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97节

  比如1M DRAM芯片,现在出厂价1.5美元每片的单价,许多客商都清楚。

  只不过,鲜有客商能拿到这个价格。

  能拿到的都是知名大厂,或国际一级批发商。

  内地即使是邮电这样的大户,当前从国外采购的价格,大约是这样的:

  日美韩的1M DRAM芯片,价格为1.7美元/片。

  台产的是1.6美元/片。

  然而,这只是采购的合同价,加上运输和关税等费用,通常芯片到手后,成本要翻翻,价格会在3美元/片以上。

  一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由于采购量极少,单片芯片的价格甚至可能高达10美元以上。

  台上,随着李建昆从礼宾小姐姐手上接过麦克风后。

  全场也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包括华电的工作人员们。

  现在已知道龙腾Ⅰ出厂价的人,或许不足一手之数。

  都是他们要喊“总”的人。

  唰!

  李建昆用另一只手,掀开礼宾小姐姐捧着的托盘上的红绸布。

  里面是堆叠成金字塔的十块龙腾Ⅰ芯片。

  台下,不少人够长脖子打量。

  其实吧,单从外观上看,龙腾Ⅰ和他们之前采购的芯片,并无区别。

  不过,对于见惯了后世DDR系列内存条的李建昆而言,区别还是挺大的。

  八十年代这种内存条,通体为黑色,带脚针,说是条,更像片。

  工艺要寒酸许多。

  性能和DDR系列内存条没法比。

  当然,价格也便宜许多。

  外行人或许不知道,DRAM芯片都是以微缩制程的方式,来提高存储密度。

  每一次制程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投入。

  到前世二O一O年代以后,当DRAM制程工艺进入20nm之后,制造遭遇瓶颈,主要再这样造下去,成本过高,性能还没多大提升。

  于是,厂商们开始另辟蹊径,研究起“Z”方向的扩展能力。

  也就是,所谓的3D封装技术。

  说白了,不再在二维方向饬,摞起来搞。

  因此,诞生出了性能跨越式提升的DDR系列内存条。

  当然了,价格也是跨越式提升。

  后世一片DDR5内存条,零售价三五百,那都叫便宜。

  李建昆捻起一块龙腾Ⅰ,拿在手上,一边呈给台下众人看的同时,一边说道:“这小小一片芯片,来得并不容易……”

  他说这番话,并不是想做什么铺垫。

  只是想借此机会,对那些在背后为龙腾Ⅰ的诞生,默默耕耘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然而。

  底下的客商们却以为他在铺垫。

  为什么要说来之不易?

  所以想卖贵一些?

  许多眼巴巴指望着这条家门口的进货渠道的客商,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

  这时,李建昆话锋一转道:

  “下面,我宣布,龙腾Ⅰ的出厂价为:

  “0.99美元每片。”

  静。

  全场落针可闻。

  但很快。

  哗啦!

  现场一下子像烧开的水,沸腾了。

  “什么?”

  “0.99美元?”

  “确定吗?”

  “李董,这可是您说的哈!”

  “销售部的人呢?我要下单!”

  底下许多人蹭地一下子站起来。

  即使没站起来的人,多半也是睁大眼睛盯着李建昆的脸,留意着他的表情。

  以为他嘴瓢了。

  0.99美元是什么概念?

  对比大户能从国际市场拿到的日苯芯片的采购价,几乎拦腰一斩!

  而且,要知道,在这里采购,是没有关税的!

  运输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李建昆面带微笑的表情,让客商们明白,他并没有嘴瓢。

  龙腾Ⅰ真的就卖0.99美元每片。

  确认清楚这一点后。

  现场霎时间欢呼一片。

  “李董大气!”

  “华电牛!”

  “不采购你们采购谁的?”

  “嘿嘿,节约老鼻子钱了。”

  “我说真的,销售部的人呢,赶紧给我拿份合同过来,迟了没货怎么办?”

  …

  现场甚至有部分人,此时反而替李建昆担忧起来,担心他会亏惨

  因为怎么看,都是亏本买卖。

  有名应该是董家的报社的女记者,便趴在高台下方,举手询问道:“李董,0.99美元能造出一片龙腾Ⅰ芯片吗?”

  现在不是记者提问时间,李建昆没有回话,只是点了点头。

  亏不亏,他心里自然亮堂。

  为了杀入战局,他现在可以不赚钱。

  但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乐意干的,况且恶意竞争,也并非他所推崇的生意之道。

  除非,逼不得已。

  李建昆算是沉得住气的,做了这么多年的筹备,其实南韩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也就是这几年,只是他们有漂亮国的扶持,目的是为了制约小日子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看看三星半导体,一九八四年建成第一家DRAM储存器工厂,同年64K DRAM芯片便开始批量生产。

  而华电集团呢?

  说这么个事吧:

  华电产业园的晶圆厂里,最早从首都运过来的第三代光刻机,没有投入生产,因为“过期”了,现在都淘汰掉了。

  多年筹备终究不是白忙活。

  如同光刻胶、光掩膜版、晶圆、特种气体等制造芯片需要用到的核心材料,华电集团现在都能自主生产,如果是没有自主生产的材料,那么肯定意味着已在内地找到符合条件的供应商。

  这些年,除了使过不少不可言说的手段,以及自身大力投入研发之外,李建昆还投资和扶持了不少科研单位。

  他不是身兼两个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么?

  确实带来不少便利。

  也就是说,龙腾Ⅰ的生产材料,已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

  而在生产制造这一块,我国又拥有竞争对手地区,无法比拟的人力成本优势

  尽管华电的待遇算高的,但普工每月百来块人民币的薪资,日美韩台地区的人,能答应吗?

  因此,龙腾Ⅰ即使卖到0.99美元每片,只是没赚头,但并没有亏本。

  同类型的芯片,竞争对手的成本,李建昆也了解,在1.2-1.5美元每片之间。

  所以,李建昆也并不藏着掖着地说,他这个定价,确实极狠。

  可是,仁慈的人,并不适合在厮杀如此激烈的赛道中生存。

  国际DRAM市场会如何评价他,他无所谓,又不掉块肉。

  成王败寇。

  只有活下来的,才能书写未来。

第1102章 圆满

  礼堂的空气中,充斥着激动的因子。

  龙腾Ⅰ如此低廉的出厂价,超乎所有客商意料之外。

  做梦都没想到!

  由于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还几乎没有额外的费用产生。

  这样一算下来,这个价格简直跟买白菜一样。

  大家纷纷摩拳擦掌,望向过道里戳着的工作人员,现在最想要的是一份合同。

  毕竟他们不清楚华电的产量。

  要知道,DRAM市场的价格并不稳定,波动频繁,许多时候还会直线上升。

首节上一节1197/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