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17节

如若不然,数千年人心的惯性,足以轻而易举淹没这才初萌芽的新学。

在工科院巡视一圈,对当前的新学发展,天子心中,亦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很难定义新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跟历史上的所谓科学发展,也很难有所比较。

只能说,在特殊国情下,新学,在稳步发展,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

那依旧庞大笨重且效能低下的蒸汽机,便说明得清清楚楚。

就如那早就提出设想的栓动步枪,底火问题,到现如今,也还未曾解决。

现如今的新学,尚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距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距离还无比之遥远。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亦是在众官员的簇拥之下,步入了工科院院务衙门之中。

步入正堂,映入眼帘的,便是墙面上清晰可见的一幅幅画像。

人像,姓名,爵位,事迹……

天子定睛一看,果不其然,皆是自工科院建立起,对新学发展有助力而受封爵位之人的画像及事迹爵位。

事实上,这些年来,工科院的存在,虽一直是处在积累新学底蕴的阶段,但研究成果,也有不少。

如水泥,如坩埚炼钢法,如各类车床的成体系化等等……

当然,还有对天子而言,算得上是极大得意外之喜,则是来自于民间!

自当初武院工科初立,就从未放弃过对民间技艺的搜罗。

每年的各类考核特招,以及以工科建制,就从未取消过的悬赏。

即大恒子民,各行各业之技艺,皆可至工科院备案,据技艺之重要与否,给予封赏。

后专利法成型,这些备案,也顺理成章的转为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专利。

在这个时代,士大夫看不起的奇淫技巧,对民间百姓商贾而言,可都是看家的本事,世代的传承。

为了鼓励民间技艺备案,天子这些年,甚至还陆续择了几个封了爵位,以立下标杆,千金买马骨之!

这些年,新学的发展,民间的助力,亦是不可小视。

这些民间技艺,也自然而然变成了新学的资粮所在,给新学的发展,提供着充足的助力。

天子驻足环视着,一旁陪同的工科院官员亦是无比之忐忑。

自天子步入工科院,巡视大半天,却也未曾就工科院事物言语半句,如此,着实由不得他们不忐忑。

天子依旧未多言,驻足环视片刻,又翻阅了一下工科院历年学子档案及研究报告,至卷宗阅毕,暮色已然降临。

虽说天子重视的是新学这个整体,但若论单独一项实际,那蒸汽机,自然当排首位。

以蒸汽动能代替人力畜力,如此,方是真正改天换地的开始。

对这个国家,带来的改变,将会是翻天覆地的。

而此刻,天子手中这份关于蒸汽机的研究报告,几乎是完美的勾动了天子的心弦。

报告中详细记载了自蒸汽机研究开始,至现如今,近十年时间,蒸汽机的一次次改良换代的数据性能,研究方向。

以及报告最后,对蒸汽机未来的预想。

如蒸汽机小型化,对采矿,交通,纺织,水利等等方面的影响改变。

尽管其中有许多描述都有很大的不足,但这种对新学利用于实际,改变天下的观念,对天子而言,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政治正确。

毕竟,奇淫技巧这个观念,可是新学最大的敌人,也正是这种观念,才导致了新学推广的事倍功半。

才让一开始新学推广,无比之艰难。

直至如今,这种观念,也还是新学的大敌。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子嗣

“陛下巡视天下?”

后宫,当皇子兴冲冲向淑妃李月儿分享着游猎乐趣,无意中道出这一句话后,本还其乐融融之景,骤然告破。

李月儿急切问道:“陛下说这个的时候,你们都在场?”

皇子点了点头:“对啊,二弟,三弟,四弟都在呢。”

李月儿秀眉微皱,眸中俨然多了几分阴霾,好一会,李月儿才再道:

“儿想不想和父皇去天下巡视?”

皇子想都不想便回道:“想啊,外面可好玩了……”

“那儿可要认真读书习武了,不然考核通不过的话,可就不能去了,到时候,儿就只能看着寰儿他们去了……”

皇子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嗯,娘您放下吧,儿知道的。”

李月儿抱了抱李,笑着道:“行吧,儿赶紧去读书吧……”

“儿这就去。”

皇子小跑着离去,李月儿的神色,亦是瞬间由晴转阴了起来。

一旁老宦官谨慎出声:

“娘娘放心,殿下从小便极为聪颖,学馆几位大人向来多有赞赏……”

李月儿未曾言语,纵使曾经家境贫寒,性子单纯,入宫也这么多年了,还为皇子生母,该明白的,她自然早就明白了。

储君之位……

天子心思……

在皇子未曾长大之前,一切都需要她来一手操持。

好一会,李月儿才缓缓出声:“去打听一下,其他各宫,是什么情况。”

“老奴这就去。”

老宦官立即告退而去,而在此时,天子看似无意的这一句话,俨然让这刚刚安宁不久的后宫,又再次掀起了一场风波。

“储君”之位,自古至今,都是堪称禁忌一般的问题。

而在现如今的大恒,储君问题,更是禁忌之中的禁忌。

天子自草莽而出,自镇北侯,至辅国理政之国公,再至如今的天下至尊。

子嗣虽多,却无正妻,后位更是空悬多年,天子甚至都坐视因后宫无主,而导致的后宫混乱,也始终未曾立下后位。

如此,天子的心思,无疑很是清晰。

长子亦有嫡庶之分。

而嫡庶之分,在于正妻。

尽管如此显然颇有几分无赖,但天子如此行事,意志表明得清清楚楚,在大恒朝堂,也没人敢来触及这个霉头。

但天子再怎么压制,也不可能违逆得了人心变化。

自古至今,君择臣,臣亦择君。

对天子,臣子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求。

对天子这位开国之君,臣子们有再多看法,也只能忍受着。

但对大恒下一代天子,臣子们,自然是各有看法。

尽管如今皇子尚且年幼,但已经是启蒙已久,皇子性格如何,平日表现如何,对有心人而言,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自然而然,人心,便会随之而变化。

很是显而易见,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演变,若是还得不到制止,储君的争夺,必然会成为大恒内部最大的祸患源头!

这个问题,显然已经被很多人意识到,只不过,限于天子的独夫威权,以及目前大恒变幻不断的政治形势,也没人敢多言丝毫。

而天子本身,从工科院回宫之后,二德子的汇报,便将后宫的动静清清楚楚的诉说而出。

对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一如往常,天子也没有任何表态。

对天子而言,他自然是无比之清楚利弊所在,但……利与弊,是与非,很难区分。

可一切的一切,相比一个能继承他的意志的下一代帝王,都可以算是无足轻重。

历史的惯性太大太大,大到天子都不能确定,一代人的力量,能够将这种惯性改变。

而这一点,才是储君问题的本质。

显而易见的是,大恒的储君选择,已经超脱了历史的惯性。

历朝历代,皆是开国帝王打天下,二代君主,则是守天下。

亦或者是,乱世用重典,治世当仁义。

自秦之后,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如今的大恒,却不同于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王朝,反倒是更像是鲸吞六国,一统天下的秦。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时代。

亦是开启了数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轮回。

而如今的大恒,虽还在历史轮回之中,但……经天子重新学,推商业,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新与旧的交锋……

更何况,这个时间段,这个世界舞台,随着航海时代的兴盛,西方各国的崛起,天朝上国之外,皆为蛮夷的时代,俨然已经过去。

天朝上国,虽还是母庸置疑的大国,但时代的风起云涌,俨然不是守着汉地十几省,一次又一次历史轮回,纵使固步自封,依旧能稳坐天朝上国,俯瞰世界的时代。

对大恒而言,对汉文明而言,这俨然是如秦统六国一般,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大时代。

始皇统六国,开辟前所未有的一统大时代。

而始皇,或者说秦朝,却未曾未能解决开辟新时代而涌现的无穷祸患。

一如商君改革,铸就秦统六国之根基,商君,却未曾享受到其改革带来的好处,反倒是最终死在了他的改革之策上。

秦亦是如此,灭六国,统天下,却未曾享受到一统天下的红利,反倒是被一统天下带来的祸患给直接埋葬。

一直到汉时,历经数代帝王,才堪堪彻底奠定天下一统的格局。

天子最担心的,自然也是如此。

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必须要一次次试错,且要一次次承受试错的代价。

就好比商业兴盛的资本性质,好比新学出现带来的思想动荡,好比东西方全面交流带来的无穷变数,就好比开疆拓土带来的一次次战争,以及,前明时期难以根除的余毒……

而这,若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舵手去把控,再庞大的帝国,一夜之间崩塌,也绝不是虚妄。

重重思绪在脑海之中闪烁,天子手中的这一册皇族名册,亦是缓缓合上。

不同于明朝永乐时将宗人府事物交于礼部管辖,大恒初立之时,天子便重设宗人府,管理皇族事物。

当然,大恒初立,所谓皇族,也只有他这个开国天子,以及他的子嗣而已。

时至如今,天子也很能理解,为何历史上,帝王对太子,亦或者对自己的子嗣,似乎完全没有感情一般,动辄赐死,废除。

如今天子算是明白了,没有翻阅这宗人府的皇族名册,他都没注意,这几年下来,自己陆陆续续之下,竟然已经有了二十多个儿子了。

首节上一节417/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