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到处都需要人。打仗需要人,工业需要人,牺牲的就是农业。
苏联目前人员严重不足,斯大林这些苏联高层已经是切身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本来斯大林他们的想法是解决德国之后,回过头再跟中国算账。对于中国在苏德战争当中“趁火打劫”,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高层是非常不满意的。一直是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洗刷耻辱。
可是现在的斯大林考虑的不是和中国算账,而且考虑如何防备中国。
因为就算打赢了德国又如何?
苏联青壮年损失如此惨重,哪里是一两年可以恢复,需要十年为一个周期。斯大林他们可以想象,就算苏联战胜了德国,苏联到时候的情况是多么的严峻。现在苏联已经是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还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按照现在的情况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损失的这些人口主要是青壮年。
这才是苏联回应中国关于非军事区的原因。
打不下去了。
苏联高层现在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人口的不足,想要打赢德国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如果和中国这样10亿人口的国家再打一仗,苏联就真的要没了。
斯大林知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苏联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才会接受中国的提议。
“让顾维钧亲自和苏联谈,一定要谈出一个结果。”
“是。”
745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越发的激烈,参战各国的伤亡也是持续上升。不过整体来说,1942年对于轴心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
几个重要战场上轴心国都开始慢慢的丢失主动权。二战最大的战场苏德战场,德军精心准备,集结主力部队发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甚至德军几次宣布占领了斯大林格勒。
但进入1942年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后还是拿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保住了斯大林格勒,而且朱可夫还分割包围了德军大量的部队。结果是德国在斯大林格勒丢弃了大量的精锐部队。
之后德军虽然在一些局部战场上获得了胜利,甚至曼施坦因发动的哈尔科夫战役,打的苏军追击部队损失惨重,伤亡超过30万人。不过这些战斗并没能够为德国带来战略上的主动。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为了重新占据苏德战场上的主动,希特勒发动了库尔斯克会战。
希特勒此次集结的兵力很多,光是德国自己的部队就有130多万,加上仆从军部队总共动员了170万左右的部队。而且配备了大量的飞机和坦克。相比起历史上的库尔斯克会战,此次库尔斯克会战规模大的惊人。
历史上库尔斯克会战,德国投入了大约90万军队。但现在不一样,德国可以从中国这边拿到大量的物资,不仅在国内可以动员更多的兵源,其他的仆从国那边也可以动员更多的兵源。
因此这一次库尔斯克会战,希特勒才会有这么多的部队。
苏联这边就不用说了。苏联的确是兵源枯竭,但为了这场战争苏联是咬牙坚持。不说其他的部队,此次库尔斯克会战,兵源枯竭的苏联,成建制的投入了50万女兵部队,就是为了弥补军队的不足。库尔斯克会战,苏联作为防守一方,也是动员了300万部队参与。
经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老兵损失太太多。因此这一次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补充了大量的新兵。甚至不少新兵也不过是训练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上了战场。不过不管怎么说,苏联也聚集了300万部队。
库尔斯克会战爆发了50天左右的时间,双方的伤亡超过150万人。相比起历史上只有1个月的库尔斯克会战来说,此次库尔斯克会战50天左右也没能够结束。主要是因为德军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比历史上伤亡更加惨重,两国军队的攻坚能力都严重不足。结果是德国发起的库尔斯克会战,虽然猛烈进攻,但依旧是没能够攻破苏联的防线。而朱可夫虽然准备进行大包围,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给德军致命一击。但朱可夫手中的兵力也是严重不足,所以朱可夫正在调配部队。为了完成自己的战略,以及弥补部队不足,苏联军方再次往库尔斯克会战派遣了30万成建制的女兵部队。这样此次库尔斯克会战,光是成建制的女兵部队就有80万人,前前后后参与库尔斯克会战的苏军兵力超过350万人。
苏联和德国就这样在库尔斯克进行惨烈的战争。
苏德战场如此,北非战场上轴心国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之前一直和英国不对付,给与英国和美国登陆部队重创的北非法军,在美国的承诺之下,终于是选择倒戈。维希法国二把手,北非法军总司令达尔朗要求北非法军放下武器,把北非地区交给了英美联军。虽然之前德国已经是利用运输机,往北非地区派遣了大量的部队,让德意联军数量达到了35万人以上。但整体的情况对于德意联军依旧是非常不利。
当然不是说英美联军占领北非就非常顺利。
隆美尔利用英美联军刚刚登陆,还没有稳住阵脚的机会,突袭了英美联军,让英美联军损失非常大。因为德军加强了在北非的力量,所以英美两国也加强了登陆作战的部队规模。英美两国动员了2000艘左右的运输船,利用两次大规模登陆,运输了36万人。
但部队组织不能说很好,而且这样大规模的登陆对于英美两国来说都是第一次,所以并没有多少经验。他们部队的混乱,被隆美尔抓住了机会,狠狠地打击了英美联军。特别是美国第三集团军,这支专门为了北非战役刚刚成立的部队,囊括了美军在北非几乎所有的部队。但被隆美尔打的损失惨重,一战伤亡高达5.7万人,几乎把这支美军部队打崩溃。
这是上一次美军登陆北非战役当中第二军元气大伤之后,美军又一次惊人的损失。美军在欧洲还没有开辟第二战线,仅仅和英国合作进行北非战役,就已经在这里损失了10万部队。
虽然比不上太平洋战争的损失,但也可以看出欧洲战场是多么的惨烈。德国军队的实力真的很强,美国陆军部队还没有和德军主力打仗,美军损失就已经很大。当然英军损失也一点不小。好在英美两国部队没有完全崩溃,很快英美两国再次往北非曾兵。美国从答应参加北非战役之后,已经往北非地区派遣了24万陆军部队,比原来的承诺多了9万人。不过因为伤亡太大,美国再次紧急往北非派遣15万部队。
相比起英美不停地增员北非,德国已经没有实力往北非继续增员。结果是目前的北非地区,隆美尔虽然打了几个漂亮仗,但整体来说局势是越来越恶劣。
这是欧洲战场。
然后是印缅战场。
蒙巴顿接任远东盟军总司令之后,开始整合印缅地区所有的部队。在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支持之下,开始了他的计划。美军陆军航空部队实力强大,和日军航空兵的对峙当中牢牢地占据上风。虽然日军很快派遣更多的航空师团参加,但依旧不是美军的对手。
罗斯福考虑的很多。
第一是希望尽快的战胜日军,所以准备配合英国击败日本陆军。第二是准备在中国周围部署部队,好以后可以和中国谈判。因此对于印缅战场很是支持,大批量的航空部队派遣到印缅战场。结果是美国牢牢地控制印缅战场的制空权。
日军和英印军、英军远东集团军在达卡轮番交战,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英国远东集团军和英印军部队,论战斗力真不是日军的对手。或者说论战斗意志,远远不如日军。但英军远东集团军和英印军部队人数比日军多,装备不比日军差,所以能够顶得住日军的进攻。当然英军这边最大的优势是掌握了制空权,彻底断了日军的后勤。结果是日军连口粮多不足,直接抢了达卡和周围百姓的粮食。
结果是一直以来受到印度国内很多年轻人支持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人物钱德拉鲍斯名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连累了他成立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和印度国民军的形象。
坚持了一个来月之后,缺乏后勤的日军只能是撤离达卡,往英帕尔撤退。
英帕尔的日军倒是顶住了一段时间。因为英帕尔、科希马、迪马布尔几个城市是英印军大后方,大量的英印军后勤物资堆积在这里。日军发动英帕尔战役,迅速的拿下了这些城市,缴获了大量的英印军后勤物资。因此虽然美国陆军航空部队掌握制空权,打掉了日军后勤,但目前还能够坚持得住。
可是整体情况依旧不好。
主要是各种疾病太多。疟疾、痢疾、流感各种感染病,让日军非战斗减员非常多。当然对于日本来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一直盘踞在密支那的英印军终于被日军击溃,大量的溃兵逃进了中国境内。日本终于获得了缅甸战争的胜利,完全控制了缅甸。
解决了缅甸的英印军之后,日军就有更多的力量进攻印度。日本已经开始大量的部署航空师团,准备重新拿下制空权,支持英帕尔的日军部队。
“首相,约翰斯顿岛丢了。”
对于日本来说,目前最头疼的还是太平洋战场。
虽然年初日本把巴拿马运河炸了,但美国的反应也是非常快。立马投入重金建设夏威夷群岛,把这里一大堆无人岛都变成了军事基地。美国这种做法完全是利用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工业实力,和日本较量。
其实美国这种做法,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属于是无奈之下的办法。如果不是太平洋战场情况非常不利,美国是不会选择这样极端的做法。不到一年之内往夏威夷群岛砸进去近200亿美元,对于美国这样的强国来说也是压力非常大的。不过这么多资金投入进去,美国硬生生的建设了一个大型军事堡垒,以此来慢慢的抢夺制空权。
等到巴拿马运河修复之后,大量的战舰开始补充太平洋舰队。
进入1942年年末之后,美国的攻势是越来越强大。围绕着约翰斯顿岛美日两国进行了大战。双方投入了大量的海军部队,以及大量的航空部队参与了战争。
“丢了?”
“是。”
“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