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补锅匠开始幸福 第146节

他是去其他买电器的店面打听了的。

他们那些店面。

一天能卖出两三台机器,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可自己这个电器城。

竟然能以数十计算。

不过想想也是。

自己店里面卖的东西。

比世面上的电器便宜太多。

而且质量也有保证。

他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自己店里的东西……

第131章 去深市

不过。

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的道理。

虽然开业第一天生意相当的火爆。

但是慢慢的,苏成明就发现了一个情况。

那就是营业额在慢慢下降。

到半个月之后,日营业额只有2000左右了。

这除去员工工资,店面租金,还有门店管理等一系列杂费。

并不比摆地摊多挣几个钱。

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苏成明也分析了一下。

主要还是市场问题。

自己在这上下九街买收音机等东西也有两个多月了。

附近该知道自己这个店面的人也都知道了。

想买的也都买了。

而现在的营业额主要是靠那些老顾客带新顾客,或者是羊城其他地方来逛街,顺手买的。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苏成明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广告。

广而告之。

把自己店面的名声给打出去。

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这店里的好东西。

这个年代广告还不时兴。

国家第一支广告是在今年的一月份弄出来的。

那是一支电视广告。

自己现在肯定是没有多余的钱做电视广告。

而且也没有必要。

自己就这一个小电器城。

只需要让羊城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这里就行。

所以最合适的广告有两种。

第一,发传单。

在羊城大街小巷发传单。

第二就是收音机电台广告。

去找电台聊。

把自己的门店地址,卖的东西,多少价格通过电台收音机的形式播报出来。

这样的宣传力度应该也是可以的。

思考结束之后。

苏成明双管齐下。

去找印刷厂印制了一万张传单。

至于由谁来派发传单。

苏成明第一个就想到了陈江河。

他在羊城也住了两个月了。

羊城的大街小巷他应该都走遍了。

认识的小摊小贩应该挺多的。

把这活儿报给他准没错。

当苏成明把这个活儿的需求告诉给陈江河之后,陈江河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成明,我会把你这些小纸片散到羊城的大街小巷的!”

解决了传单的问题。

苏成明又去找了羊城电台。

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需求。

电台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需求。

但之前那些找他们做广告的,大多是一些大公司大企业。

而且很少。

像苏成明这种,为一个店铺做广告的。

他们却是第一次。

不过有生意就做呗。

反正电台也是需要创收的。

所以在电台的推广事宜,也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随着传单和收音机电台的广告发布。

苏成明的电器城生意又慢慢好了起来。

最后营业额稳定在了三千块钱左右。

三千块钱,一个月营收就是十万左右。

这个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要知道,这是在1979年啊!

十万块钱,是巨款中的巨款了。

而且。

这十万块钱,成本还少得可怜。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利润。

店面趋于稳定之后。

苏成明又招了两个售货员。

黎璃则当起了老板的角色。

不用在一直守在店里面了。

每天去检查一下员工的工作进度,再查一下账单就可以了。

而苏成明在过了一段安逸的日子过后。

则开始寻思其他的发展路线。

这一个电器城确实能够让自己成为大富大贵之家。

但收音机这个玩意。

也就这几年火。

等到了198几年之后,收音机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收音机火过之后呢?

自己又该做什么?

苏成明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自己思考的。

而摆在自己面前有两件事必须得快点做。

第一。

一定得在这收音机最火的年代,大发收音机的横财。

第二,就是找到自己能够转型的声音。

国家未来几十年。

什么最赚钱?

什么能赚钱?

答案相信各位呼之欲出。

没有什么比土地更赚钱的东西了。

确定了这两条线之后,苏成明去找到了陈江河。

算算时间。

来南方也快半年时间了。

陈江河的袜子生意做得不错。

但总归是小钱。

他是跟着自己一起来羊城的。

所以自己现在发达了。

他就想着带着陈江河一起发财。

“江河,你想跟着我一起干吗?”苏成明问道。

首节上一节146/2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