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21节

  赖四此时一脸懵,下意识道:“确实断气了,埋了呀。”

  不待李建昆有所反应,老伯拍着胸脯道:“我敢保证那孩子不是鬼,我还记得那是大白天,太阳老高哩,他就搁街上走。”

  好像他见过鬼似的。

  王山河也喜上眉梢,思忖着说:“会不会是那三狗猛地几下,把壮壮打背气了,后面这帮家伙把他埋了,没埋多深,溪边的泥土又软,壮壮自己爬出来了?”

  人假死的事,李建昆不仅有所耳闻。

  还真真切切见过。

  早年间,他大约八九岁的时候,他们清溪甸有个小老头,按辈分他得喊“太爷”,在自家房顶修瓦的时候,一不留神摔下来。

  当时就没气了。

  后面家里都开始筹备后事。

  他躺在竹床上“呜”一声,猛一下坐起来。

  熊孩子不懂日夜,村里难得有什么大事,喜欢凑热闹,那时候李建昆正在他家门外玩,闻讯想冲进屋里看个稀奇,大人还拉着不让靠近。

  后来事实证明,那不是诈尸。

  这位太爷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只是有些痴呆。

  李建昆觉得应该就是小王说的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

  壮壮没死的话,为什么不回家?

  壮壮现在又在哪?

  那么大的孩子,不可能说不出家庭住址,既然出现在镇上,高低不会缺好心人帮忙报个警。

  不对!

  李建昆想起老伯之前说的话“去年还是前年,倒有个孩子,差点在山上走丢,好在后面找到了。”

  这话不对劲。

  按照逻辑来讲,只有清楚是哪家孩子,才会这样讲话。

  “老伯,那孩子呢?”

  李建昆掏出金属打火机,想替老伯点上烟,老人家却摆摆手,明显舍不得抽。

  李建昆干脆将手上的整包华子,塞进他裤兜里。

  老伯礼节性地推辞了几下,然后回话说:“后来不是找到了么,被他家人带走了呀。”

  李建昆皱起眉头问:“家人?”

  “啊,对呀。”

  沈家三个大人什么都不知道。

  壮壮哪冒出来的一个家人?

  李建昆心头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追问道:

  “他……家人,不是镇上的?”

  老伯回道:“那孩子不也不是么,都是过路的,孩子调皮,估计蹿到山上玩去了……”

  李建昆都给听迷糊了。

  越说越不对劲呀。

  按照老伯的说法,壮壮走丢后,自己又从山上下来,这才有惊无险,被他的“家人”找到。

  按照赖四的说辞,壮壮断气后,他们给抬到山上埋了,这种事自然是深夜行动,极其隐蔽。

  理论上讲,壮壮没机会认识到一个所谓的家人。

  再者,壮壮怎么可能乱认家人?

  还有,谁会莫名其妙地找壮壮?

  “老伯,你能仔细说说那天的事吗?”李建昆问。

  “不都说了么,就是那么回事嘛……”

  眼见从牵牛的老伯这里,再打听不到其他信息,李建昆表示感谢后,告辞离开。

  遂带着一群人,嗖嗖奔到镇上。

  看到小镇的土街上,不乏早起的人们,李建昆让山河去车上取来烟

  烟酒这些东西,王山河是真不缺,后备箱里时常塞一整箱。

  这年头,免费发华子,诱惑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别说早起出门的人。

  连大门还没开的人家,听到动静,隔着窗户一瞅后。

  嚯!

  哗啦!

  哗啦!

  吱呀

  吱呀

  一时间,耳畔尽是开门声。

  很快,李建昆周遭被围满。

  王山河让人抱来的华子,散得一干二净,结合众人的集体回忆,互相印证,再加上自己的思索,李建昆大概率搞清楚了真相:

  之前牵牛的老伯,压根没搞明白状况。

  倒也不赖他。

  镇上的人全被蒙在鼓里。

  的确有人带走了壮壮,但显然不是他的家人,很有可能,是个……人贩子。

  李建昆刚才询问过赖四,三狗是怎么打壮壮的,赖四将那时的场景,描绘了一番:

  壮壮坐在地上,被绑住手脚。

  三狗给他送饭。

  猝不及防之下,被壮壮咬住手臂不放开。

  三狗又恼又痛,一顿拳头,大多砸在壮壮脑袋上。

  壮壮大概率……脑子出了些问题。

  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从坑里爬出来后,往山下人多的地方走。

  期间遇到些人,见他那样一副模样,问过他一些话,但他一问三不知。

  这时,有人看出来,这孩子脑子不灵光。

  不过壮壮模样长得绝对没问题,参照他姐便知道,还胖乎乎的,这年头十来岁抽条的孩子,长得胖乎的,真心不多。

  对于人贩子而言,显然卖相不错。

  于是,这个人贩子便谎称壮壮是她的孩子。

  还上演了一出孩子走丢,她正在焦急寻找的戏码。

  镇上的人全信了。

  一言以蔽之,壮壮,应该是被拐了。

  李建昆一时心里五味杂陈。

  不过,无论如何,总归比死讯要更容易让人接受。

  人死,便什么都没了。

  “乡亲们,安静一下。”

  李建昆抬手压压,朗声道:“那孩子是我小舅子,他家里的情况我一清二楚,你们说的带走她的那个女人,根本不是他的家人。

  “很可能是个人贩子。”

  “啊?!”

  “人贩子!”

  “我的天呐!”

  “卧槽,现在的人贩子,也太嚣张了吧!”

  镇上的人们生起一些自责。

  他们竟眼睁睁看着人贩子,拐走一个孩子。

  李建昆继续说道:“所以我恳求大家,帮忙再仔细回忆一下,那女的你们还有印象么?”

  “我记得……短头发,到这,不到肩头,看起来不像个坏人。”

  “哎呀,没怎么留心啊,再说过去这么久。”

  “我记得,好像穿件带花的白涤纶褂子。”

  “皮肤黑。”

  …

  李建昆示意大家一个个来,说慢些,然后望向旁边:“山河,纸,纸。”

  不用小王吩咐,人们包围圈外围的、他的一个马仔,嗖嗖奔回镇上居民时不时投去瞻仰目光的奔驰车上,找来一只笔记本。

  笔,李建昆身上有。

  也是这个年代人的习惯仿中山装的胸口兜里插钢笔,那是男人最时髦的装扮之一。

  李建昆从棕色皮夹克内衬,摸出英雄牌钢笔。

  沙沙沙……

  逐一记下大家伙说的,人贩子的特征。

  完事后。

  还想画个脸,让大伙瞅瞅,遂左右看看。

  王山河倒是了解他,对一名手下说了些什么,后者赶忙来到李建昆身前,弯下腰,双手撑地。

  李建昆拍拍他后背,示意感谢。

  遂将黑皮笔记本放在他后背上,借着黎明的晨辉,开始作画。

  这一幕,倒是将小镇上的居民们给惊到。

  多半人心里都在想,这小伙子到底是什么人呀?

首节上一节1121/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