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家父秦始皇 第217节

叔孙通等一众儒家后生也上前跟孔鲋见礼,双方客套一番之后才依次坐了下来。

“夫子,实不相瞒,学生此次过来是有一事相求。”

“公子但说无妨,老朽若能帮得上的一定尽力,咳咳……”

“老师还不知道吧,始皇陛下外出巡游,日前大秦正是公子在监国。”

孔鲋这些年隐居嵩山,对于外面的事情,可以说是一概不知。

而且,考虑到此前嬴政焚书一事,对于孔鲋的打击挺严重的,所以叔孙通赶紧上前跟孔鲋解释了一番大秦这些年来的变化。

“你说的是真的?秦王居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让天下所有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听完叔孙通的话,孔鲋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

这真的是他印象中的那个秦王吗?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

“老师,其实您这些年来一直隐居嵩山,对于外面的事情并不了解,大秦现在的变化已经很大了,黔首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无需再遭受饥寒交迫之苦,若是您亲自出去看看,才会知道现在的大秦有多好。”

叔孙通身为儒家之人,岂会不懂焚书一事对于孔鲋有多大的打击?

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嬴政当初是焚烧了除大秦以外的所有书籍,但他并没有彻底断绝这其中宝贵的传承,而是专门建立了一个宫殿用来储存这些书籍的备份,只是并未保证其不流传出去而已。

毕竟当时的大秦风雨飘摇,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焚书一事,也是为了实现书同文车同轨这样的文化大一统而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为了让孔鲋彻底消除对大秦的恶感,叔孙通自然也不会隐瞒这件事,当面跟孔鲋解释了一句。

“老师,您不知道,其实陛下当初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才做出的这般决定。”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看来当年的确是我误解了陛下。”

孔鲋摆摆手,他又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嬴政焚书是错了,但他身为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此举也是无可厚非。

更何况,秦始皇还特意留下了备份,并没有完全焚毁。

最主要的是,秦始皇真正实现了孔圣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

天下大同,教化天下。

孔子为何能成为圣人,正是因为他开创了华夏历史上教育的先河,他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理念的人,也是他将知识从贵族势力的垄断之中,传播到了平民的身上。

可惜,孔圣人的理念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以及贵族来说,简直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若不是当初孔圣人三千弟子将儒家发扬光大,只怕现在的儒家,早就被那些贵族灭绝了传承或者成为他们的私物。

九年义务教育,让天下百姓都有机会读书,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难怪秦始皇能一统六国,单单是这份气度,又有谁能比得上?

“敢问公子此来,可是需要老朽出山?若有何需要,老朽定不敢推辞!”

孔鲋扭头看向扶苏,他隐居嵩山这么多年,依然培养出了不少的弟子,这就证明他从未放弃过传承教育的思想。

如今,秦始皇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孔鲋要是早知道的话,肯定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

“夫子若是能出山亲自教导学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其实末学此来,正是求夫子为九年义务教育发生,让儒家能相应大秦的号召,进入大秦的各个学校内担任老师。”

“公子言重了,教书育人本就是我辈读书人应当做的事情,何谈一个求字?”

孔鲋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了扶苏的要求。

“公子放心,我这就命人收拾东西,公子先走一步,某即日前往咸阳!”

“如此,就辛苦夫子了!”

扶苏拱手,心中也不由得感叹,这才是圣人后裔的气度。

他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还担心孔鲋会因为当年嬴政所做的事情,而不肯出山呢。

现在看来是扶苏自己多想了,孔圣后裔传承的圣人思想,那是印刻在骨子里,血脉中的。

他们又岂会因为和嬴政之间的一点矛盾,而将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放下呢?

……

第370章 大司命

扶苏一行人离开了孔鲋的隐居之地,便朝着车队方向走去。

“老师,劳烦你即刻将今日我等在嵩山所行之事传出去,告诉天下人,就说夫子要出山亲自教导学生。”

孔鲋的名声,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当中,身为圣人后裔,孔鲋是天下所有人都尊敬的大儒。

哪怕是和儒家争的死去活来的法家代表李斯,对孔鲋也是十分敬佩的。

如今,孔鲋亲自出山支持大秦的九年义务教育,只要将这个消息放出去,诸子百家的人都得上赶着蹭上这个机会。

毕竟人家圣人后裔都参与其中了,诸子百家之中,还有几个人的地位能比得上孔鲋?他们还有什么可骄傲的资本?

淳于越也很快就明白了扶苏的想法,连忙拱手答应了下来。

此次嵩山之行的收获,的确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原本以为能让孔鲋帮忙说几句话就很不错了,现在孔鲋居然亲自出马了。

那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之前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一并解决了。

比如名家、阴阳家以及杂家等一众自视甚高的人,认为平民不配学习他们的思想。

等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你再看看,他们要是再敢不同意,那就是在和圣人后裔作对。

孔圣人的后代都亲自出来教导了,难道你们的思想比圣人的思想还要高贵吗?

若是他们真敢说一个不字,用不着嬴政出手,这天下的读书人就能把他们给骂死。

……

扶苏一路赶回咸阳之后,孔鲋出山支持九年义务教育的消息,已经沿路传开了。

任何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中都是激动不已。

孔圣人后裔的声望就是这么高,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但也有一部分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是脸色愁苦。

而其中,自然是刚开始坚决反对大秦九年义务教育的名家以及阴阳家等人了。

扶苏回到咸阳宫当天,就约见了大秦境内,各地比较有名望的大儒。

还有更远的,扶苏也给他们送去了消息,相信孔鲋出山的名声,绝对能将这些人给吸引过来。

只是,扶苏在会见这些大儒之前,倒是先收到了一封来自南郡的书信,自然是赵彻让蒙恬传回来的。

“报纸?”

看完了信上的内容,扶苏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

这报纸的作用,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一个国家能否安稳,其实舆论在这其中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消息,只要流传的人足够多,哪怕它真的是谣言,那也会变成真的。

因此,能够掌握舆论,对于大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至于报纸的推广,扶苏并不担心,反正赵彻在书信上已经写的十分详细了。

正好他要约见大秦所有的大儒,而且有着孔鲋在后面背书,相信报纸的推广难度会进一步的降低。

“来人,即刻命人在造纸坊内建造新的色生产线,尽快将报纸所需要的纸张生产出来。”

扶苏拿着书信,做事雷厉风行,直接让人开始生产。

正好他手上就有几个现成的新闻,按照赵彻的说法来看,那就是能轰动全国的头版头条。

九鼎归秦,孔鲋出山,九年义务教育正式开始普及。

接着报纸的想法,正好将这些消息给传达出去。

“对了,把阴阳家和名家公孙家的人带来!”

扶苏眼前一亮,忽然又想到了一个对付这些人的好办法。

古代人对于名声可以说是十分看重的,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一生尽心尽力,为的不就是能青史留名吗?

名家和阴阳家的人不是不愿意配合九年义务教育吗?

自己就直接给他们做个专访,然后将这些人的言论,全部记录下来,发表在报纸上。

到时候,只要报纸推广出去,看的人足够多,这些人的名声瞬间就败坏了。

毕竟现在上到大秦秦始皇孔圣后人,下到各级官吏黔首,都在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倡导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机会读书。

偏偏你们名家和阴阳家的人要跑出来唱反调是吧?还说我们不配学习你们的思想?

大秦两千万的黔首,会让名家阴阳家的人真正了解一下众口铄金的滋味。

……

扶苏的命令传达下去没多久,名家阴阳家的主事人就被带到了咸阳宫内。

其实名家和阴阳家跟大秦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但奈何他们阻挡了大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路,那双方就只能成为敌人了。

扶苏亲自出马,邀请孔圣后人出山的消息,这几个家族的主事人自然也收到了。

看得出来,他们进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不是很好看。

“诸位请坐吧!”

扶苏倒是表现的十分沉稳,邀请众人坐下。

“公子,不知道您唤我等前来,可是有何要事要吩咐?”

众人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阴阳家的大司命主动开口。

毕竟阴阳家和大秦皇室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亲密的,当朝奉常正是出自阴阳家的人。

阴阳家掌管了大秦的祭祀和各种庆典典礼,单单从地位上来说,在场的各个家族,只有阴阳家的人身份是最高的。

“诸位何必明知故问?我再问你们一遍,是否愿意派人前往大秦各个学校履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

扶苏的态度十分强硬的看着在场众人说道。

“这……”

众人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

扶苏自从嬴政离开之后,担任了监国之责之后,就仿佛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和他们以前印象中的那个谦谦公子完全不一样了。

关键问题是,扶苏的能力也十分强悍,能亲自出马请出孔圣后人,这一点就足以让在场的众人忌惮了。

但问题是,他们也是有自尊的好嘛?

就比如说阴阳家,他们传承的思想,大多数时候,都是培养出来,专门为皇室贵族服务的。

可以说,只要从阴阳家学出师了,那就等于是一步登天了。

可也正是因此,导致了阴阳家渐渐的就认为自己学派的思想和文化高人一等了,认为一般的黔首根本不配学习他们的文化。

首节上一节217/5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