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27节

  并非做作。

  脸上同时还带着难以掩饰的敬畏。

  大老板虽然半年没露面,但他的传奇在港城从没有消失过。

  现在的他和半年前的他,又大不同了。

  当时他在港城实际上只有一家大公司华强太古集团。

  昆兰投资公司只有凶名,事实上没有固定资产。

  昆竹集团不能算他的,他和黄茵竹股份一样,且黄茵竹还是董事局主席。

  如今。

  华电集团港城的华电公司,已经更名。

  泰山不动产。

  伽马传媒。

  粒子银团。

  多出四家大型集团公司。

  每一家集团公司旗下,都有一堆子公司。

  不是集团公司的高层,捋都捋不清。

  其实吧,有句话不好对外讲,李建昆自己都有点捋不清了,尽管收购这些公司,都是来自于他的批复,但太多了……

  半年没在港城,缺乏接触和记忆点。

  公司顶楼的行政会议室里,空调已提前一个小时开好。

  上午九点半,通知过来开会的相关人员,在椭圆形红木会议桌旁落座整齐。

  李建昆踩着点走进房间。

  今天这场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要捋清楚,自己名下现在有多少家公司、几家新公司的体量到了什么规模、布局是否完成。

  唰!

  全体起立,行注目礼。

第875章 半年抄底的收获

  李建昆感觉自己这个老板,多少是有些不称职的。

  眼下会议室里的人,都是各公司的核心高层,然而,有一部分他还不认识,或者说,完全没印象……

  他向左下手投去感激的目光,没有艾菲妹妹,他在港城这边的事业得瘫痪。

  显然这半年来,各公司都有新人进入管理层,李建昆让他们逐一做过介绍后,竭尽全力去记住。

  要是还记不住。

  也不能怨他。

  摊子铺大了,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像一些跨国集团,全球职工几十万,核心高管打底也有几百号,老板哪能个个都记清。

  也算寒暄过后,会议正式开始,李建昆打算一家一家公司来捋:

  “先从泰山不动产开始吧。”

  在他九点钟方向的会议桌旁,坐在一起的几个人精神为之一振,眼神交流后,居中一位四十来岁、气质很好的微胖女人,站起身来。

  “坐下说吧。”

  “谢谢董事长。”

  女人名叫晏若虹,和柳婧妍是同行。

  也是卖高端住宅出身,后面做到地产销售公司总经理,再然后似乎厌倦了地产销售行业,自己创建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在业界口碑颇好。

  原本自儿的买卖做得风生水起,只是没撑住前两年经济大环境的不好。

  她是自己投的简历,后被艾菲赏识,提拔。

  “秉承董事长给我们定下的宗旨,泰山不动产只做商业地产的生意,这半年来,以收购和管理英资集团抛售的物业为主……”

  晏若虹正襟危坐,用作汇报的口吻说:

  “现在,泰山不动产旗下,共有八幢大厦,原本是九幢,其中一幢过给了皇甫静雯理事长那边,用以创办昆仑商会……

  “除开这幢不谈,其中最矮的一幢十六层,最高一幢五十七层。

  “三幢位于维多利亚港畔,三幢在中环,两幢在九龙。

  “另有商业综合体六座,中环一座,湾仔一座,铜锣湾两座,九龙两座。

  “还有独立商超三座,九龙两座,铜锣湾一座。

  “公司创建有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因我本人有这方面的人脉和资源,运营上线还算较快,目前公司旗下的所有物业,都已安排我们的人员入驻管理。

  “公司做过统计,单是现有的这些物业加起来,按照当前行情,每年收租,可为公司盈利4.6亿港币……”

  沙沙沙……

  艾菲奋笔疾书,做笔记。

  替李建昆做。

  接着,晏若虹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物业。

  李建昆一边听,一边想,难怪人家说他买下了港城,这些个物业全都是九龙半岛和港岛两侧、靠近维多利亚港的高端物业。

  也就是说,在港城最繁华的核心区域内。

  这类物业本身数量就有限。

  不逮到机会想收购都收不到。

  港城目前,应该没有比他更大的包租公了……

  “伽马传媒。”

  随着李建昆的吩咐,会议桌右手边的几人立马打起精神,伽马传媒作汇报的人,名叫彭宇,三十五六岁的样子。

  没有中年男人发福的迹象。

  一个霸道总裁式的帅气大叔。

  彭宇是新闻记者出身,二十六岁成为港城的时尚杂志“流行前线”的总编辑。

  据说媳妇儿是个当红明星,具体是谁李建昆就不知道了。

  “有件事,董事长您或许还不知道。”

  彭宇看了眼艾菲,会议开始之前,他问过艾副总裁,后者表示还没有告知给董事长。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给董事长一个惊喜。

  董事长曾对伽马传媒的发展,提出过三点期许:电台、纸媒、电视台,全面开花。

  电台和纸媒还好说。

  电视台……彭宇当时都没敢想。

  众所周知,港城迄今为止,只发出过三张地面电视台的执照,一家佳艺电视台还在一九七八年倒闭,表面上的原因是经营不善。

  圈内流传的原因是:

  当时佳艺确实因不计成本拍摄精品剧,陷入债务危机,不过那可是佳艺啊,拍出过《神雕侠侣》、《碧血剑》、《雪山飞狐》、仅仅营业三年,拍了五六十部电视剧的佳艺。

  怎么可能缺投资人?

  华资格外积极,而港英政府并不想让华资入主电视台。

  现今,这个领域是TVB和亚视,二分天下的格局。

  TVB的创始人之一,祁德尊,是一个鹰国人;另一创始人利孝和,是港城著名的利希慎家族成员,旧时的四大家族之一。

  前者八一年去世,后者八零去世,所以……

  TVB现在邵一夫说的算。

  亚洲电视,原名丽的电视,母公司为鹰国“丽的呼声”公司。

  “哦?什么?”李建昆问。

  “我们伽马传媒,拿下了亚视百分之三十八的股权,现在是第二大股东。”彭宇回道。

  “!!!”

  李建昆惊讶看向下首的艾菲,后者微微一笑。

  她确实想给哥哥个惊喜。

  李建昆也的确被惊喜到,他咧嘴问:“怎么拿到的?”

  “其实、不是我们主动的,是邱家知道我们有意,邀请我们入股的。”彭宇道。

  “远东集团邱家?”

  李建昆确认道,他对亚视背后的股权结构,并不是那么了解。

  只知道,八十年代后,港城电视界的格局有所改变,一九八二年,远东集团的邱得根注资,收购了亚视百分之五十的股权。

  艾菲看出他所想,解释道:“远东集团的邱先生,去年收购了亚视其他的股份,全权控股亚视。

  “至于他花这么大的力气拿下亚视,为什么又愿意出让股权给我们,我也不明白缘故。”

  这得面基一下啊……李建昆心想。

  无论什么缘故,邱得根都给足了他面子和里子。

  话说,远东集团后来好像摊上了一件事,失去对亚视的掌控,亚视随后落到林百星的手上……

  比起成为亚视的第二大股东,伽马传媒收购的一家电台,和几家纸媒,也就不值一提了。

  李建昆心想,现在去亚视,保证还能见到张国容,他是亚视的签约歌手。

  找个时间是得去转转……

  电视台啊,港城两大电视台之一!

  想想就得劲。

  “粒子银团。”

  这家公司全名叫作“粒子银行管理发展集团”。

  作汇报的人是过去华强太古银行的总经理,名叫裴成学,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矍男人。

  现在银行业已从华强太古集团剥离出去,但是华强太古银行仍然存在。

  裴成学现任粒子银团执行总裁。

首节上一节827/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