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043节

  “建昆,中午在家里吃饭哈。”

  “诶!”沈红衣应一声后,从李建昆身旁走过时,在他肩膀上捏了一下,遂去厨房取来蓝白相间的编制蓝,挎在手上出门了。

  沈学山对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些好奇。

  或者说,好奇李建昆到底在干什么大事业,问东问西。

  两人一直聊到中午。

  沈家母女则在厨房里忙碌,沈母手把手教导女儿自己的拿手好菜。

  “我知道建昆家里条件好,还有佣人对吧?”

  “嗯。”

  “不过姑娘家还是得勤快,家里的一套活,要都能拿下来,洗衣烧饭、缝补搞卫生呀,尤其是这做饭,像你爸,我做的饭他闭着眼睛都能尝出来,三天不吃,想!天天下馆子也不行。

  “妈你的手艺堪称一绝,要不我能吃得白白胖胖?”

  “少贫,记住了,煎鱼想做得好吃,得用大火,快煎,这样鱼肉才能表面焦脆,里面不柴,鲜嫩……”

  中午沈母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李建昆和沈学山掰掉一瓶茅台。

  阴霾许久的沈家院子里,似乎终于洒进些许阳光。

  ……

  ……

  沈家提及的聘礼,显然不是要榨干女婿家的那种。

  尽管李建昆倒希望送钱,金子也成。

  因为简单。

  由于两家都是外省人,礼数肯定不一样,最后与沈家一商量,索性两家现在都住在首都,干脆按照首都的传统来。

  李建昆又去拜访四合院周围有文化的老人。

  首都这边的传统婚礼有满汉之别。

  订婚的初步仪式,称为“放定”,也称下定礼。

  倒是不复杂。

  男方找个媒人,将信物,如戒指、手镯等,以及庚帖(记录生辰八字的龙凤帖子),转送给女方,同时交换庚帖。

  标志着放定的过程完成。

  然后通过双方的生辰八字,去庙里找道士或和尚,讨个良辰吉日,定下婚期。

  最后这个步骤,由男方父母来完成。

  临近中午,李家的四合院里香气四溢,玉英婆娘和春草一起动手,整出一桌好酒菜。

  这也是传统。

  要款待媒婆。

  院子里传来咋咋呼呼的声音,刚从沈家回来的孙媒婆,眉飞色舞道:

  “我替人做媒,下定礼这么多年,还没见过那么好的镯子,那么大的金戒指,那么亮的耳环呢,对啦,那耳环和戒指上亮闪闪的,是啥来着?”

  “钻石。”李建昆说。

  “老贵了吧?”

  “不值钱。”

  他说的是真话,孙婆娘却不信。

  钻石这玩意就是智商税,其实它的产量一点不低,甚至可以像种菜样培育,纯粹是被资本炒起来的。

  他自然不会交税。

  没有这档子事他都快忘了,他还有门珠宝生意。

  至于那对帝王绿手镯。

  有句话不能对外讲,小王结婚时,曾考虑过送给鲁娜,后面看鲁娜也不懂翡翠,硬是没舍得。

  这几年翡翠行情渐好,小王也钻进此道,他说:“京城的顶级翡翠在哪,我都知道,这一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李建昆觉得这孙媒婆,未免废话太多,后面才想起来一件事。

  从兜里摸出一只大红包,递给去。

  “哎呀,这么厚,感谢感谢,来来,这是沈姑娘的生辰八字。”

  东西总算倒手。

  “孙媒婆,西厢备了酒菜,要不你先去?”

  “好好。”

  支走媒婆后,李建昆将记载着沈姑娘生辰八字的凤贴,转交到贵飞懒汉手上,凑到他耳边道:

  “去庙里多给香火钱,我要尽快。”

  贵飞懒汉没好气道:“这玩意你都要说了算?”

  “传统嘛,走个过程,我不信这些。”

  贵飞懒汉道:“我明儿就去,给你整到后天。”

  他还惦记去港城,巴不得婚礼趁早。

  李建昆笑笑道:“你整到后天,我就后天结。”

  婚礼总是在酒店举行,有钱都能解决,再说这一阵子他也做了些筹备。

  “等着。”

  贵飞懒汉脑壳一昂,去西厢房喝酒了。

  李建昆却没料到,就是这找人看日子的事,还搞出点问题。

  隔日下午,贵飞懒汉和玉英婆娘一起从庙里回来。

  李建昆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却见老母亲一脸担忧,遂问道:“妈,怎么了这是?”

  玉英婆娘迟疑一下,叹息道:“潭柘寺的老和尚,说你和红衣姻缘未到,日子不给定。”

  嗯?

  李建昆挑眉。

  贵飞懒汉笑着摆摆手:“没事没事,不听那老秃驴的。”

  李建昆问:“所以到底定没定?”

  “定了定了,老历二十八,听着就吉利不是?”

  李建昆暗吁口气。

第1002章 一封信

  这几天李家四合院里逐渐热闹起来。

  玉英婆娘和春草忙着剪“”字、窗花,山河的老妈李兰,小龙的母亲,特地过来帮忙。

  男人这边,贵飞懒汉搭档王山河,各种采买,烟酒糖、鞭炮这些东西,整车往回拖。

  李建昆自然也没闲着,四合院里的整个正北房,他都要重新拾掇一遍,家具精挑细选,尤其是床,火急火燎安排人从港城采购,并运送过来。

  还有订饭店,婚礼策划,场地布置,包括酒席上的每一道菜,都是他亲自挑选的。

  再有定做婚服等等,一堆事情。

  他亲力亲为。

  力图给沈姑娘一个终生难忘的婚礼。

  今天倒是没出门,李建昆猫在家里写请柬,主要是首都这边的亲朋好友,老传统还得遵循,远地方的便直接打电话。

  当然,通知的都是绝对会来、你不通知他(她)会生气的那种人。

  与此同时,沈家那边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沈家亲朋好友倒是不多,老家路途遥远,能来的没几个,主要还是沈红衣的同学同事。

  由于人少,沈学山更为重视。

  现在,沈学山趴在正北房堂屋里的四方桌上,执一支特地买来的周虎臣毛笔,按照女儿提供的名单,每一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

  叮铃铃!

  院门外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

  接着传来吆喝。

  是送信的邮递员。

  沈学山抬头望向合拢的院门,回了声“来了”。

  沈母从西厢房出来,小跑过去开门,取来一封平邮信。

  遂拿在手上端详着,颇有几分奇怪。

  关上院门后,沈母一边折返而回,一边朝北房里面说道:“学山,你的信呢。

  “谁会给你写信?”

  家里以往收到的信,几乎全是女儿的。

  “哦?”沈学山隔着屋门招招手,示意她拿过来看看。

  薄薄的白色信件入手后,沈学山在信封上扫了扫。

  居然还是封匿名信。

  也就是说只有收信人信息,没有寄信人信息。

  他颇为好奇地撕开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折成长条的红线信纸,抖开,查看起内容。

  渐渐地,沈学山双眼睁大,脸色以眼见的速度涨红。

  身上腾起无尽怒火,以及恍如实质的戾气。

  沈母明显察觉到不对,问他怎么了。

  “闭嘴!”

  沈学山呵斥一声,打断她后,用不知何时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字不漏地将信件看完。

  啪!

  红线信纸被他用力拍在桌面上。

  震翻墨水瓶。

首节上一节1043/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