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316节

“这样。”

段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在配套政策没有出来之前,盲目的进行土地财政,未来地方政府有样学样,很容易被土地财政给束缚住。

土地是财富,城市要发展出售土地是必须的,这也是补充财政最好的办法。但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段勋不能支持。

所以立马道:“先不要拍卖土地。至于你们上海要推进城市建设,可以先尝试一下发行地方债券。以你们上海市的财政能力,我估计发行千万以上的债券应该是没有问题。用这笔钱进行城市建设,然后以政府土地和一些商人合作,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到时候政府在新建的地区有自己的股份,就有话语权。”

“总理……”

“土地的问题,内阁一定会尽快的拿出一份方案。到时候你们上海可以率先试一试。你们也可以按照我说的,制定一份城市开发计划上交给内阁。”

“是。”

吴鼎昌很是失望。

在吴鼎昌看来,这是多好的财富。上海涌入了这么多人口,按照现在的情况人口规模不停地增长。估计十年之内上海人口能够达到四百多万人。

到时候上海就要大建设,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土地。土地价格会更高。现在上海的土地一亩地已经是三万多,十年之后说不定会翻一番。这么好的财富,卖出土地能够贴补多少财政收入。多好的办法,段勋却拒绝。

心中有些鄙视,果然是武夫出身,不懂得经济。

但他又不好说什么。

“总理,关于城市开发计划,我们会重新讨论的。”

颜惠庆立马插话。

段勋点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我都要仔细考量。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上海的政策对于全国有榜样作用。所以我不能不小心。”

“总理,我们明白。”

“那就好。下午我去看看新民机器厂,你安排一下。”

“是。”

475

“总理,这位是新民机器厂的厂长胡厥文,这位是新民机器厂的首席技术员李承干。”

“两位好。”

来到上海,段勋要和很多人见面。了解一下上海的政治、经济、治安各方面的情况。来到上海之后,先是和上海政府的领导见面,听一下他们的汇报。

然后就要开始考察上海的一些标志性的企业,也和上海工商业的代表谈谈。

不过段勋第一个选择考察的地方,既不是那些银行,也不是招商局,更不是其他某个部门。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公司。

新民机器厂。

在上海这个大亨云集的地方,真的是不起眼的小公司。因为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全国多少银行在这里,多少金融机构在这里。还有这里有多少大公司,拥有多少身家几百万、上千万的大亨。包括面粉大王荣家,纺织大佬刘国钧,宁波帮老大虞洽卿,水泥大王和火柴大王刘鸿生。一个个已经是身家千万的全国性的富豪。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很多跟着段勋崛起发家的西南商人也有很多在上海。西南帮早年支持段勋,包括积极的购买段勋发行的债券,可以说很多人都是“红顶商人”。政府在西南地区投资很多,不少订单都是流入他们口袋当中。这些人靠着段勋是西南崛起的,靠着段勋政府当中西南籍高官多,资产膨胀非常迅猛。但段勋也没有去他们那里。

段勋第一站选择的就是新民机器厂。

“总理。”

新民机器厂的老板胡厥文年纪不大,今年只有三十岁。他们的首席技术人员李承干年纪也不大,今年三十七岁。

两个人也是非常惊讶。

不明白段勋为什么把考察第一站放在了他们工厂。

“走,我们看看。”

段勋前面走,胡厥文和李承干两个人稍微落了半步,紧跟着段勋。段勋看着这个不算很大的工厂,对胡厥文道:“胡老板,生意如何?”

“总理,最近好多了。”

“胡老板,不要拘束,来到我这里来。我听闻你们工厂是上海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厂,也是最大的彩色油墨机厂。”

段勋停步,让胡厥文上前跟自己并排站在一起。

胡厥文有些愣住。

因为段勋是突然要考察新民机器厂,来通知的人也没说是什么事情。只是说段勋要过来,然后加强了工厂的安保情况。

至于段勋到底为什么来,到底要来问什么,他都没有底。胡厥文并不想攀附权贵,但对于段勋的到来他还是很重视。因为作为信奉“实业报国”的胡厥文来说,在民国成立这十来年时间,段勋绝对是最称职的内阁总理。

段勋成为内阁总理之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对于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全国取消厘金局,统一全国税务标准,降低工商业税率,结束国内军阀混战,提高关税税率,征收外国产品税收,支持民族工商业的融资,都给国内的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发展。

因此胡厥文对于段勋这个内阁总理还是非常肯定的。而且如果自己在今天的考察当中得罪段勋,那么都不用段勋说什么,其他方面的压力都会让他的工厂办不下去。所以他还是非常谨慎。

“总理,过誉了。”

“胡老板,我想问问,你是怎么打造机器制造公司的。我对于你们工厂的创立和发展很感兴趣,对于你本人创办这家工厂的前后事情都很有兴趣。”

“这”

胡厥文意外。

段勋这样的大人物来到了上海,第一站来到自己工厂,问的竟然是如此平常的事情。好在胡厥文反应也快,立马道:“总理,我考上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工业大学的时候是民国三年(1914年)。当时正好是袁世凯和日本政府签署‘二十一条’,很多同学都参与了反对‘二十一条’的示威活动,我也参与了。当时我觉得我们之所以要签署这样丧权辱国的协议,就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人家,我们的工业不如人家。而工业的基础就是钢铁。所以民国七年毕业之后,我就加入了汉冶萍公司。我希望能够在这里完成我的梦想,能够在这里打造出中国最好的钢铁。”

胡厥文话匣子打开之后,就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事情。

后面的一些官员都是皱眉。段勋亲自过来这个小小的工厂,你一个老板扯到哪里去了。连自己上什么学,后来在哪里工作都说出来。但段勋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读书人的情怀。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正是因为有这些拥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所以国家才不会真的沉沦。如果一个国家的读书人没有了精气神,一个国家的读书人都投降,那么就是这个国家民族沉沦的开始。

“那个时候正是总理担任边防督办,从日本人手中收回汉冶萍公司,我们都非常高兴。之后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很快,钢铁产量也是迅速提高,我们都深受鼓舞。可是公司使用的所有机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购买的,从炼铁的高炉开始,采矿的机器,运输的火车头都是如此。我当时就下了决心,要打造我们自己的机器设备。”

“对,不错,有志气。”

首节上一节1316/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