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73节

  李建昆将她拽上车:“走吧,去龙华住,我们再开间房应该没问题。”

  两个小时后,李建昆便无比懊悔这个决定。

  毕竟和钟灵许久未见,长夜漫漫,瞅着时间尚早,李建昆说过去串个门,唠会儿磕啥的。

  唠是唠了。

  晚上十点多,李建昆说完晚安,准备回去时。

  一缕带着肥皂清香的风从背后袭来,同时一股柔软贴上他后背,两只小手揽住他的腰。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好像不知道该怎么爱了。

  “这些年身边走走过过的男人也有不少,但我总不情愿接受,不想把第一次给他们。

  “让我再坏一次好吗?

  “要了我吧。”

  李建昆大惊失色,掰开她的手,正准备转身严肃地和她说清楚……比如今天那个抱抱,只是朋友之间的安慰时。

  下巴陡然一垮。

  只见钟灵右手伸到脑后,将绳带轻轻一拉。

  唰!

  绸缎面料的紫色长裙,从娇嫩的皮肤上瞬间滑落……

  必须得承认,那一刻,李建昆看呆了。

  钟灵毕竟是他喜欢的类型。

  “不不、不能这样钟灵,你知道的,我有对象,再说你也”

  “我注定嫁不了我爱的人,无所谓了。我不奢求什么,我的第一次本该属于你。”

  钟灵娇羞如花,上前一步凑过来。

  李建昆一下跳开三米远,连连摆手:“别别别,没有什么本该,你是你,不属于任何人,行啦,就这样吧,你早点休息。”

  说罢,逃也似地夺门而出。

  最后一丝门缝里,传出钟灵的哭泣:

  “李建昆,我恨你!”

第957章厂

  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房间。

  李建昆眼皮抖动几下,遂抬起一只手,遮挡住橘红色的光线,缓缓睁开眼睛。

  几乎意识刚一回归,他便续想起、昨晚折腾得他半宿没睡着的那个问题:

  会不会适得其反?

  钟灵的那句“我恨你”,仍然回荡在耳边。

  越想越不安。

  李建昆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下来,麻利洗漱完,套上衣服,走出房间。

  来到廊道里。

  却见昨晚钟灵入住的那间客房,房门大开,一只木扫把柄从里面伸出半截,不停晃动。

  李建昆还以为刚才眼睛出了毛病,再次看向手腕。

  没错,七点刚过。

  “阿姨,这房间里的人呢?”他踱步走过去。

  “哦,你说那个漂亮姑娘啊,早走了,有一阵儿喽。”

  李建昆暗叹口气,本想找钟灵再正儿八经地谈谈。

  现在看来,她并不想再见他。

  不辞而别……

  戳在廊道里也不知发呆多久,直到金彪走出房门,发现他,过来摇晃几下,才把他摇醒。

  “走了?”

  金彪瞅瞅阿姨打扫好后,正敞气通风的那间客房。

  李建昆点点头,没有说话的心情,转身向自己的客房走去。

  “别多想,钟姑娘好着哩,过几天就消气了。”

  李建昆斜睨过去:“你知道个屁,这次怕是好不了啦。”

  “雾草!你到底把人家姑娘怎么了?”

  李建昆:“……”

  两人不知道的是,李建昆的客房对面的房门后面,有只大眼珠子,透过猫眼瞅了一早上。

  事实上,昨晚也瞅了半宿。

  这会儿偷偷窃笑。

  ……

  ……

  铁西区。

  距离市中心不远,交通便利。

  黑色伏尔加缓缓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二面是密密麻麻紧挨着的厂区,都有些年月,透着一股历史的斑驳和厚重。

  见李建昆左顾右盼,很有兴趣的样子。

  陈亚军将车开得东扭西歪,像是车辆失控似的。

  路上的车流实在不多,与这么多工厂,形成强烈的反差感。

  铁西区在计划经济时代,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也曾无比辉煌过,但在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弊端已明显显现。

  李建昆此刻想的是:

  不知道103精密锻造厂的状况如何。

  对于他此行的目的而言。

  状况越差,倒越有利。

  “喏,喏,这里这里!”

  金彪指向窗外。

  吱

  也不知他俩哪搞的这辆伏尔加。

  表皮看着还挺新,实际上里面全是老古董。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陈亚军抡着方向盘右拐,靠近一扇合拢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门。

  旁边的门岗亭内,有手摇蒲扇、穿着白色两根筋的大爷走出来。

  “哪方面的?”

  “特区的合资企业。”

  像是什么接头暗号……

  “哦?”

  大爷诧异,接过李建昆隔着车窗递出去的介绍信,拉远到肚皮上瞅起来。

  是的,介绍信。

  尤其是到这类老单位来,人家不认人,只认这玩意儿。

  信没问题,大爷却有几个问题。

  李建昆还不能不当回事。

  这年头,机关单位看门的大爷,多半是在本单位工作一辈子的老同志。觉得自己仍能干点事,不愿待在家白拿退休工资,爱厂如家……

  不吹不黑。

  “你们特区企业,大老远跑我们厂来干嘛?”

  “谈点业务。”

  “你们?”

  看见大爷憋着一股笑,李建昆问:“不行吗?”

  “我说小伙子,对不住,这千里迢迢的,恐怕要害你们白跑一趟,我们厂啊,不可能和你们做业务。”

  “为啥?”

  大爷将蒲扇举过头顶。

  李建昆下意识昂头望去,只看见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上方,有个锈迹斑斑的拱形门头,上面焊着“103精密锻造厂”几个掉漆严重的红色大字。

  大爷骄傲道:“甭看这门头有点旧,那也是面金字招牌”

  “明明是红字。”陈亚军从驾驶室探过头来。

  大爷瞪他一眼,懒得鸟他,望着李建昆继续说:

  “们外地人不熟悉,可以去打听下,103工厂出品,那代表着什么。”

  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一句话做一次动作:

  “五五年,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在大连造船厂下水,有相当一部分精密零部件,我们厂造的。

  “五六年,我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在沈阳诞生,我们厂是零部件的供应主力。

  “五八年,造大型军舰,我们厂……”

  李建昆几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该说不说,那确实牛批。

  吴主任虽然拽,但诚不欺我。

  “和我们厂合作的那都是什么单位?”

  大爷突然压低声音:“好多名字都不好提。

  “你们可以自个儿去想。

  “撇开这些不谈,许多方面涉及到秘密。

  “所以你们一家合资企业,想和我们做业务,没戏的。”

首节上一节973/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