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706节

“你才虎呢!”

巩利没好气的白了易青一眼,易青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巩利呢。

“行了,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的想法,这个我看过,漠言写的,是个好故事,剧本改编的也不错,他们找你,是想让你演里面的九儿吧?”

巩利点头“梁老师把剧本给我,和我说~~~~~~~机会难得!”

的确如此!

“不过,你想过没有,现在演这个角色的是你的同学史珂,可如果你要是去演了,就等于抢了你同学的角色,而且是一个原本已经定给了她的角色,你就不怕~~~~~~”

巩利听着,顿时一脸的苦相,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的话,她怕是早就和易青坦白了,也不用耽搁到现在了。

她和史珂是同班同学,俩人的关系一直非常要好,如果是公平竞争的话,那还没什么,可现在的情况却是,《红高粱》这部戏已经开拍,史珂进组都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突然换人,她的确觉得对不起人。

“算了,不难为你了,我就问你,你想不想演?”

易青最终还是没忍心,让巩利错过这个角色,让《红高粱》这部戏错过扬名国际的机会。

倒不是说,女主角让史珂演了,这个戏就肯定达不到前世的成就,可女主角换了人,肯定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动,《红高粱》还能不能顺利在柏林摘熊,却是存在未知数。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让一切回到原位的好。

“想!”

巩利不假思索的就给了易青答案,她想演,非常想演,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她就迫切的想要演里面的那个“九儿”。

“这就行了,不过~~~~~~~”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耽误这边的戏。”

“废话!”易青没好气的瞪了巩利一眼,“你要是敢为了拍电影就撂挑子走人,我告也告得你这辈子都没法拍戏。”

易青同意放人,但也不是没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人可以走,但必须得把现在这个戏拍完,巩利饰演的邀月现在戏份都拍了一半,总不能临时换人吧?

“有话就不能好好说,我当然知道得把这边的戏给拍完了!”

易青接着又说“另外还有一个条件,这个戏的导演既然这么看好你,怎么着,也得看看他到底有多少诚意,这样吧,如果他能亲自登门的话,我就答应调整拍摄计划,配合你先把邀月的戏份都拍完了,拍完之后,你愿意上哪去就上哪去,不过,你不能告诉他,明白吗?”

巩利闻言,仔细想了想,也觉得这么着挺有意思的,就像易青说的那样,既然导演这么希望她演这个角色,就先表现一下诚意吧。

第五百一十二章 痴情不改

皮肤黝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明明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脸上却已经满是沟壑,如果不是因为这张脸日后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时代,恐怕任谁都会把面前这个说话还带着口音的西北汉子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汉子。

张一谋!

易青要是没记错的话,他是50年生人,今年应该是37岁的年纪,已婚,有个女儿,就是日后在媒体上狠踩巩利的那个小姑娘,别的导演处在这个岁数的时候,已经开始出成绩了,而他的导演生涯却刚刚开始。

这个岁数才起步,谁会信他能成事?

可就是这个看上去十分憨厚朴实,坐在易青面前介绍自己的时候,甚至带着点儿前谦卑的西北汉子,未来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块活招牌。

当张一谋功成名就之后,人们只记得他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张一谋光鲜亮丽的背后,实际上经历了很多曲折与坎坷。

从平凡大众中脱颖而出,凭借一部接着一部口碑,票房都过硬的作品,开创了影视界的一段佳话。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面埋伏》、《归来》、《影》等等,一次次带给喜欢他电影的观众视觉盛宴。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为生活阅历的积淀,一个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格外精彩,并且跌宕起伏的。

张一谋也是如此,当他还在初中上学时,家庭成分的原因使他成为了很多调皮孩子欺负的对象,恰好赶上特殊时期,那个时候,他差不多每天都活在恐惧中。

但是他并没有服输,而是学会了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一一夹着尾巴做人。

听着像是在讽刺,可却是极为高明的处世哲学,毕竟在没有能力的时候,选择锋芒毕露的人都是蠢蛋。

他低调的生活,拼命地去提升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当时的环境。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去练习写字、画画,到后期能够去胜任大字报、大专栏、画主席像的工作。在求存的过程中,学到了一项一项的技能,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初中毕业后,张一谋去农村插队,凭借着自己画画的技能,赢得了当地村民们的赞扬。他当时的目标就是能够成为被大家所需要的工具,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最终,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他被招进工厂,如果没有他之前的努力,以他的家庭成分来说,显然是不可能进入工厂的。

能够成为工人,他成了家里人的骄傲,但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他是唯一没有申请团员资格的人。

他依旧是一个孤独的人,仍然保持夹着尾巴做人的风格,为人谦逊,这也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在工厂工作期间,张一谋对画画的兴趣有了质的改变,因为他结识了美院毕业的人,开始和他们学习绘画,不再是为了做别人可以利用的工具,而是找到了画画的感觉,领悟到艺术的美,绘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工厂的前几年,张一谋研究绘画,后期研究摄影,他有一个精通此道的表哥,使他发现摄影是一件非常容易让人愉快的事情。

在自己吃饱都成问题的时代,张一谋竟然能攒钱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这件事在当时还曾轰动全厂,然而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人来说,这是值得的。

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胶卷的浪费,精准构图成了他的一项绝活,而且他的拍摄作品新颖,逐渐在工厂成为备受关注的人。

都说机遇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恢复高考那年,张一谋凭借自己积攒的经验,顺利进入京影学院摄影系,在学校中,他依旧保持夹着尾巴做人的风格,为了拉近和同学们的关系,自己不断去提升自己,补习电影学知识。

在学校里,因为年纪和出身,他也承受着同学们质疑的目光和言语,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张一谋顺利毕业,开始了通往自己成功的人生旅程。

在张一谋的人生中,夹着尾巴做人是一种生存之道,对于他成功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人处世的手段。

他从期待被接纳,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再到自我实现,每个阶段他都采取夹着尾巴做人方式,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直到实现自己的梦想。

易青前世第一次知道张一谋这个人的时候,这个西北汉子已经是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导演了,他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红高粱》,那满眼的大红色深深的把他给吸引住了,此后有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样是满眼的大红,从此,他便喜欢上了张一谋的作品。

虽然到了后来,张一谋作品的票房口碑变的参差不一,但是也不妨碍张一谋在观众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

喜欢张一谋的人,会对着他的电影啧啧感慨“不愧是大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就是用心”,讨厌他的人则会不屑“都几十年了,玩的还不是老一套”。

其实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能够有一部真正让人们印象深刻,在电影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作品就已经足够了。

比如《红高粱》,或许张一谋在筹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没想过能够凭借着这部电影大红大紫,但是,电影上映后,就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

首节上一节706/1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