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他是个罕见的奇才。”
“可没有人能够一直是对的。”
“他做大生意的,瞧不起小买卖很正常,但他未必懂小买卖。”
“经销商们订货这么积极,说明什么?大家都看好《Oh!PC》。这么多业内人士的眼光,还不及他这个外行?”
“他过份骄傲了。不过也能理解,年轻嘛,呵……”
隔日,孙震义待在公司,除了安排工作,让职员们继续策划活动,或跑市场外,耐着性子等到黄昏时分。
一天没怎么好好吃饭、却没有丝毫饥饿感,神情亢奋的他,坐在简易办公室里的原木色桌台旁,开始挨个给经销商们致电:
“秋山君,您好,问一下,《Oh!PC》今天销售得怎么样?”
“哎,不太理想啊,翻的人多,买的少,只卖出两本。”
“啊?”
孙震义脸上的笑容僵住。
…
“星野君,准备下班了吧,辛苦了,我想问一下,《Oh!PC》今天销售情况如何?”
“您快别提了,只卖出一本……”
“什么?!”
孙震义嘴角抽搐。
…
“雪奈女士,您好您好,工作一天您受累了,我想问问,杂志在您那边今天销售得怎么样?”
“哎呀,震义君,这玩意儿一点都不好卖啊,根本无人问津,一整天连一本都没卖出去。我可拿了一千本货呢,摆满一个货架,看来得撤掉了……诶?掉线了吗,震义君,你在听我说话吗?”
孙震义额头见汗,脸色惨白。
……
……
李建昆打量着满脸倦容、眸子里布满血丝,好像一个月没睡觉的孙震义。
遂对老孙说:“给他来杯咖啡,提提神。”
很快,老孙喊来一名职员小姐姐,送来两杯咖啡。
孙震义接过后面的那杯后,说了声谢谢。
他没有喝咖啡,把套杯轻缓地放在玻璃茶几上,抬头望向李建昆:
“李先生,这笔钱算我欠您的,无论如何我都会还给您,请您给我一点时间。”
李建昆上下审视着他:“你好像很不甘心的样子。”
孙震义:“我犯了两个错误。”
“哦?”
“第一,我没有找准我的客户群体,杂志设计、尤其是封面,缺乏吸引力;
“第二,我忽略了普通民众对计算机、几乎为零的了解程度,杂志里面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深奥了。”
李建昆顺着他的话问:
“所以如果还有机会,你打算怎么做?”
孙震义诧异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继而,浑浊的眸子里掠起一抹精光,说话的音量明显提高几分,速度也加快了:
“我准备再创办一份杂志,定位好我的客户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把杂志的内容简单化,至少在初期,做到真正的科普。
“并且,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创想。”
孙震义越说越兴奋,他本来想用“无与伦比”来形容,丝毫不在意把创意泄露给李建昆。
人家不可能抢他的点子。
这种级别的大佬,根本不屑于做这种小生意。
李建昆随意抬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孙震义两眼泛着光:
“我准备打造一种新时尚,不仅要让年轻人接纳我的杂志,还要让他们以看我的杂志、来标榜一种新兴人类的身份。
“对于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年轻群体来说,这种新时尚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这份杂志,必定畅销!”
李建昆又追问几句,了解清楚他的大致创意后,毫不留情的一盆冷水泼过去:
“你还是会失败。”
孙震义:“??”
他不信!
他自认,已经吸取到这一块儿的所有失败经验。
脑子里的这份杂志,他无论从哪个角度设想,都没有不受到市场追捧的可能。
李建昆露出玩味的笑容:“我期待你下次一副更惨的模样出现在我面前,区区百来万美金,这比赚到这些钱,更让我愉快。
“来,继续。”
甭管孙震义心里想怎么骂他,但是脸上振奋不已:“好!这回,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他把失望二字,加了重音。
李建昆:“呵呵。”
……
……
同月,孙震义创办的另一本杂志,《Oh!MZ》问世。
“MZ”在这个年代,还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概念。
在后世的日韩,会成为一个通俗用语。
他们通常把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四年出生的人群,称作“M世代”。
把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四年出生的人群,称作“Z世代”。
MZ人群的特点是,从小便生活在充斥数码产品的环境中,能娴熟地使用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机动装置等。
这就是孙震义想要打造的新时尚。
于是,《Oh!MZ》这本杂志,从整体设计上都偏向年轻化,同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科普性的计算机知识,也包含一些电子数码相关的信息。
这份杂志除了产品不同,营销方面,孙震义采取了相同的操作。
《Oh!MZ》很快出现在日苯不少书刊商品,以及电子产品专卖店内。
销量……感人。
第一天,全东京共卖出一千一百一十二册。
第二天,八百七十四册。
第三天,五百二十二册。
第四天,两百……
月底,经销商们大量退货,两份杂志一起退,退货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
软银现在租赁的办公地,只是一个老破小写字楼的三楼、占地不超过两百平方的空间,根本没有地方再放下这么多杂志。
现在,站在一家废品回收站的操作间门口,望着一本本崭新的杂志投入巨大的机器,被锋利的刀刃组粉碎成纸片,孙震义滴血的不是心,而是他的灵魂。
他再次失败了。
做过充分思考的、自认为完美绝伦的创意,又一次惨败。
被李先生一语中的。
为什么?
……
……
李建昆看着眼前仿佛丢了魂儿样的孙震义。
知道只是随意一嘴“会失败”,还不足以让这个犟货心服口服。
孙震义今天过来,主要目的,肯定也是寻求一个答案。
李建昆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不紧不慢地说:
“第一本《Oh!PC》杂志的失利,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也意识到问题。
“第二本《Oh!MZ》杂志……我只能说,你异想天开了。
“诚然,你的概念不错,想法很好,如果实现了的话。
“问题是,仅仅通过一本全新的杂志,试图去教化一个年轻群体,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建昆自顾自点上一根七星烟,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白雾:
“纵观社会,无论什么时尚、风尚的形成,都离不开两种特性:
“1、偶然性。比如喇叭裤,这种脱胎于水手工作服的裤子,没有人曾想到,它会受到后世年轻人的热捧。
“2、强力造势。一种时尚,确实能被造就,但如果没有偶然性掺杂其中,就需要海量的投入,这或许包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以及漫长的时间。”
李建昆顿了顿,望向孙震义问:
“所谓的奢侈品牌,是怎么来的?”
孙震义睁大眼睛,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
他嘴角露出惨笑,他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失败的原因,人家不假思索地张口便道出来了。
差距太大了。
尽管是同龄人,但是他和这位李先生,无论是从智慧还是商业眼光上讲,犹如萤火之于皓月。
是他太弱吗?
不,他还在大学期间,便挣到两百万美金,并创立了一家公司,回到日苯后兑给了合伙人,又入账两百万美金。
几乎人人都夸他是个商业天才。
只是,对方太强了!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屡战屡胜,但是这位李先生,仿佛从不会失败。
不似人类……
孙震义红着脸说:“这两次创业失败的钱,加上那二十亿日元,都是我欠您的,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