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296节

此时,李修之目光,才再次定格在手中的这本账册之上。

不算锦州,辽镇汉民也不过六万多户,二十多万人,纵使算上锦州及其附近城镇,最多也不到三十万人。

而这块被后金占据,汉民猪狗不如的地方,汉民的数量,自然不多,不然的话,无论是历史上皇太极入关,还是这个时空的努尔哈赤入关,都做着劫掠携裹百姓的事情。

这个后世的东北大粮仓,如今的百姓,恐怕只有区区五六十万人,纵使再算上朝鲜汉民,以及周围岛屿的汉民,整个辽东,恐怕也绝难有百万之数。

民众缺乏,纵使大恒对辽东的统治秩序成型,纵使改革方方面面都成功,但也绝难彻底稳固下来。

辽东不稳,朝鲜自然更难稳固。

况且,如今之局势,在辽东,以及朝鲜布置重兵,显然是必须的。

而人口缺乏,无疑意味着,朝廷需要长期输血这两地,来维持统治的存在。

不然的话,光凭借两地,怎么也不可能维持住重兵。

百废待兴之地,又远离朝政中枢,维持不了重兵,就自然难以安稳,难以安稳,就必然会走回明朝战略收缩的老路,这死伤无数将士性命,才好不容易打下的土地,必然会脱离大恒的统治秩序,而没有大恒的统治秩序存在,必然会有新的本土游牧民族出现,

不管能不能如后金这般成气候,显然,这又是历史的老路!

“迁徙百姓,设立屯垦卫所……”

李修轻声低语。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两个方法,而且,还必须两个方法同时施行。

只实施其中一个,都难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过,以如今大恒继大明的糜烂,迁徙百姓这种事,不说有没有钱财去做,就算有,这个糜烂的统治体系,他也不放心。

显然,如今他,只能选择一条腿走路。

那就是设立戍边屯垦的卫所,以军屯养兵将,戍边守疆的同时,还可极大减少朝廷的负担。

“又要苦了这些卫所将士了!”

思绪流转之间,李修也不禁一叹。

军改军改,改得最彻底的是卫所,稳定大恒国运的也是卫所,他一直想裁撤的,也是卫所。

而过得最苦的,也是卫所。

募兵,每月都有丰厚的粮响,家人也都有丰厚的待遇!

而卫所兵将,既要为兵,镇守一方,也要为民,屯垦储粮,一有余粮,便被他一纸令下,抽调一空!

其家人更是要同样也要为了军屯日夜操劳!

而且,什么军饷,免税,都是虚妄。

唯一有的,就只有战后的一点抚恤赏赐。

而在他的规划之中,如中原,江南,这等繁华富庶之地,都不需要卫所,卫所存在的必要,就是哪里艰苦,哪里危险,就在哪里设立卫所!

更别说,如今依旧还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军户身份了!

“待遇,地位,都要提升!”

这句话在心中盘旋,亦是愈发根深蒂固。

他知道,这,同样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同为大恒兵将,只不过因为一个是营兵,一个是卫所兵,待遇便天差地别,地位也是天差地别。

卫所兵是人人看不起的丘八,是最底层的牲畜。

而营兵,是一人当兵,就能造福全家的光荣!

是人,都会心有不平衡。

如此不平衡,纵使军改得再彻底,卫所制度,也绝对会以比明朝更快的速度,飞速腐朽糜烂!

如今之大恒,不能缺了卫所,未来的大恒,也同样不能缺了卫所。

只是这改善,口头上说说,可没有任何意义。

最终还是一个钱字,而钱字,又回归了这次为了钱而费劲周折的改革。

想到这,李修也不禁摇了摇头,如今之大恒,就是一个一条腿走路的巨人,军力天下无敌,民生经济,乃至政治体系,都是烂得一塌湖涂,不堪入目!

一切的问题,都如一团乱麻,一环扣一环,一环扣一环!

一切,都需要他这个大恒天子,去抽丝剥茧,去一点一点的解决!

而这些,可不是如战争兵事那般横扫过去就可以了。

若他不能将这些问题解决,纵使他在世的时候大恒再辉煌,纵使无敌于世!

只要他一去世,大恒恐怕就会如断崖式衰落!

“难啊!”

天子一叹,暗然无言……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皇权下乡的可能性。

“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口钉!”

“说当多尔衮他爹,就当他爹!”

“只是不知道,老子那便宜儿子,到底躲到哪个嘎达角落去了!”

“好歹也是个亲王,好日子过惯了,这躲躲藏藏的日子,恐怕是不好过!”

“咱这个当爹的,可是操碎了心!”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大人,您这便宜儿子,现在恐怕不知在哪个角落吃草呢!”

“听说林丹汗对后金的残兵可不友好,派出了数个万户追杀!”

“哈哈哈哈哈哈……”

殿外,众将三两汇聚,徐枫大大咧咧的靠在汉白玉石栏杆之上,一阵吹嘘,顿时引得众将为之附和,大笑不断。

“都笑什么笑得这个开心?”

不知何时,李修却是突然出现,突然的一句话,顿时让众将心头一颤,就连原本叫得最欢的徐枫,都不敢多言了。

“参见陛下!”

众将躬身拱手,齐齐高呼。

“无需多礼。”

天子摆了摆手,环视一圈诸将,最终瞥了一眼目光躲躲闪闪的徐枫。

这混货在炫耀什么他自然清楚,沉阳城破,这混货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把后金皇宫围了,将他曾经当着多尔衮吹过的牛逼落到了实处!

不过好歹,这货还知道汇报请求一二,如此,李修也懒得过问。

“封赏抚恤已经落实,除朝鲜驻军,及京军禁军,以及接受改编的诸卫,其余各部,按照之前计划,陆续撤回原本驻地。”

“沿途切不可扰民,违令者,当从严处置!”

李修也没让众将入殿商议,就在这殿外,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如今,距离攻破沉阳,已经过去了近两月,辽东各地顽抗者,要么已经被剿灭,要么,已经逃到野外,或者早已潜伏起来。

虽说还需在辽东维持重兵,但,也确实没有维持数十万重兵存在的必要。

只是一些残敌的话,数万大军,再加之他亲自坐镇于此,已然足够。

况且,这一次深入贯彻的统计,已然清晰说明,这白山黑水之地,人口太少太少,人口少,虽有极大弊处,但至少,建立有效的统治秩序,无疑是容易了许多。

如今辽东的人口分布,几乎都是以各个大城为中心繁衍生息。

如此,如今缓缓成型的辽东统治秩序,也自然就只是以辽东各个城池为中心,重建府县秩序。

至于皇权下乡,李修他自然是想,但,实现起来,还太难太难。

皇权要下乡,就意味着,县一级,必须扩大官吏数量,现如今一个县令空降而来,便管理一县的模式,显然难以满足皇权下乡的实施。

要想皇权下乡,就必须破除流传了数千年的县令与本地豪族共治一地之模式。

要破除此等模式,就必须扩大各级官员数量,尤其是县一级!

以往的靠县令一个官,治一地,自然不可行。

而依靠本地胥吏,那自然不可能。

自古以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同理,自古以来王朝的统治模式,也大都是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县令。

县令干几年就有了,胥吏却是始终待在本县,世代传承,任何一个县令上任,都必须倚靠本地胥吏以及豪绅士族来治理一县。

而形成如此统治形态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胥吏是吏,是不属于朝廷统治机构里的一员!

朝廷统治序列之中,并没有吏一级的官员,朝廷,也不会给吏发俸禄。

胥吏,只是临时工,只不过这个临时工,因为统治的需要,成为统治序列外的一个常态!

要破除这种现象,要让皇权下乡,首先就得不让县令倚靠胥吏,而是要让胥吏,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成为流动的官!

如此,县令倚靠胥吏的模式,自然就被打破,都是流动的官!

再增加基层官员数量,如此,皇权下乡,自然也就会成为现实。

但说来简单,这件事,要做成功,无疑是难于登天!

胥吏低贱,早已是天下之共识,若说让堂堂进士,去当胥吏,那天下保证瞬间沸腾!

他这个大恒天子,保证瞬间就得罪了整个天下的士人!

百年人心尚极难扭转,更何况,数千年的人心惯性,而且还是涉及整个天下的人心。

更何况,还有皇权下乡侵犯的天下豪绅的利益,而且,还有皇权下乡后,官员数量暴涨后所需的财力物力。

这皇权下乡,至少在现如今,绝无丝毫可能,甚至,他这个天子,连念头都不能显露出来,不然的话,什么改革,都会是虚妄!

大恒刚刚稳定的国运,恐怕也会立马再次飘摇起来。

如今虽是改革,虽是重建统治秩序,但某种意义上,就如当初军改一般,有着许多因时势而不得不妥协的地方。

“妥协!”

思及于此,李修也不禁摇了摇头,战争从不妥协丝毫的他,在内政上,可以说是已经妥协了无数次了,纵使这般,乾纲独断,残暴不仁的暴君之称,恐怕早已被天下人暗戳戳的戴在了他的头上。

唯一庆幸的便是,他目前,还不是完全倚靠士大夫统治天下,他的根基,还是武勋贵族,如此,他就还有一定的余地,可以供他对士大夫构成的统治阶级做手术。

直到士大夫组成的这个统治阶级,被改造成他想要的模样,他才会让这个天下,从武,到文慢慢过度,不然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支持武勋势力继续扩大,乃至彻底压倒天下,从而支持他彻底清洗改造整个天下。

然后,再由他自己,来压制武勋,让文武平衡,但这样的话,一切,就不是良性的发展了,一切,都需要他这个天子,来以自身权威压制引导。

对一个国家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行了,都退下吧。”

首节上一节296/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