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78节

  任正飞最早知道李建昆的身份,是通过那位院长:一个造电热毯的。

  电热毯才造一年,特区华电公司突然转型,搞起无线电,这是他比较擅长的一个领域,并推出无线电领域的尖端产品汉显BB机,摇身一变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

  这样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令人瞠目结舌。

  不想在今天,任正飞又发现了此人的另一重身份:首都华夏硅谷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们搞出了世界一流技术的我国第一台三代光刻机。

  而此人看起来,不过才二十五岁左右。

  与他相比,任正飞觉得这些年的光阴都是虚度的,心里的那股不甘,也愈发无法遏制。

  “感觉怎么样?”李建昆笑着指向台上的光刻机问。

  “叹为观止。工艺的复杂程度,多学科的完美融合,像我这样的俗人甚至看不出个所以然。”

  “您太谦虚了。”

  “实在水平有限,不过……”任正飞突然挺起胸板,“李总,我留意到特区华电公司在招聘传呼机业务的合作伙伴,我自认在无线电通讯领域的技术还算不错,并且可以招揽来一些退伍的战友,组成团队,不知是否有幸承接贵公司的业务?”

  “你、准备下海?”李建昆睁大眼睛问,心中狂呼:卧槽,时间不对啊,他可不万万不敢扇动这位的人生,万一把华为扇给没了……

  任正飞点点头。

  “你能来参加这样的会议,技术方面我不怀疑,但这不是儿戏,你要考虑清楚。”

  “我考虑的很清楚,现在的工作非我所喜欢,再干下去只是浪费时间。”

  李建昆转念一想,这位醒悟得早点,是不是更有好处?

  “这样吧,还是再仔细想想,我下个月应该在特区,到时你如果主意没变,再来找我。”

  任正飞挠挠头,不知道这位为什么比他还谨慎,不过人家等于已经答应下来,心里十分兴奋,连声表示感谢。

  此时台上的光刻机该看的人都看得差不多,会议进入第三个环节,订货。

  “相关有需求的单位的负责人呢?大家听我讲,世界一流的技术,这么好的生产资料得赶紧配上,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有好的生产设备,才能把品质和技术提上来。”科协的人帮衬着推销。

  “大家请放心,都是自家单位,只要购买我们的设备,我们公司除了保证质量外,后续也会提供终身技术支持,小问题免费,合同里都有写。”陈春仙自然比谁都卖力。

  场面乱哄哄的,仿佛销售的不是光刻机,而是在卖一个铁皮疙瘩。

  不过效果非常不错。

  需要光刻机的都是大单位,五十万一台的售价对于他们而言,也不是不能接受,再者,像这样先进的光刻机,他们平常想买都没有门路。

  考虑到交货周期肯定不短,竟出现了赛跑式订货的场面。

  陈春仙乐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喊来助理,把起早好的合同拿出来。李建昆在台下打量着,陆续签了十几份合同。

  已经相当可观。

  日后的光刻机巨头荷兰阿麦斯公司,平均每年的光刻机销量不过也就百来台。

  李建昆双手环胸,右手摸着下巴,成了?

  不提其他,华夏硅谷公司未来服务好这十几家企业,应该都能活得蛮滋润,通常来讲,一款类似的高科技产品,厂家的生产够用,用得也蛮不错,一般不会再去更换其他品牌,这里面涉及到许多技术层面的事,调整起来并不容易。

  他心头悬着的那块石头,缓缓落下来。

  这样自然最好不过。

第726章 阴谋

  中关村科技大楼。

  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氛围,光刻机大卖的消息自然第一时间传到这里,虽说许多经常出入此地的人,并非华夏硅谷公司的正式员工,但同样感到与有荣焉,而在五楼的光刻机项目部内,欢愉的气氛更加浓烈。

  作为科研人员来说,没什么比研究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更令人兴奋了。

  李建昆的总经理办公室里,陈春仙乐得嘴门无法合拢,戳在红漆桌台旁,手中的一沓订货合同,拍在桌面上啪啪作响。

  “建昆,投资的那五百万,分分钟赚回来了。”

  何为名利双收?这便是。

  陈春仙又怎能不乐呢?

  李建昆的心情也很不错,笑笑道:“别瑟了,你赶紧安排生产交货吧。”

  与这些国营单位做买卖有些不同,他们订货是真的一个子不给,所以货没交到对方手上,是完全拿不到钱的,现在还算不上获利。

  “赶紧也赶紧不了,这玩意儿又没办法批量生产,放心吧,一个月弄出个一台半、两台左右,问题不大,年底之前肯定全部交货完成。”陈春仙畅快地说,“你等着用麻布袋装钱就是。”

  这十几个订单交易完后,不仅投资的钱能够收回,还能大赚一笔。

  而且陈春仙料想,一旦这些订货单位使用上他们的光刻机,生产力全方位提升之后,必定会带动更多单位上门订货。

  别看光刻机的市场很小,但是架不住人无有我,目前能拿出三代光刻机的,全国只有他们一家。

  正儿八经的垄断型生意。

  岂是一“爽”字能形容的?

  两人相视而笑后,李建昆戳戳桌面说:“也别得意忘形,生产交货是一方面,研发不能停歇,目前我们只能达到180nm的工艺,与世界最强还有50nm的差距呢。”

  “瞎操心,”陈春仙大手一挥,信心十足道,“再给我个一年半载,一定追上他们!”

  一年半载么?李建昆心头一乐。

  在他没有掺和光刻机之前,我国八十年代的光刻机事业其实也不弱,处在世界第二梯队,比最强的漂亮国技术落后五年左右,现在他插手进来,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等于说把这个差距缩短了四年。

  真的只剩一步之遥了。

  可喜可贺。

  “走吧,叫上项目部的人,晚上我请客。”李建昆起身挥挥手道。

  “正等着你这句话呢。”陈春仙咧嘴大笑。

  数日后,李建昆正在十三陵陪老母亲游玩时,腰间BB机接连收到三条信息:

  【速来公司!春仙。】

  【出大事了,马上过来!春仙。】

  【快快快!春仙。】

  陈春仙也是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如此急躁,显然突发了某种非同小可的状况,李建昆不敢耽误,只能向老妈告罪临时离开,在景点入口寻到一辆刚拉着一伙外宾停下的皇冠出租车,用外汇发车,直奔中关村。

  中关村科技大楼。

  李建昆下车后一口气跑到陈春仙的办公室,后者手里夹着香烟,在窗边来回踱步,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窗台沿子上有只陶瓷烟灰缸,里面满满的烟头快要溢出来。

  听到脚步声陈春仙猛地回过头。

  李建昆发现他脸上愁云惨淡,双眼浑浊,布满血丝,昨晚有没有睡觉都不知道。

  “怎么了?”

  “我不知道从宏观上讲,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对于我们而言,只怕是一次沉重打击!”

  李建昆诧异,还能是好事?他继续追问。

  陈春仙沉声说道:“日苯和老美来人了,前后脚,说要放开对我们的光刻机技术的禁运,大力推销他们的光刻机,鼓励我们的相关单位采购。他们两家一放开,巴统对我们这方面的禁运,等于土崩瓦解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建昆,全世界都对我们敞开采购光刻机的大门,那咱们的光刻机项目……”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李建昆明白还有发展的必要吗?

  有些豺狼,虽晚必到啊……李建昆心头感慨。他最开始的担忧,并非多余的,反而是后来的沾沾自喜,简直愚不可及!

  这世上没人比泥轰和漂亮国的人,更清楚光刻机的重要性,他们怎么可能对于我们的光刻机技术快要比肩他们,而视若无睹呢?

  恰恰相反,他们绝对会不遗余力地阻止。

  指望豺狼从善,不如盼太阳打西边出来。

  “咱们的光刻机项目,继续干!”

  “怎么干?”陈春仙红着眼睛道,“从早上到现在,我已经接到四通电话,全是向我们订购了光刻机的单位,打来取消订……”

  叮铃铃

  办公桌上的座机响起,陈春仙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去,抓起话筒:“喂?哪位?”

  他说这几个字时,声音是颤抖的。

  “哦哦,记得记得,董同志,干嘛要退订单呢,我们的光刻机不比进口的差多少,而且价钱还便宜,又不需要外汇……”

  “陈教授,实在对不住,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是厂里的意思,怎么说呢,两个原因:第一,其实我们厂也不是那么迫切地需要光刻机,订货会那天抢着订,是想着机会难得,现在不订,以后订了还不知道多久能到货,但现在情况不是不同了么,想买随时有。

  “第二,如果要买,厂里的意思还是买进口货,人家毕竟底子硬,技术更成熟,这一点咱们没办法否认,这点外汇我们厂倒也挤得出来。”

  要说这位董同志算是个热心人,话说得很明白,陈春仙身体摇摇欲坠,默然挂掉电话。

  “又一个。”他望向李建昆,声音发苦说。“你怎么一点不难过?”

  难过?不存在的。

  愤怒倒是真的。

  李建昆问:“日苯和老美的人还在?”

  “肯定的,刚来没多久,我是昨晚才得到的消息,上面多个部门在接触、招待,他们毕竟带着善意而来。”

  善意?

  此举比直接对我们技术禁运要还坏!

  李建昆从裤兜里摸出华子,抛给陈春仙一根,自己点燃一根,踱步到窗台旁,静静抽着。

  历史证明,这其中的阴谋上面没有看穿,或者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善良,秉承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性,总愿意去相信他人,直到被伤得遍体鳞伤……

  他无疑是历史长河中逆流而回的、对于此事最清醒的人,并且现在发生的状况还与他息息相关,他意识到自己应该、也有责任去做点什么。

  想到这里,他看看老陈,又想起五楼光刻机项目部里的研究人员们,他们就是他的责任。

  “老陈,你觉得日苯和老美早不放开禁运,晚不放开禁运,偏偏在这个时候放开,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李建昆脑子里已经有个计划,不过需要借助陈春仙很有影响力的名头,所以先得让他明白其中猫腻。

  “利益驱使呗,我们都发展起来了,还禁个屁啊,正好放开来赚赚钱。”

  李建昆心想:恐怕九成九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你刚才不是生出‘再研发光刻机没有必要’的心思吗?假如我们不研发了,沿着这个假设再往下想想,未来世界的光刻机领域会是怎样的格局?”

  “不还是一样嘛,日美掌握最顶尖的技术。”

  “你确定一样,那我们呢?”

  陈春仙怔了怔。

  李建昆自问自答道:“我们的光刻机技术会停滞不前,而他们始终在发展,此消彼长……如果某天他们重启禁运呢?”

  “嘶!”陈春仙终究不是笨人,有些回过味儿了。

  “老陈啊,这是场妥妥的阴谋,你是明白光刻机的重要性的,它是芯片的孵化器,整个行业的基底,锁死我们的光刻机技术,未来我们在电子科技领域将永远无法企及这些发达国家,而计算机的时代即将来临,未来又注定是一个电子化社会……”

  陈春仙额头见汗,表情骇然。

  李建昆适时说:“我准备揭露这场阴谋,要借用一下的名头。”

  “拿去拿去。”陈春仙忙道,他着实受到惊吓,万万没想看有人会如此处心积虑地算计一个国家。

首节上一节678/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