杰修改过的提案,笑着说道,“你可是华投董事长呀,这屁股歪成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了!”
孙祖杰同样笑了起来,“铁总,我不是调到中枢了吗?我眼里不能仅仅只有华投的一家之私,华国的整体发展才是我最应该考虑的。”
铁老点点头,“不错,看来让你进入中枢是做对了,你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铁总,我认为,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未来不是这什么三大三小的合资企业,而是这遍地开花的小车厂,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一轮拼杀,而只有经过残酷洗牌杀出来的造车企业才有战斗力。
而不论是华汽,还是三大三小,事实上都是温室的花朵,还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露,我并不认为这七家车厂有多强的竞争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坚决不让华汽合资的原因,我可以肯定未来十年华汽将面临着合资车厂残酷的竞争,这一关只有扛过去,华汽才算真正做大做强。“
听完了孙祖杰的说法,铁老了一口气,“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国家在三大三小那么大的投入,无论如何也要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要不然国家的损失就太大了。“
孙祖杰点点头,“中枢有中枢的考虑,但是我认为国家根本不需要太在意地方车企,让他们猥琐发育就是。
我觉得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打破地方保护,让七家大厂可以在各地与地方车厂平等竞争,这样我估计跨国车企也就没多少意见了。
这些跨国车企都是经过几十年拼杀才发展壮大的,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自信与我国的民族车企竞争。
其次就是把国家标制定好,然后严格执行。这些车企能撑得住就活下来,撑不住就让七家大厂兼并,这样慢慢洗牌,比中枢直接拉偏架要好看得多。“
铁老点点头,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你们华夏汽车的压力将会非常大,上有合资企业,下有地方车厂,你们能不能扛得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