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勘负责内阁日常事务,和王永江一起撑起了内阁。他们两个人现在都已经是忙的脚不沾地。因为军事部要的军费是越来越多,比当初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多多了。
第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时候,五年的军费是500亿。第一年是80亿,然后逐步的增加。但真正开始大扩军,大建设之后,军费要的是惊人的。
第三个五年计划已经是过去了三年半的时间,但实际军费数目已经是超过了500亿,1937年的时候军费已经达到了200亿。而且1938年要的数目更多,段勋跟内阁要260亿的经费。这已经是财政收入的60%了。
要不是王永江目前主持大规模的贷款,中央财政早就是绷不住了。其实现在的中央财政已经是入不敷出,每年都要发行不少国债才能够维持的地步。
1937年王永江更是把国债发到了南洋。
在新加坡,王永江发行了5亿美元的十年期国债。也幸好三千万南洋华人华侨非常有钱,特别是那些华商资产膨胀。因此才消化了这么多的国债。
这都是为了弥补财政漏洞的。
戴勘和王永江都是非常紧张。第三个五年计划军事工业的投入,基础建设的投入太多,财政已经是顶不住了。为了弥补财政漏洞,中国开始大量抵押优质财产跟列强的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在国内发行大量中长期的国债。1937年是实在顶不住,所以才会在南洋发行国债。
也就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和南洋的华人华侨关系非常好,所以才能够消化那些国债。
但1938年呢?
段勋要的军费更多,戴勘和王永江还要头疼。现在情况很危险,这一点内阁大佬谁都知道。如果战争没有按照预期到来,到时候中国经济必然崩盘。
首先中央财政就要破产。因为贷款太多,国债太多,再过几年利息都付不起的地步。只要中央财政破产,整个中国金融都会崩溃。因为中国金融领域的大量资金,都是被中央贷走的。其实这几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是增加速度很快,中国的经济规模也是如此。
不说别的。
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三倍以上。虽然第三个五年计划不会跟第二个五年计划一样,但投资一点都没有减少,进口的机器设备一点都没有减少。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中国是缺乏外汇,缺乏黄金,但中国出口比第二个五年计划多了。
因为日本、德国做战争准备,需要大量的资源。中国后来又跟意大利、西班牙签署了大量的资源出口协议。甚至别看中国和苏联关系不好,苏联也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东西。
特别是苏联没有的。
如天然橡胶、猪鬃、桐油,甚至苏联进口的咖啡豆一大半都是中国出口的。
进出口额这等规模的增加,也推动国内经济规模的增长。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军事工业的投资太大,经济规模和财政的增加速度,赶不上投资的增加。
特别是边境地区大量的道路建设、电力建设、通讯建设,那都是耗费很多资金的。但投入的资金产出有限,也就是说利润比很低。大部分都只有投入,没有多少产出。
如果这些钱投入到人口多、经济好的省份,那么利润就会大大增加。
但不行。
目前在边疆地区建设的道路、电力、通讯,那都是国防项目。就算赔钱也要做的事情。因此才会这么困难。所以听到段勋要260亿的军费,戴勘苦笑着说话。
“戴总理、王总理,如果可以我当然不想这样。”
段勋点点头,理解他们的困难。
但段勋也是没有办法。段勋拿出了一份刚刚拿到手中的情报,交给戴勘和王永江道:“你们看看,这是我们刚刚汇总的苏联军队兵力和苏联拥有的飞机坦克。”
“这是真的吗?”
戴勘看了一会,把他给了王永江。想了一会,有些质疑这些数据,道:“总理,从工业规模来说,苏联远不如我国。自从我国发现了胜利油田,开发胜利油田之后我国和苏联的石油产量已经不相上下。占领了苏门答腊油田之后,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更是已经超过了苏联。其他的数据上,我国更是完胜苏联。从粗钢产量、煤炭产量、发电量、汽车产量、拖拉机产量、摩托车产量,以及我国的机床产量、发电机产量、通讯器材的产量,甚至是精密仪器方面的产量我国都是领先苏联的。苏联的基础的确是比我们好,但在上一次欧洲战争和内战当中损失惨重,几乎成为了废墟。重新发展之后,工业规模已经是完全不如我国。他们怎么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生产出这么多的飞机、坦克,还能够养活这么多部队。”
“是啊。”
王永江也是点头。
看着这个数据,王永江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总理,我国目前才扩军300万,飞机、坦克生产量也远不如苏联,但我国的财政已经是压力这么大。以苏联的工业规模,以苏联的人口规模,以他们的财政情况,他们怎么可能生产出这么多的飞机和坦克。难道他们其他工业不发展了?他们的经济平衡不要了?或者他们的资源全都用在了军事上?”
苏联的钢铁产量才多少?
制造这么多飞机和坦克,扩军这么多,难道苏联的钢铁全用在军队了?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没有钢铁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如果苏联把钢铁全都用在了军队上,那么他们的工业怎么发展?
“这份情报的准确性不用怀疑。”
“疯了。”
王永江立马道:“苏联这是疯了吧。他们才多点的工业规模,竟然已经制造了12000架的飞机,7600多辆的坦克。而且他们的军队规模已经有460万,这,这……。”
不可思议。
在王永江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中国目前的工业规模绝对是苏联一倍以上,甚至有些方面是好几倍。如煤炭产量中国是苏联的3.5倍,粗钢产量是苏联的2倍,发电量是苏联的2.3倍,机床产量是苏联的1.7倍。
而且中国的统计都是大的统计。
主要是统计政府控制的大厂,包括地方政府的工厂,还有就是一些民营大厂的数据。一些小规模的工厂,政府统计不是很准。因为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小工厂太多。
不说别的,政府年年强调的小煤矿,依旧有一大堆。如果真的把全国的小煤矿统计,估计有几百上千个,绝对是只多不少。
包括电厂也是一样。
中国主要统计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发电厂。中国发展到现在,有些县城的发电厂,就是一些小水电厂。不过县城能用电的人毕竟在少数,一个很小的小水电就可以满足。这样的发电厂是不在统计之内的。还有中国的机床厂,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打造了八个大型机床工厂,第三个五年计划又打造了三个大型机床厂。可是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一年的机床生产量只有一两百台的小机床厂一抓一大把。可是这些小机床厂并不在政府统计之内。
相比起中国这种统计,苏联的体制对于这些数据的统计会更准确。
“王总理,不仅仅是如此。苏联刚刚公布了‘普遍义务兵役法’,和希特勒在德国公布‘国防法’一样,都是为了以后可以大规模扩军做准备。虽然苏联的防御重点在欧洲,但他们也没有忘记远东。最近两年他们在远东的兵力部署越来越多,飞机、坦克也在源源不断的开来。两位,我没有办法。我之前的计划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部队能够拥有100个空军师,加上海军用的飞机,以及训练用的飞机,大约有8000架左右的飞机就好。至于坦克,拥有万辆就应该没问题。可是看看现在苏联这种扩军速度,我不能不改变一些计划。”
“哎”
戴勘皱眉。
王永江也是叹口气。
如果中国的敌人换一家该有多好。就算是英国,也不至于让大家这么难受。苏联实在是太大,和中国的边境线太长。特别是苏联成立之后,比起俄罗斯年代,中国和苏联的边境线就更长。
更难受的是,苏联人口很多,是世界人口大国。
可是难受归难受,中国必须要顶上。外东北和外西北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都是非常好的地方。先说说库页岛,日本和苏联,包括美国都早就确定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日本和苏联都想在这里开采石油。
而外东北乌苏里江以北地区,那里拥有和东北黑土地一样好的平原地带。只是苏联在远东没有足够的人口,所以无法进行开发。但如果交给中国,那么中国完全把那里变成一个粮食基地。
包括外西北也是如此。
那个地方一旦被中国拿下,中国在那边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宜居的地方,而且战略态势也会变得非常有利。更何况眼前的段勋是一个要完成千秋功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