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353节

  没有略作休整的时间和心思,众人聚集在客厅,会议即刻召开。

  “我就想不通了,明明是我们在谋划,也谋划成功了,一副大好局面,怎么会落到这般境地?!”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不想承认也得承认,我们的计划早就宣告破产,现在不是在讨论赚取多少财富的问题,而是要赔多少钱。”

  “该死的杰克李!”

  “接受现实吧诸位,杰克李此人聪明绝顶,这次我们完全被他算计了,现在骂他也没用,可气的是我们还要寻求与他协商。”

  “斯通,听说你已经和杰克李谈过,他现在是什么态度?”

  斯通是现场唯一没有落座的人,面对问话,面朝询问的人,微微躬身,把跟李建昆会面的经过,细致到每一句话,娓娓道来。

  众人听完,有破口大骂的,也有皱眉沉默的。

  那只贪得无厌的黄皮猴子,恨不得收割走他们最后一分钱。而他不仅算无遗漏,连政治上的事都非常了解,恫吓根本没有用。

  摊上这样一个敌人,怎么办?

  所有人都心急如焚,因为每耽搁一分钟,他们的亏损就会增加,财富就会缩水,在场多半人,已经许久许久没有亏过钱了,财富始终持续增加,陡然遭遇这样的事,不比从他们身上剜肉来得舒坦。

  看见即使是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富有建设性的方案,斯通发言道:“通过跟杰克李的接触,我能看出来,他对航母仍然有兴趣,这也符合我们对他的性格分析,不过那艘空壳子瓦良格号,他似乎真不想要了,至少不会拿来和我们谈条件,我刚才提到过他随口说的一句话,我认为,无心之言才最真实,他想要购买航母,想要购买一艘完整的航母,倘若我们以此为条件,或许还有得谈。”

  众人听闻,纷纷皱眉。

  一艘完整航母的买卖,牵扯太大了。

  他们终究不是上帝。就算是上帝,也要顾忌一下信徒的意愿。

  斯通继续说道:“我是这样想的,瓦良格号上面原本是有些设施的,不过在我方的干涉之下,给拆除了。如果把那些设施重新装上去,就不是一艘空壳子了。乌方原本打算拍卖时,也没想过拆掉那些设备。航母是乌方的,是他们想拍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即使杰克李的国家得到那艘建设度七成的航母,十年之内,不大可能研究出重要成果,我们的航母技术,仍然要领先他们很多年。可是诸位先生,莫斯科的情况却等不了,我们每天都在承受巨额亏损,如果你们同意,我再去找他谈。”

  现场一时再次沉默。

  没有人希望那个国家得到航母。

  然而他们又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甚至可以说,除此之外,他们找不到商谈的筹码,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杰克李那个家伙是能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存在,他自己还缺啥?

  “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于此,或者说不能完全由他掌握主动权,他以为他多了解莫斯科方面?政客总是摇摆不定的,莫斯科方面还得继续施压。”

  “实在不行,也可以利益交换。什么人民的利益至上?狗屎!”

  “只要我们付出的利益,低于会被杰克李继续掠夺走的。”

  “那么就这么办,两头行动。斯通,杰克李那边,你再去谈。”

  斯通望向吩咐的人,迟疑一下问:“敢问阁下,在这之前,国内和军方那边?”

  “你只管做好你的工作。”

  斯通面露敬畏,躬身道:“是。”

第1219章 卡文

  卡文,请假一天。

第1215章 一步两步,是魔鬼的步伐

  黑海。

  名称听起来黯淡无光,实则风景十分迷人。

  沿着海岸线,是郁郁葱葱的翠绿山坡,与深蓝色的海洋相接,狭窄的海岸线上散落着成群的村庄,这里的沙滩呈白色,沙子细如尘埃,车队沿着临海公路驶过,总能看见海滩上有晒日光浴和嬉闹的人们。

  据说在一些欧洲非著名的、人们自发前往,从而只在圈子里被熟知的小海滩上,流行光屁股晒太阳,李建昆独自坐在挂特牌的伏尔加轿车后排,眼神透过车窗玻璃眺望着海岸线,希望能捕捉到,长个见识,耳畔传来喋喋不休的声音。

  “李先生,真没有威胁你的意思,莫斯科方面已经表态,你固然不怕那么多卢布砸在手上,可是如果莫斯科有所动作,比如说发行新货币,不说你手上的卢布价值会贬值吧,你现在的高额收益肯定要打水漂……”

  斯通坐在副驾驶座上,这一趟下来,脖子可够辛苦的。

  李建昆头也不回道:“既然这样,那你还找我协商什么,等着莫斯科有所动作,才更符合你们的利益吧。”

  斯通:“……”

  这不是没把握的事情嘛。

  当然对于杰克李而言也是一样,万一莫斯科有所动作,结果真会如他所言。然而杰克李这家伙熊心豹子胆,他就是敢赌,一点不担心。

  摊上这样一个狠角色,斯通也很无奈。

  李建昆这边的确接到过莫斯科传来的消息,不止一次,美方一再施压,叶某压力山大,他不得不每回开导一番,跟叶某道明利弊,说白了,给叶某充个能,让他继续扛。

  俄方的优势在于,美国人想跟他们来硬的,是没有用的;劣势在于,他们的社会形态在向全面西化改革,又不好把资本社会的扛把子美利坚,得罪个干净。

  李建昆早有预料,这件事最终还是会坐下来谈的。

  但是,扛得越久,利益越大。

  车队开始减速,前方海畔出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建筑设施群。这里就是此行的目的地,黑海造船厂。

  斯通提前做好了安排,车队驶入造船厂后,在一块空地上停下,有一队人马早已等候在这里。

  他们有乌官方的人,也有造船厂的人,还有瓦良格号的设计和施工人员。

  下车后,斯通上前跟他们交谈,李建昆站在车门旁一动不动,包括从后面车辆上下来的富贵,二人的目光被停泊在海边的一艘钢铁巨兽,深深吸引。

  瓦良格号。

  现在的瓦良格号看起来并不神武,如果把它比喻成建筑,像是一个水泥毛坯房,外层连油漆都没有粉刷,这艘航母始建于一九八五年,八八年下水,几年时间下来,带有腐蚀性的海水海风,在它外表上留下了斑斑锈迹,透着一股颓然和暮气。

  李建昆眸子里闪烁着隐藏极好的精光,心里对这艘大船说:我来带你回家了。

  “这位是李先生,想必不用我介绍了……”斯通带着人凑过来。

  简单打过招呼,对这支人马略作了解后,在一个名叫瓦列里的中年男人的带领下,大家开始登船。

  李建昆不动声色打量着这个人,他是瓦良格号的装备总设计师。

  没有人比他对瓦良格号上面要装备的设施,更加了解。而那些设施中,原本已经装备好的,不符合美国人“去军事化”要求的设备,已经全部拆除。

  今天受斯通邀请,李建昆就是为此事而来,在这之前,两人面谈过三次。

  身在这艘海上钢铁基地之中,难免会让人生出一种人类太过渺小的感觉,瓦列里一边带路,不时在“一片废墟”旁停下来,解释说这里原本装备过什么设备,后面被拆除了。

  李建昆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听得极为认真,为了今天之行,这几天他一直在恶补军事和军械知识。

  良久。

  一行人逛到甲板上,也是海上移动平台,舰载机的停泊、起降,都要依靠这方巨大的钢铁平台。

  只是此刻,它只是个平台,啥稀罕玩意也没有。

  李建昆环顾四周,撇撇嘴,用英文说:“也没装备什么好东西啊。”

  瓦列里解释说,毕竟这艘航母的总建设度将将到七成,而重要的设备,通常都是最后装配,比如说火力系统。

  斯通忙不迭接茬,说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说着一一列举,显然也提前做过不少功课,说到某样重器时,不忘大谈特谈,说这玩意儿全世界只有哪几个国家才有。

  他说的没有毛病,但是李建昆的胃口岂是这样就能满足的?一副完全提不起兴趣的模样,干脆摆出纯外行的姿态,主打一个无理取闹,“连个飞机大炮都没有,这些东西很难得到吗?信不信我立马牵个线,和莫斯科方面谈笔军备生意。”

  斯通睁大眼睛道:“那能一样吗?”

  “有啥不一样,不都是飞机大炮?”

  “飞机大炮有的是国家可以生产,但是把飞机大炮搭载到航母上,变成海上移动军事基地……我这么说吧,光是一个‘飞机在航母上起降’的技术,这个世界上九成九的国家都没有。”

  “你别给我扯这些,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之前我说过一句无心之言,你当真了,然后找到我。我记得我当时说的是一艘完整的航母吧。”

  “把这些设备重新装回去,就基本等于一艘完整的航母了。”

  “完整个屁,动力系统都没有,说白了还是个空壳子。没兴趣。”

  最后撂下三个字,李建昆带着富贵和四名退伍特种兵,大步离开。

  斯通急得直跺脚,这还不满意?

  建设度七成的新一代航母,搁全世界,哪个地方你能买到?

  “不是啊,李先生,动力系统是真没办法啊。”斯通赶紧追上去,一边追,一边苦口婆心地解释,“动力系统是航母的核心技术之一,不光是航母,还是大型战舰通用的技术,是绝对的军事机密啊,你也站在我们的角度想一下,我们又不是万能的……”

  李建昆脚步不停,侧头瞥他一眼道:“你们有多大能耐,关我什么事,不是你们提出来的条件吗,这就是一笔生意,现在你们拿出来的东西对我没有吸引力,我不想做这笔生意,有问题吗?”

  斯通:“……”

  这个大鼻子犹裔美国人,差点没哭出来。

  对牛弹琴啊这是。

  “诶?对了,这艘船上原本要装备什么动力系统?”忽地想到什么,李建昆略微顿脚,扫向后方问,“核动力?”

  斯通:“!!!”

  看,看,说他是头牛,没说错吧。

  核动力你都敢惦记?

  瓦良格号的装备总设计师瓦列里,摇摇头,回话道:“瓦良格号的设计,是以蒸汽轮机和蒸汽式锅炉为动力。”

  李建昆勃然大怒,望向斯通呵斥道:“不就是个蒸汽机吗,这你们都要藏着掖着,你们还能给我什么好东西,滚蛋!别跟着,再也别来找我!”

  说罢,拂袖而去。

  斯通欲哭无泪,哀嚎道:“不一样啊,那又不是普通轮船上的蒸汽机……”

  然而李建昆已经领着自己的人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之后,斯通没敢贸然找上门,倒是电话联系过李建昆多次,一个劲跟他解释航母这种大规格军事重器上的设备,与一般船只上完全不同,还说可以约前苏联的知名军事专家,仔细跟他聊聊。

  李建昆呢,已经完全是一副老子没兴趣的态度,斯通逼逼叨叨个不停时,他要不然直接挂电话,要不然呵斥一句“动都动不了的铁疙瘩,老子不要”,然后挂电话。

  美国人两头行动,在莫斯科也没得到实际成果。

  叶某把李建昆教给他的“拖”字决,很好施展出来,不把美国人得罪个干净,一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姿态,然而阻力是摆在明面上的,无论是增发货币,还是发行新货币,人民群众不能答应啊,现在卢布兑美元蹭蹭涨,这么干之后,势必损害人民的利益,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搞出哗变,谁负责?谁能负责?是不是得先做好人民的工作,徐徐图之?

  得要时间啊。

  美国人十分没辙。

  相比较起来,反而是杰克李这个又臭又硬的家伙那边,更好达成目的一些,毕竟杰克李的需求已经摆在这里,只要满足他就行。

  

  是夜。

  基辅市中心的某个机构大楼内,一间小会议室里仍然灯火通明,接到消息的乌方几人等候在这里,伊文斯和瓦良格号的装备总设计师瓦列里,赫然在列。

  噔噔噔!

  未关的房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风尘仆仆的斯通从门外走进来,还未入夏的天气里,额头上密布汗珠,黑眼圈浓厚。

  自从和杰克李一起去过黑海造船厂后,斯通就没睡好过,下午那群资本大佬又召开一场会议,把他喊过去,事情终于有了结果,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乌方的人。

  真的不能再耽搁下去。

  他不愿。

  那些资本大佬也不愿。

  亏得令人心慌。

首节上一节1353/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