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第34节

李斯笑着将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遍。

这让对法家深信不疑的始皇帝觉得很对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的脑海里面突然响起了一阵当头棒喝的声音:【这李斯真是迂腐之见,诚然推行严刑峻法的思想没有问题,但不分辨具体的国情就盲目地推行严刑峻法的做法无异于让大秦从一个火坑推向另一个火坑!】

【我终于是找到大秦覆灭的真正缘故了,此时的大秦法律已经过于严苛了,还是当年商鞅变法的那一套,但商鞅变法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此时的大秦国情完全不是当年的那样的,还在商鞅的基础上继续加重严刑峻法,这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难怪大秦会二世而亡了,估计是始皇帝驾崩之后,天下在六国余孽的暗中催动下,爆发了一个又一个始皇帝时期就已经越发尖锐的矛盾。但在这矛盾彻底爆发之前,估计是秦二世又采取了李斯的建议,再一次地加重了大秦的律法,这才有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索吧?毕竟在这个时期的秦国律法并没有那么严苛!】

【哎,以前我认为灭亡大秦的是农民起义,现在看来,根本就是李斯这几个铁憨憨,一味地推崇法家学说,却不结合国情,大秦焉能有不覆灭的道理!】

李林听完了李斯的建议之后,顿时义愤填膺地一番感慨了起来。

在他看来,司马迁写的《史记》上面陈胜吴广的起义的导火索,就是因为遇到大雨,然后耽误了行程,所以才会法皆斩。

他们走投无路才会选择造反,但是后来考古发现的秦国竹简上面写的法律又不一样。

这是司马迁的锅?

还是陈胜吴广故意造谣的?

都不是,其实就是始皇帝死后二世上台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所以才会继续推行严刑峻法,这一点在秦二世屠杀掉自己的弟弟妹妹时就有体现。

他让李斯修改大秦律法的嫌疑是跑不掉的。

所以这才会有陈胜吴广的起义和刘邦同样的起义。

而且一开始陈胜吴广的起义口号,还是为了“公子扶苏”,所以最早的时候农民起义并不是反对大秦,而是要推翻暴政的秦二世。

第18章 始皇帝要改革?

这一阵当头棒喝,把正沉醉在李斯所谈及的空想下的始皇帝给震得脑海一片“嗡嗡嗡”。

他是何等的枭雄?

虽然眼界被时代所局限,但并不代表他蠢。

否则他怎敢开创持续华夏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体系以及果断采取了亘古未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度呢?(后面的刘邦还开了历史倒车,弄了个郡国并行制,最终爆发了七国之乱)

后来的大汉也不是继承了他大秦的体制吗?

汉随秦制可不是说说玩的。

此时的他,听完了李林的内心一番愤慨之言,顿时就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他知道了当下问题所在了。

打天下的时候,秦国就是这样的制度了。

现如今,守天下了,秦国还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制度。

虽然全国动员能力极快,但也因此而让整个大秦国民的负担大大加重了。

所以繁杂徭役的问题才会一直没有解决。

因为大秦还是战争状态下的,根本就没有进入战争结束后的休养生息的阶段,老百姓们没有足够的休养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种植稻谷的时间。

整个大秦表面上看还是如同往日一般的强大,但内部却早就精疲力尽了。

唉!

这些都是朕之过啊!

明白了这些的始皇帝,很快就举一反三地理解了目前大秦为什么没有想他所设想的那般进入了所谓的盛世阶段,反而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李林果然是大才,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他!

国情才是一个国家选择治理制度的根本原因,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国情而谈论所谓的政策,那都是没有谱的事情,一切都要从根本上来。

始皇帝想到了这里,顿时忍不住地冲着李林投向了激动的目光。

这让李斯一脸的莫名其妙,咋回事?

陛下怎么看向了坐在了一言不发地李林去了?

慌乱的他,急忙追问道:“陛下,刚才微臣所提的建议,您认为怎么样?”

面对李斯的追问,始皇帝并没有太在意,他轻微地动了动嘴唇道:“李斯啊,你所设想的是很美好,朕认为也十分不错,但你怎么保证现在的大秦国能够匹配你所说的政策呢?万一不能匹配,岂不是更加地加剧了社会动荡?”

“这......”

李斯顿时眼睛一瞪,哑口无言了。

“御史中丞,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快上前,给朕说道说道!”

始皇帝笑着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了李林的面前。

这让群臣再一次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让李林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说实话,他本来就自认为自己的脸皮够厚了,没想到在这大秦,被始皇帝这般对待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太薄弱了些。

不过是几百双眼睛罢了,有什么可害怕的?

当下,他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昂首挺胸地站了起来,十分恭敬地看着始皇帝道:“回陛下,微臣不学无术,哪里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陛下的?微臣觉得丞相大人所说的严刑峻法才是治国之本,陛下可采取丞相大人的策略!”

他这一次站起来,并没有打算直接公开地得罪大秦的利益集团。

谁都知道要改革,就会迫使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们割肉。

这是何等的勇气?

前有商鞅变法,然后呢?

商鞅被车裂了!

首节上一节34/3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