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来了?快做。”
段勋摆摆手。
石体元给段勋做情报工作,已经有七年时间。所以段勋很随意,毕竟石体元也是段勋从四川带出来的嫡系人马。
“总理,杨秘书长。”
石体元和段勋、杨永泰打招呼。
坐下来之后,看了看杨永泰,又看了看段勋,有些犹豫。段勋笑着道:“说吧,不用有什么顾忌。”
虽然是笑着说,但段勋心中还是非常疑惑。
石体元犹豫,很明显是非常谨慎,是想要和段勋单独说话,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过既然杨永泰已经在这里,段勋为了表现出自己信任杨永泰,也不可能让杨永泰离开。而且杨永泰这个人脾气很傲,如果今天就这么离开了,心中肯定记恨石体元。
他们一个是政坛大佬,一个是情报大佬。在段勋的阵营当中,杨永泰是很多技术官僚的领军人物,石体元是出自四川警察系统,和四川出身的很多大佬关系非常好,包括杨维他们。
要真是出现什么冲突,一定会引起大风波。
段勋可不愿意看到他们之间发生这种事情。
“是。”
石体元开始是有些犹豫,但段勋既然都这么说了,他就直接道:“三天前徐树铮入京了,就住在参议院议长王揖唐家里。”
354国会异动2
“徐树铮?”
“是。”
“什么原因。”
徐树铮。
1919年的第一次直皖战争,皖系失败,段祺瑞下野之后,徐树铮这些皖系大佬也都跟着下野。不少人跑到了段勋的地盘,也有不少人投奔了卢永祥。不过大部分大佬,还是跟着段祺瑞下野。之后徐树铮也有过一些活动,拉拢一些其他皖系实力派,准备东山再起。
可是效果不算很好。
特别是不到一年,1920年爆发的第二次直皖战争皖系大胜,段勋和卢永祥联合击败了曹锟、张作霖、李纯这些人。
当时徐树铮也准备活动。
想法很简单。
段勋入主北京,那就是皖系胜利。说起皖系,那么肯定是要说段祺瑞。毕竟所谓的皖系,那就是因为段祺瑞是安徽人,所以才叫皖系。既然现在皖系胜利了,那么当然是段祺瑞出山才对。
因此徐树铮希望段勋让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和临时内阁总理王宠惠滚蛋,然后让段祺瑞上位。
甭管是大总统,还是内阁总理都可以。
只有段祺瑞重新回到中枢机构,徐树铮这些跟着段祺瑞的人才能够重新崛起。这样的人不少,包括被逼下野的倪嗣冲、张敬尧,还有段祺瑞的小舅子吴光新,他们都指望段祺瑞重新出山。
段勋毕竟是段祺瑞的晚辈,是段祺瑞一手提拔的。
只要段祺瑞出山,那么在北京政府肯定能够压制住段勋。这是他们的想法。可惜还没等他们活动,段勋已经和徐世昌、王宠惠两个人达成了协议。
段勋保持当时北京政府的稳定,也就是说支持徐世昌继续当大总统,支持王宠惠成为内阁总理。作为代价只是要了两个内阁副总理,几个内阁总长的位置。而徐世昌、王宠惠、段勋三个人的合作,一下就打断了段祺瑞重新出山的计划。
因为段祺瑞也是要脸面的。
以段祺瑞的地位,以段祺瑞的资历,以段祺瑞的名望,他要是出山,除了大总统和内阁总理,任何一个其他位置都是不可能满足。
没想到徐树铮又进京了。
“徐树铮此次入京很谨慎,入京之后也不到处活动,整天只是窝在王议长(王揖唐)家里。所以我们也得不到多少情报。不过最近和王议长关系好的几个议员行动有些可疑,我分析应该是和徐树铮此次入京有关系。”
“直接说。”
“是。”
石体元很严肃的道:“总理,最近有些议员开始乱窜,彼此之间联络开始频繁。我们的人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这些议员打算在今年的选举当中,推举段合肥(段祺瑞)担任大总统。”
“推举段合肥?”
“是。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消息,国会的参议院、众议院不少人都非常活跃。很多人私下里都表示总理太年轻,需要有人制约总理。因此大家都愿意推举段合肥担任大总统。”
段勋紧紧地皱眉。
1922年。
又是一年大选之年。
本来按照正常程序,1923年才是中华民国第三届大总统大选之年。别看中国民国成立之后,出来了很多大总统。从孙中山开始,袁世凯、黎元洪都担任过大总统。但真正经历了正规的总统选举,当选为正式大总统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徐世昌。
甭管袁世凯当年是怎么当选的大总统,但他的确是中华民国经历了正式投票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然后就是1918年选举,当选为大总统的徐世昌。1913年的大总统选举是中华民国第一届大总统选举,1918年是第二届大总统选举。
按照原来的计划,1923年徐世昌的五年大总统期限才到期,也就是说明年才是第三届大总统选举之年。
只是因为徐世昌成为大总统之后,后来出现了很多变故。不说中间两次直皖大战,换了不知道多少内阁总理,光是当年选举徐世昌成为大总统的安福系国会也被解散。
更重要的是选择大总统有些随意。
没有一个制度性。
因此早在王宠惠担任内阁总理的时候,徐世昌、王宠惠、段勋都一致认为,要把选举制度化。决定每次大总统选举的时间都放在每年的10月份。
也正式决定中华民国第三届大总统选举就放在了1922年10月份。对于这一点徐世昌作为大总统也是同意的。
当然这是段勋提出的建议。
其实段勋对于1922年选举,还是1923年选举并不关心。只是段勋不想1923年这个重要的年份,把精力放在选举上。1923年有更多需要处理的事情,段勋希望那个时候拥有一个稳定的北京政府。
没想到已经有人开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