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51节

  一群又黑又瘦的熊孩子里,有个鹤立鸡群般的白胖少年。

  啪嗒!

  沈红衣手里的一包大白兔,掉落在冻土地上。

第1071章 傻根

  “壮壮!”

  沈红衣顾不得大白兔撒一地,脚边全是哄抢的人,拔腿抽身,遂撒丫子奔向那被小伙伴称呼为“傻根”的少年。

  靠近后,将他紧紧搂在怀里,高兴到热泪盈眶。

  傻根不知所措,但能感觉到这位姐姐没有恶意,也没抗拒,任由她抱着,一脸傻相。

  李建昆视线聚焦在少年身上,上下打量着,心头同样激动不已。

  没错了。

  正是壮壮!

  尽管有些不同。

  比如胖了些,高了些,看起来憨了些。

  但这眉宇,绝对不会有错。

  没有东洋邪术的修饰,这世上不会有这么相似的人。

  兴奋的神情毫不逊色于李建昆和沈红衣的,还有一人赵四。

  他不好去打搅沈红衣,以及踱步走过去的李建昆,凑到能和李首富称兄道弟的哼哈二将身旁,笑嘿嘿地搓着手。

  陈亚军没好气道:“你现在就要?”

  赵四腆着脸道:“那肯定最好。”

  陈亚军:“支票收么?”

  八十年代末,我国已建立起以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三票一卡“为主体的新的结算制度,允许票据在经济主体之间使用和流通。

  一九八七年,南方的经济特区中,已出现ATM机。

  赵四摇摇头道:“我要现金。”

  真给他一张百万支票,他都不敢去银行兑。

  陈亚军骂骂咧咧道:“你没长眼啊,我们像是带了一百万现金的样子吗?”

  一直在传新版的钞票要出来。

  最大面额变成一百元。

  然而,到现在还没见动静。

  全是大团结的话,一百万得装一麻袋。

  陈亚军却是不愿意再看到他,跳上一辆吉普212,刷刷几笔,签下一张支票,拍在跟过来戳在门旁的赵四怀里,道:

  “换身行头,打着公司负责人的名头去银行兑。”

  赵四接过支票瞅了瞅,遂抬头望向陈亚军,道:“你签字啊?要不、让李首富签吧。”

  “玛德,这点钱,犯得上我大哥签字?”

  陈亚军怒声道:“要是兑不出来,你陈爷再赔你一百万!”

  他们的东欧贸易,如今已发展到千万级的规模。

  赵四着实权衡一阵子后,好生将支票收起来。

  遂也没声道别。

  在陈亚军一脸厌恶的表情中,竟徒步出屯,眨眼间便消失不见。

  一来,实在迫不及待。

  仿佛绝色美人当前,已连续诱惑他多日,再也憋不住一秒钟。

  二来,不愿掺和接下来的事。

  这穷山恶水的地方,都是野蛮人。

  像他平时过来收山货,等于提供一条变出活钱的渠道,倒还好说。

  眼下情况不同,他带着一帮人过来,想“抢”走人家的孩子。

  他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事不好弄。

  什么叫野蛮人?

  横起来天王老子都不怕。

  搞出什么麻烦,保管最先吃亏的就是他。

  再说李建昆这边。

  沈红衣用双手捧着壮壮的脸,眼泪婆娑道:“你仔细看看,我是姐呀,姐!你真不认识我了?”

  壮壮一头黑人问号。

  李建昆暗叹一声,这事来时的路上,赵四也提到过。

  说这孩子有些憨。

  赵四前不久第二次带报纸过来比对的时候,曾找机会,偷偷和壮壮搭过话,他完全不记得以前的事。

  年前在丰台的那个小镇子上发生的事,倒是给李建昆和沈红衣都打过一剂预防针。

  所以现在才好接受一些。

  否则沈红衣恐怕不只是哭鼻子那么简单。

  李建昆伸手揉了揉壮壮的脑瓜,思索着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正在这时,耳畔传来喝止声。

  只见他们对面,一个中年妇女快跑上前,先是一把推开沈红衣,接着麻利将壮壮扯进怀里。

  李建昆眉头一挑,一步跨出。

  却被沈红衣拦下。

  中年妇女此时拉着壮壮上下打量,生怕他有个好歹。

  那份疼爱,倒是装不出来。

  “大姐,我们没有恶意。”

  沈红衣抹干眼泪,挤出一丝笑容道:“他,是我弟弟,亲弟弟。”

  嚯!

  听闻此言。

  中年妇女面色大骇。

  赶忙将壮壮拉扯到身后藏住。

  凑过来看热闹的屯里人,也都大为惊讶。

  同时脸上皆露出恍然之色。

  终于明白了这几个金贵人,跑到他们屯的目的。

  屯子就这么大,大家知根知底,这孩子是怎么来的,在屯里不是秘密。

  胡家两口子都快奔四了。

  一直没孩子。

  一年前,胡大勇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半大小子,说是他儿子。

  懂的人都懂。

  这类事在本地也不是头一起。

  十里路外的高家屯里,有户人家由于父母没出五服,生下五个痴傻儿子,讨不到媳妇儿,高老汉后面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

  绑在菜窖里。

  每年都要生个孩子。

  也不知道是谁的。

  不过这女人现在已放出来,不会跑,疯了。

  她那些孩子倒都健全。

  屯里人即使有些想法,也不好说,因为高家五个傻儿子,甭管谁家有事,只要喊一声,都会去帮忙,卖十二分力气,当自家的事干。

  当初傻根被带回来时,靠山屯里的人便议论过。

  说这孩子一准是大户人家的。

  白白净净,眉清目秀,除了憨外,一点毛病没有。

  不过憨也有憨的好处,不调皮,格外听话。

  胡家两口子喜欢得紧。

  胡大勇以前隔三差五才进趟山,有了这孩子后每天都去,家里肉食没断过。

  屯里人小声议论着。

  “这可咋搞?”

  “找上门了。”

  “人还怪好的。”

  “大勇对咱们不好吗?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啊。”

  “可人家毕竟是亲姐弟。”

  “证据呢?”

  …

  原本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应对的胡家女人,捕捉到一些话头后,连声道:“你说是就是啊,你有什么证据?”

  “大姐,我如果拿出证据来,你让我把弟弟带走,花了多少钱,我一分不差补给你,怎么样?”

  胡家女人:“……”

  这样的农村妇女,哪是沈红衣的对手,分分钟败下阵来。

  甚至不敢接茬。

  遂转过身,拉上壮壮,逃也似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是屯里为数不多的几间砖石房之一。

首节上一节1151/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