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在他身旁蹲下来,神情紧张,瓮声瓮气问:“要是祸的话,严重到什么程度?”
“血光之灾。”
富贵眉头紧锁,想了想道:“要不我下山,把师兄打晕,让他们把孩子带走,这样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危。”
啪!
三德爷够手,本想一筷子敲在他头顶,只怪手实在不够长,堪堪敲到脑门:
“馊主意。
“此事的结症,主要不在大勇,在桂春。”
三德爷叹息一声道:
“桂春是个小女人,盼了二十年,才盼来一个孩子,陡然一下子再没了,人会疯掉的。”
富贵眉头皱得更紧,倏然想到什么,又问:“哪来的福呢?”
要按照这样看来,此事实在不可调和。
他想不通有一半可能的福,从何处而来。
三德爷摇摇头,没有答话。
富贵也没再追问,此道讳莫如深,禁忌甚多。
三德爷突然问:“富贵啊,想下山吗?”
富贵怔了怔,明白师傅说的“下山”,不是指下山买个油盐酱醋,于是头摆起花。
“你个憨货,老大不小的人了,天天守着我这个糟老头算怎么一回事?”
三德爷骂道:“又是个木鱼脑子,接不了我的班,留在山上陪我等死吗?”
富贵挠头憨笑。
这样也不坏的意思。
“他们喊你‘傻大个’真没喊错。”
三德爷端起白瓷酒盅,抿一口后,砸吧着嘴,恨铁不成钢道:“你是个人啊,得有点追求!”
他指指桌面上:
“你看这好酒好菜,要是顿顿能吃上,岂不痛快?
“那白花花香喷喷的姑娘你不惦记?我跟你讲,搂着睡觉那是真舒坦。
“看我干哈?老子虽然没找婆娘,还没碰过女人吗!”
富贵哦了一声。
“喏,刚才那姑娘,好得很哩。
“不过她你别惦记了,有主,那男人”
三德爷说到这里顿住,眸子里掠过一丝隐藏很深的忌惮:
“大有……来头。”
……
……
下山后。
李建昆和沈红衣商量了一番,后者的意思是,先给守山人一些时间做胡家两口子的工作,看看情况再说。
李建昆不想将希望全寄托在这上面。
打算吃完午饭动身,和村长的大儿子一起去县里。
有两个计划:
1、联系一拨医生过来,看看壮壮的情况。
2、与县领导接触一下,提前做好胡大勇死不放人的准备。
正好村长的大儿子也发出邀请。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可不敢让李建昆费脚,打算将这件事汇报上去。
李建昆还未有所反应时,沈红衣给拒绝了。
她认为现在大批人冲到靠山屯,有害无益,会进一步绷紧胡家两口子的神经。
无论如何,她想着,还是让守山人做做工作先。
此去可能要待两天,李建昆本想带沈红衣一起,后者却不愿离开,好容易找到弟弟,似乎生怕一脱离视线,弟弟便会再次消失不见。
李建昆寻思,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于是,便将想跟着去的哼哈二将,也留下来,好有个照应。
午后,沈红衣三人将李建昆送到村口,这时轮到沈红衣担心起他来,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他现在身边连个随从都没有。
村长的大儿子一脸尬笑,有些话想说不好说。
他不是人吗?
还能让李首富在他们县有个好歹?
开什么国际玩笑!
陈亚军道:“昆哥,富贵兄弟的事也过去这么久了,红衣说的对,你身边得有保镖,再物色俩人吧。”
金彪忽地眨眨眼说:“现在不是又有个富贵吗?”
李建昆笑了笑,却是没多想,其他的先不提,傻大个照顾年迈的守山人,平时都不怎么下山,能跟着他走南闯北去?
他没注意到的是,听闻金彪的话后,沈红衣美眸里有股异样。
富贵兄弟是怎么遭遇不幸的,姑娘直到现在对学长和警方的说辞,仍有狐疑。
学长没遭遇危险?
彼时回京虽然是冬天,衣服穿得严实,看不出身上有没有伤,但沈红衣细心地察觉到,那时学长举手投足间,身体不太灵活。
肯定是怕她担心。
学长长年在外奔波,满世界闯荡,沈红衣最担心的便是他的安危,每每听闻有什么匪徒闹出的新闻,她都会心头一紧,不自觉地想起学长是否安好。
这事很重要!
……
……
下午,日头西斜时。
李建昆来到县招待所。
吉普车还未靠近招待所的院门,便看见门口戳着一群人。
估计是时间不够,来不及制作大横幅,院门头上用菱形红纸,贴着一排大字
《热烈欢迎李建昆同志来到本县》!
院门两侧还各铺开一饼鞭炮。
啪啪啪啪啪……
好家伙!
差不多可以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形容。
车门还未打开,一群人便人均瞪大眼睛,隔着车窗玻璃向里面瞅。
该说不说,直到现在,他们对此仍有些怀疑。
村长的大儿子出发前打电话给单位一把手,后者甚至怀疑他犯了癔症,这不是与村长的大儿子同行的还有俩人么?
找他们确认之后。
这才将信将疑,汇报到上面。
车门打开。
等看清从车上走下来的、李建昆的脸后。
瞎!
还真是!
一群人顿时涌上来,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李建昆,嘘寒问暖。
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财神临门呀!
晚上少不了一番应酬。
酒菜都已备好。
喝酒这事,说来也奇怪,当你没什么作为的时候,通常喝一场高一回,当你功成名就之时,想喝醉都难。
倒不是别人不够热情。
晚宴气氛热烈,众人挨个向李建昆敬酒,都会来上这么一句“我干了,您随意”。
结果众人皆醉我独醒,酒足饭饱时,所有人几乎都多了,李建昆面不改色心不跳,还被众人直夸“海量”。
实际上他拢共都没喝二两。
喝完酒,还有茶。
期间,某位脸红得像关公的仁兄,倒豆子般说出的一件事,令李建昆一阵愕然。
该市某地,昨天发现一具尸体,有目击者称,是被人乱刀捅死的,并抢走一麻布袋钞票。
双方打斗过一会儿,麻布袋被划破,掉出一些。
留意到有人看见后,歹徒来不及去拾,哧溜跑路。
“建昆同志,这可不是我们县的事。”有人强调道,剐了眼关公脸的仁兄。
既然说都说出来,众人见李建昆似乎感兴趣,也便围绕着话题讨论起来。
“如今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这人心也太大了,扛着这么多现金到处跑,还一个人。”
“据说后面有人认出死者,是个收山货的二道贩子。”
李建昆:“……”
……
……
晌午。
靠山屯的后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