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65节

  “嗯。”

  “……”

  王晴醋溜溜道:“那你们还奋斗个屁啊。”

  “话不能这么说,首先,咱们国产的骄傲,四代光刻机问世多时,配套材料跟不上,就无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其次,生产CMP抛光材料的原材料,我们也是一片空白,得先搞出这些。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王晴小小郁闷一下后,忽地想起什么,轻轻给了自己一耳刮子:

  “李总还真不是信口开河哩。

  “华电集团真牛,你们的秘密武器也是港城搞来的?”

  苏亚男:“没说啊,有人问过,领导没答。

  “哦对了,领导还说,这种CMP抛光材料,公司不会使用,只作为技术参考,用以学习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王晴细细品味一会儿这番话后,不禁啧啧两声。

  “咋了?”

  “亚男,你也就搞搞科研,把你扔到谍战剧中,你活不过两集。”

  苏亚男:“……”

  王晴神秘叨叨说:“这里面有大秘密!”

  “啥大秘密?”

  “不可说,也不可猜,不然我担心我小命。”

  “有这么夸张吗?”

  “哼,现实肯定比我想象的还疯狂。”

  王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那个人,现在就算主动找我处对象,我都……不敢。

  “咱们和他,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和他的伙伴们的手段、本事。

  “相当、相当恐怖!”

  ps:。

第952章 难难难

  弥漫着一股淡雅香气的办公室里。

  林兰瑛示意李建昆喝茶。

  她孙女刚泡的,泡完便离开房间。

  李建昆一直有意让这姑娘入职,作为林先生的私人助理,不过后者坚决不同意,即便姑娘常年待在华电产业园,伺候在她左右。

  有件事不能说。

  李建昆悄默默地,将替这姑娘物色一个如意郎君,作为死任务,下发给了好几个人。

  顶好的姑娘,所有时间和心思都放在奶奶身上,却忽视了自己的人生。

  李建昆早看出来,林先生对此有些自责和担忧。

  “很香。”

  “去年秋天采摘的菊花和桂花,晾晒保存起来,加入今春的新茶,都是小珍那孩子弄的。”

  “有这样的孙女真是福气。”

  林兰瑛嘴角微扬,不置可否,想起什么,岔开话题说:

  “你的本事,比我想象的还大。”

  “您过奖。”

  “不,我没有半分奉承之意。”

  林兰瑛带着唏嘘说:“那些东西,看似只是一沓纸,但背后所承载的……大话我不说,说点现实的:往往意味着一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艰苦奋斗。”

  她凝视着李建昆:

  “你不打算和我说说,是怎么来的吗,既然你让我做了这个研究院副院长,顶上暂时又没其他人。”

  她说完补充一句:

  “早前我向林总,要过华电集团的资料。”

  李建昆放下搪瓷缸,不假思索道:

  “日苯。”

  林兰瑛并不意外,她早有揣测,像CMP抛光材料这种技术,除了日美外,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谁有。

  这也是她,没说重话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赞同这种行为。

  她仍然凝视着李建昆。

  “您老放心,不是偷也不是抢的。

  “我通过一些办法,在日苯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

  “主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的这几样技术。”

  林兰瑛浑浊的眸子里有股忧虑:“可是,这仍然不合规。”

  李建昆问:“合什么规?”

  林兰瑛微微一怔。

  “合他日美技术封锁的规,合巴统的规?

  “我们凭什么要去遵守他们的规定?”

  林兰瑛表情颇为古怪,这才意识到,她和眼前的后生,根本不是一类人。

  她和大部分人一样,可以用“循规蹈矩”四字来形容。

  但这个后生,他是叛逆的,是俗世的条条框框难以束缚的。

  而且他确实有这个本事。

  “我会和有道德的、守规矩的人,讲规矩。

  “至于他们,我认为没有必要。

  “我凭本事获得的东西,理论上讲,我爱用就用。

  “当然,我也考虑到咱们现在势弱,有些事一旦暴露,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没有用现成的想法,主要是拿来作为学习资料,和用以打基础。”

  林兰瑛思忖着说:

  “这件事,我还是希望你……低调地反映到上面。

  “你懂我意思吧。

  “要不然我来也行。”

  李建昆知道这是林先生在为他着想:“不用,我自己办。”

  林兰瑛忽然用长辈看晚辈的眼神盯着他,柔声说:

  “小李啊,你对咱们来说,肯定是个好小伙子。

  “我为祖国下一代有你这样的青年,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但你们在他们眼中,肯定坏到极致。

  “也、不能太不怕事。

  “凡事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李建昆心头暖流涌过:“嗯。”

  林兰瑛笑笑后,再次岔开话题:

  “半导体材料发展计划,虽然初步落实下去,但想要搞成芯片事业,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啊。”

  李建昆点点头:“我正在一个一个地解决。

  “清华半导体专业的一行老师和学生,现在在火车上,明天凌晨到羊城。”

  “嗯?”

  林兰瑛略感诧异,这件事她还不知道:“他们过来是?”

  “我想至少在EDA上,和他们达成战略合作。

  “目前国内能培养芯片设计人才的,只有他们。

  “以往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据我了解,都出国深造了,然后……很难回来。

  “倒也不怪这些学生。咱们在芯片设计事业上,一片空白,根本无法给他们提供机会和舞台。

  “怪可惜的。”

  林兰瑛会心一笑,自嘲道:“我们的想法,还赶不上的行动。”

  李建昆讪笑摆手:“本来想给您老一个惊喜。您看您,非要问……”

  “怪我喽?”

  老少二人相视而望,齐齐笑起来。

  半晌后,李建昆收敛笑容说:“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

  “尽管作为863计划该项目的负责人,但对于他们,其实也没办法强硬合作,比如一个学生,他坚持要出国深造,理由是学成更高的本事。

  “我能怎么办?

  “干瞪眼而已。”

  林兰瑛下意识颔首,然后问:“你的计划是?”

  “您常喊的‘丁小子’,现在也在路上,领着一帮人,带着一些物资。”

  “从港城过来?”

  得到李建昆肯定的答复后,林兰瑛大抵上明白了他的计划。

  再次示意李建昆喝茶后,林兰瑛自己也端起大茶缸子小抿一口,然后仿佛自言自语:

  “EDA,华电在港城有一个设计中心。

  “半导体材料发展计划,初步布局完成。

  “想干成芯片事业,还有一个大难题需要解决。”

  李建昆答道:“设备。”

首节上一节965/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