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86节

  无须问,此獠花生米吃定。

  李建昆领着这哥们,直接来到小酒馆。

  两趟路下来,二人关系熟络不少。

  此时不到天黑,小酒馆上人还有一阵,上座率三成。

  “姐!”

  李云裳戳在吧台后面,看见弟弟出现,喜笑颜开,她已经从小王那里得知消息,心理阴影一扫而空。

  沈红衣搭眼看李建昆一眼,那模样似乎在说:你可真行!

  十年的禽兽,真被你逮住。

  李建昆呵呵一笑,戳在吧台前,道:“姐,其实老流氓不是我抓的,是这位。”

  他给俩姑娘介绍起唐国耀。

  李云裳听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非得请唐国耀喝酒。拿出最好的红葡萄酒,倒上三杯,身体前倾,趴向吧台。

  唐国耀顶爷们的一个人,硬是被整得老脸通红,这姑娘的身材,属实太好。

  这个姿势,又有点……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挺不拿他当外人的。

  “耀哥,我敬你!”

  “不不不,小耀,小耀。”

  哟!

  李建昆笑了,也不是很耿嘛。

  他想起什么,说道:“姐,耀哥往后在小酒馆上班,负责安保。”

  “那敢情好啊!”

  李云裳正寻思该如何答谢人家,再提酒杯道:“耀哥,欢迎您加入小酒馆。”

  唐国耀双手举杯,跟她碰一下,不知为何,心头十分激动。

  想想才明悟,一辈子没被姑娘这么热情款待过。

  还是个顶美的姑娘。

  李建昆端起酒杯,饶有兴致看看他,又瞅瞅二姐,试探性地问道:“姐,我是这样想的,往后小酒馆打烊时,还是让耀哥送你一腿,安全,我也放心。你看?”

  李云裳想想后,搭眼望向唐国耀,“是不是……太麻烦了?”

  李建昆也看向他。

  “呃…不麻烦不麻烦。”

  “那,先谢谢啦。”

  哎呦喂!

  有点门啊!

  李建昆心想,至少姐姐对唐国耀是有好感的,不仅是感谢。

  该说不说,他过年返京时,老妈交代过任务,没其他,姐姐二十四岁,终身大事该解决一下。

  他寻思茶花大队那边的林老师,唉……说真心的,不够爷们。

  不能作太大指望。

  他不会过于干涉姐姐的感情问题,但是遇到好的人,譬如说像唐国耀这种,人品和身板双硬朗,能带来双重幸福的好小伙,可以些微助力一把。

  如此一来,是不是有点女总裁的男保镖的意思?

  后续如何,权看他二人的造化。

第395章 与姑娘们的南方之旅

  阳光和煦,春风拂面,柳梢绿了,草地渐茵。

  一晃眼,已至烂漫的四月。

  未名湖畔的老林中,成片的花骨朵儿随风摇曳,抖着机灵,隔着老远仿佛都能嗅到芬芳。

  这样的好时光里,湖边朗读、写生和嬉闹的学生,三五成群,热闹异常。

  李建昆戴顶不张扬的解放帽,与沈红衣并肩而行,姑娘怀里抱一本矛盾的散文集《思想印象回忆》。

  这位文学巨匠,于小半月前猝然离世,举国哀悼。燕园里那日哭嚎成片,尤以文学系学子为最。

  当下人们对于文学,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与追求,后世的人很难想象。

  “诶,跟你说个事。”

  “唔?”

  明明是约会,姑娘又走神。侧过脸,一脸呆萌。

  李建昆强忍住给她两坨腮帮子扯出W形的冲动,放缓脚步道:“我要找几个英文口语流利的姑娘,应对外商,大概需要一个礼拜,你想去不?”

  “外商?”

  沈红衣惊讶,买卖都做到这种程度了?

  姑娘眨巴眨巴眼,想着倒是个历练的好机会,“要一个礼拜吗,去哪呀?”

  “羊城。”

  嚯!

  沈红衣吓一大跳,跑这老远?

  李建昆左右一瞅,发现没人注意,眼明手快替她把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捋到耳后,含笑道:“要请假,你这边还得跟家里打招呼,我随。你要不想去,帮我物色几个,有酬劳。”

  沈姑娘俏脸微红,低头瞅着脚尖。

  “多少酬劳?”

  她得打听清楚,才好跟人家说明。

  “一天至少一百吧。”李建昆合计着,到时还得搞点激励政策,激发姑娘们的积极性。

  具体能拿多少,得看个人。

  沈红衣咂舌,所幸也是见识过大钱的人,稍稍能镇定住,“来回的那些个费用报销吗?”

  “费用全是我们的,包括食宿。”

  “……噢。”

  那要传出去,姐妹们还不得上杆子啊?

  既能公费游一遭羊城,又能锻炼交际和口语能力,还能赚大钱。

  “要几人呢?”

  “最少三个吧,多一两个都可以。”

  沈红衣小脑瓜用力一点,“好,我来办。”

  脑子里甚至已经有目标,几个学习刻苦,但家境不太好的姐妹。

  “给你三天时间,礼拜五,你先带她们到四合院。”

  “做啥子?”

  她大概有个川妹子朋友,川渝话都搞出来。

  李建昆弯腰,从湖畔边折下一朵淡黄色的小野花,飞快插在她头上,哈哈笑道:“饬一下,一来她们会更自信,二来不至于被某些家伙狗眼看人低。”

  沈红衣抬起小手摸去,小花正插在头顶,难怪他笑。摸下来捻手上,递给他一个大白眼。

  “晓得了。”

  

  龙牌刀具厂。

  总经理办公室。

  “林总,不行把我撤到车间当工人吧!”

  一个三十来岁,面相周正,梳着一丝不苟三七分的中年帅哥,戳在五屉桌前,情绪激动。

  此人名叫董孟平,家境尚可,能说会道,现任龙刀厂销售科长。

  但眼下,他就是个笑话!

  摆设!

  厂里投产快两个月,产品一出厂房,立马送仓库。他说找门路往外销吧,嘿!不给!

  你敢信?

  那要他这个销售科长做什么?

  他是硬生生,在办公室干坐俩月!

  “孟平啊,别激动嘛,来来,先坐。”林敬民起身,把他拉扯到木艺沙发上坐下,好生安慰。

  仍是老生常谈,让他先别急躁,以后有的是用得着他的地方。

  “林总,这话你都说了上百次,今儿你得给我个准信,什么时候安排活给我!”

  得不到准信,董孟平打算辞职。

  不受这个鸟气!

  这下轮到林敬民难办,他也没谱啊,建昆只是让他不走货,玩命造,鬼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这时,门口走进一人。

  林敬民眼神大亮,救星来了!

  “李顾问,你来得正好,你跟董科长说说,销售这块到底该怎么弄?”

  李建昆手上拿着一份报纸,走到二人跟前,把报纸往木艺茶几上一拍。

  林敬民和董孟平下意识望去,只见摊开的报纸板块上,赫然印着一个醒目标题

  1981年春季广交会将于近日拉开帷幕!

  “广交会?”

  两人齐声惊呼,四只眼珠瞪得滚圆,原来这位一直在打这个主意。

  问题是,如此盛会,是他们一家挂靠厂可以掺和的?

  广交会的参展商历来挑选严格,无一不是国营大厂,人尽皆知。

  林敬民诧异道:“咱们连大门都进不去吧?”

  董孟平咂舌说:“李顾问,你真是好胆哪!从你拿出做西式刀具的方案,我就在猜想是不是要搞出口,但我想不通凭咱们厂,哪去搞外商资源,好嘛,你连广交会的心思都敢打!”

  李建昆扬嘴一笑,“人都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首节上一节386/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