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63节

  完全不能比较。

  倘若那女人被治愈。

  自己都能生孩子了,又何必稀罕别人的孩子?

  此局,可解。

  此乃迂回之道,李生的脑子,确实比常人更灵活。

  欧阳医生亦是来了精神,毕竟过都过来了,谁又想做无用功呢?

  再者,她意识到,这兴许是她丈夫的一个好大机会!

  倘若他丈夫能够妙手回春,李生必定心生感激。

  而有了李生的感激……

  港城那一亩三分地上,还有何愁?

  念头至此,欧阳医生难以抑制地有些激动,她不敢向李建昆发问,遂望向挽着她胳膊的沈红衣,忙不迭询问道:

  “沈小姐,您知道那女人的具体情况吗,她是否去医院看过?”

  不待沈红衣开口,李建昆答话道:

  “看过,很多次了。不过内地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港城还是有些差距的。再加上他们这里只是个小地方,听说去过最大的医院,是市里的人……公立医院。”

  在港城,有钱人去的都是私立医院。

  医疗差距可见一斑。

  欧阳医生大喜道:“那不足以说明问题。

  “不知这里是否有电话?我马上联系我丈夫带团队过来。”

  即使有电话,也不大可能打到港城。

  李建昆当即安排司机,送她,包括其他医生去县里

  他们留在这里也没用了。

  众人临行时,李建昆对欧阳医生道:“麻烦了。”

  欧阳医生连连摆手,心头却雀跃不已,心想,要的就是您这句话呀。

  等他们走后,院里只剩下自己人,外加村长两口子,沈红衣高兴到差点没扑进李建昆怀里,再来上两记香吻。

  极尽忍耐,才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小脑瓜往他臂膀上贴了贴。

  果然她远不及学长聪明。

  她就没有想到这招,曲线……救娃。

  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

  容不得她不兴奋。

第1078章 枪声

  “喂喂,听得见声音吧(一阵)……

  “各家各户都注意了,下个通知:

  “今早八点,各家说话做主的人,到大队部集合,那些个要进山要下地的人,都把手头事先放放,或者分配一下。

  “有件大事要宣布,很重要!

  “还要和大家商量一下具体的落实方案,咱们靠山屯,那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做主嘛……”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一则大喇叭,吵得屯里鸡飞狗跳。

  李建昆闷头在被窝里,亲切地问候了村长的先人。

  早知道这样,昨晚肯定不能答应他,高低要等到今天白天。

  村长在喇叭里说的大事,不是其他,正是修路。

  耐不住村长的软磨硬泡,昨晚被灌下二两猫尿的李建昆,点头应下了,酒还是他们的……

  原因有三:

  1、无论胡家女人的不育不孕能不能治好,这么做都没坏处。倘若能治好,他们交出壮壮,啥事没有;如果不能治好,按照原计划执行,先给胡家两口子一记泰山压顶。

  2、这个屯实在贫苦,既然过来,也算缘分,修路造福一方,是积阴德的事。

  3、村长那个嘴,像念经似的,高低还要在屯里住一阵子,不答应他,非得被他叨叨死。

  “我说这小老头口才还怪好的嘛,满嘴官腔。”

  “别不拿村长当干部,要说在同一岗位的工龄,全国也找不出几个人比得上这些老村长。”

  陈亚军和金彪也被吵得生无可恋,大喇叭絮絮叨叨几分钟还没个完。

  干脆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裹着被子唠嗑。

  李建昆蓦地想起大伯,思绪飘回到清溪甸。

  掰掰手指一算,三年没回家了。

  心里还是十分想念的。

  那里毕竟是自己的根,抛不掉,也忘不掉。

  再者说,常言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现在不像以前,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有钱,也没什么顾忌了。

  该找个时间回家,兑现一下自己的承诺了。

  犹记得当年考上北大,石头叽、清溪甸,全镇全村的人来替他庆祝,当时他便在心中许下一个誓言:等将来混好,一定要造福家乡,回馈父老乡亲。

  如今火候已到。

  李建昆心里想着,今年,今年必须要回家!

  神也别想阻止他。

  不过,他现在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落空了。

  神确实阻止不了他,但有人行。

  当然,这是后话。

  天色大亮后,屯里人纷纷向村支部集合而去。

  李建昆他们正好补觉。

  沈红衣帮衬村长媳妇儿做好早饭后,过来喊了三次门,也没人搭理她,气得吃了三个大肉包子……

  再说大队部这边屯里人现如今还这么喊。

  事实上,全国的状况都差不多。

  甚至是到了二零二零年代,农村的许多地方,人们仍然称呼村委会为“大队”。

  大队部外面有个夯土坪。

  此时其上乌泱泱一片人头。

  尽管村长只要求各家派一个能做主的人过来,但向来八卦的婆娘,以及爱凑热闹的熊孩子们,又岂会错过这样的盛会呢

  大集体时代谢幕后,这个小屯子很少有这么兴师动众的活动。

  大队部门口,两只长条桌拼凑在一起,还特意铺上一块极具东北特色的棉麻布。

  红底配绿花的那种。

  桌后面挤坐着五个人。

  分别是:会计、妇女主任、村长、主任、民兵队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来来,都安静,带了马扎的坐下来。”

  村长抬手压压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是有个天大的喜讯。”

  底下人顿时议论纷纷。

  猜测到底是什么喜事,值得用“天大”来形容。

  众说纷纭。

  最敢想的事,是今年上交减免了。

  他们却不知道,这事确实会实现,不过要等到十八年后。

  想让他们真安静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村长话是这么说,根本也不指望,继续说道:

  “咱们屯穷啊,这事不怕说出来,事实嘛。

  “为啥这么穷呢?

  “是咱们屯人懒吗?

  “是咱们没刨钱的地方吗?

  “不,都不是。

  “咱们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上山捡柴,老辈传下来的勤劳节俭的精神,一直没丢。咱们村也不缺刨钱的地方,背靠长白山,里面山货应有尽有。

  “有句话不能出去说:要按风水来讲,咱们这还是块宝地哩,屯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祖辈选择在这落户,也是这个缘由。

  “归根结底

  “路难行。

  “我有辆公家补助给买的二八大杠,大伙都看见了,没颠半年,骑起来除了铃铛不响外,哪都响。”

  底下的熊孩子们齐齐笑起来。

  大人们却笑不出来。

  村长这番话,无疑说到他们的痛处。

  屯里距离城关远,积攒到些山货想运出去吧,得用车,板车。

  自行车和像山货贩子那样的一脚踹,不敢想,敢也舍不得,路况差,颠不了多久,舍得也无力购买,太贵。

  耗时费力。

  往往一趟下来,小命都得去半条。

  且真有人因抹黑赶路,连人带车,翻下路坡,给摔死了。

  村长在如此沉闷的气氛下,忽地笑起来,朗声道:

  “今天要宣布的这个天大喜讯就是……

  “就是……”

  咳咳!

首节上一节1163/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