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5开始做导演 第74节

  上面,已经有很多人正在问他了。

  “明月,你看没看《大明王朝1566》?怎么评价?”

  “当年兄,《大明》播,何评之?”

  笔名是当年明月的石月回到,

  “单独看前两集,这部戏可以说是权谋的极致了,陈保国老师演的嘉靖就坐在那个帷幕后面,不发一言,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着他转。

  嘉靖是个绝顶聪明的皇帝,驭臣于股掌之间。但是他不是个好皇帝,他的一切,都用在了帝王心术上,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无论是大礼议事件为了父亲争取名分,还是大兴土木享受生活,又或者修道炼丹寻求长生,再或者厂卫控制朝堂稳固权力,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他是王朝堕落的根由。

  他不是无为而治,他是万稳万当,不如一默。做对了是他的,做错了下面有的是人背锅。”

  然后他又回到“如果不出意外,这部戏本身就是内阁两大派系和宦官派系的生死大战,在后面的争权夺利和各方反应,你或许能从其中看出你的领导的影子。”

  他其实猜到了大概。

  只有这样,这部戏才不落窠臼。否则就还是落了下乘。

  …………

  辽宁,沈阳。

  名字为魏里军的银行职员正在电脑前面奋笔疾书,他正在网上写一部名为《回到明朝当王爷》的网络小说。

  其实他去年还是个小扑街。

  这是网络写手经常互相称呼的东西。

  之前他花费了多半年的事件,写了一部武侠同人和一部都市小说,效果都不算很好。

  而对明朝历史的喜爱,让他生出了写一部历史小说的想法。

  于是,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他写了一本新书。

  并且在其中编出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女主角,叫做韩幼娘。

  到现在,这本书已经上架三个多月了,他每个月的稿酬,比他银行的工资高太多倍了。

  所以他有了辞职的想法,但是又舍不得带编制的工作。

  而且他认为自己仍旧需要学习,需要进步。

  所以这部被关凌说是电视剧最高峰的明朝电视剧,自然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而且这本书的原著,他还看到过。

  不顾一众读者的嗷嗷待哺,笔名为月关的魏里军在电视前面安安稳稳的看了一集。

  “诶呀,平常我的领导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他想起了刘和平在原著里面说过的那句话,

  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让内阁说去,让司礼监说去,让他们揣摩着朕的意愿去实施。

  自己的领导不就是这种人嘛?他拉来了一个客户,规则不允许,他让自己看着办,自己是办还是不办?办了出问题怎么办?不办行长办我怎么办?

  魏立军气不打一处来,他决定明天就去辞职。

  他已经摸透了读者的脾性,只要给读者爽感,读者就会真的花钱养自己。这种才是有尊严的工作。

  于是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就是八千字。在起点发布了最新一章:0182,请君相送。

  …………

  由于这一世对于《大明王朝》的宣传要比前世猛烈的多。

  其实蹲在电视前面等着看这部戏的人也要比前世多得多,奥斯卡得主关凌的宣传,而且还是故意捧高的宣传,让这部戏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压力。

  所以前两集很多人都在盯着看。

  赵台长、副台长、电视剧总监,各种员工,也都期待着这部戏的结果如何,毕竟他们是和凌云传媒,签了所谓的对赌协议的。

  他们是不加班的,所以这个时候都是在家中自己看。

  赵台长和他的老婆在一起,正在吃饭。

  赵台长不苟言笑,但是话挺多的,平时在台里面他的话比较少,在家里就变了模样。

  “老婆,《大明王朝》开播了。我们换下台。”

  要不是提前说好了,赵台长是不敢打扰老婆换台的,平时他们在家里面也是看地方台,什么超级男生女生的,大家都爱看。

  “来,看看吧,我也瞧瞧到底是什么电视剧,能有夸得这么好。”他老婆还不服气。

  第一集周云逸在午门被质问。

  老婆开口了:“信不信,一会儿就会来人说刀下留人。”

  几分钟都没到,老婆就被打脸了,因为画面中的人物被打死了。

  “看着吧,这部戏后面肯定是要为了这个人报仇。”老婆还不服气,她看过的电视剧多了,都是这么个套路。

  诶,还真不是,周云逸的死就像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没有人为之痛哭,也没有人为之眨一下眉头。

  这个人,就是为了体现皇权至上,和引出各方派系的一个小喽。

  老婆有点生气了,“老赵,这部戏关凌是不是说是测智商的?我智商是不是不怎么好?”

  赵台长哪敢搭话,犹豫了下,也不直面回答:“这戏真厉害,这几个反转我都没猜到。”

  这下子老婆才安安稳稳过去看戏,网上说的什么测智商的,纯属胡扯。

  再往下,赵台长和他老婆都皱起了眉头。

  摔锅汇演?

  你喷我,我喷你。

  你为啥不给票拟?

  你是不是挪用了战船?

  外面唇枪舌剑,精舍内云淡风轻。

  嘉靖帝阖目凝思,大家吵了起来,裕王忙着喊太医,前面掐架的大臣们可不能有事儿。

  反正严阁老和徐阁老没事儿。

  然后就聊清楚了,原来战船挪用是为了给皇帝修宫殿和运丝绸。完美!皇帝听着也开心。

  小阁老逻辑清晰:“你们算账,还敢往皇上头上算?”

  吓得清流派一下子不敢大声讲话了。但是逻辑输了,气势不能输。咋办?撒泼打滚,耍无赖。变换话题。你说我是奸臣,我说你娶了九房姨太太。

  周云逸为什么死终于清楚了,原来是清流派给漏了信息,周云逸是故意上门来送死的,就为了骂醒皇帝。

  但谁在乎呢?

  嘉靖终于睁眼了,一切与我无关,老子在乎的只有修道。

  “我觉得这部戏有点黑暗。”老婆开口了,“一条人命,在这戏里面感觉无足轻重。”

  赵台长没说话。

  他感觉这个摔锅大会和平时他们看到的其他地方的开会也有点像。其实从古至今开会都差不多的,不就是摔锅吗?

  第二集更他妈吓人,皇帝为了搞钱,和严党搞了个新政策,叫改稻为桑,实际上就是为了土地兼并。搞钱搞钱搞钱!

  张知良不惜断水、踏苗毁田,逼迫百姓改稻为桑。

  而桑农齐大柱为首的百姓,缺粮还断水,被毁了田地,怒从心头起,围住了总督衙门。

  这关凌,怎么感觉在说什么?

  但是好像的确是明朝的事儿啊,这戏有点厉害啊。

  因此赵台长有点慌了,慌得不是这部电视的收视率,而是他觉得这么播下去,可能有点映射的嫌疑。

  无为而治有点难了啊。

  尤其是这部戏宣传的还那么火,大家平时娱乐娱乐观众也就罢了,你怎么还主动给话题讨论啊?

  哪个管理层不是这样才能管理下属的?

  你是不是没事找事?

  虽说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但是你别真干啊,赵台长有点紧张,因为他觉得这部戏要火了。

  又想想,算了,这部戏说的是明朝,关我什么事儿?

  央视刚刚借助这部戏的广告,赚了两个亿呢,尾款还没付,这部戏热度越高,对广告费用加成就越大。

  第二天,台里面。

  “《大明王朝》收视率多少啊,出没出来?”

  “你们昨天看没看这戏,这戏节奏虽然慢,但是看明白了,是真爽啊。”

  “我昨天看了,没看懂,我感觉我智商没问题啊,他们不就是在那瞎白活吗,但是晚上我看了解析,我天啊,每句话都有深意的吗?我准备今天再看一遍。”

  台里面的职员都在互相讨论。

  “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夜夸赞这部戏了,说是很期待后面的剧集。”

  网上,一众专业人士也在疯狂发表评论,一些历史学教授,明朝的专家,都在讨论这部戏在讲什么。

  有人说这部戏是想说朱厚是大明崩溃的根源,有人说这部戏是在告诉你,人要明明白白的死。

  国库缺钱所以改稻为桑,所以你家发大水,所以你家该死人。

  皇帝是个聪明的坏蛋。

  最后还要一切都在奸臣的头上。

  皇帝不是说了吗?云在青天水在瓶,云也罢,水也罢,都是忠臣。他是老大,他说了算。

  “收视率出来了,第一集收视率9.32%,第二集收视率11.23%。”没一会儿,收视率报表送过来了。

  “多少?”

  “平均下来破了10%!”

  央视的职员惊呆了,台长也惊呆了,所有人看到这个收视率的人都傻眼了。

  赵台长凝眉思索,这个时候,如果给一个假的收视率,这个版权捏在手里面三年,他们感觉能多赚五个亿。

  但为人这么正直,市占率在这里,这是不用考虑的东西!

  凌云传媒,赌赢了!

  ……

  刘和平得知消息的时候,人都在震惊。

  “关导他给的办法真厉害,前期的宣传和后面的解析,让这部戏的热度居高不下,门户网站上面到处都是新闻。”

  张黎急的不行,“我马上给关导打电话。”

  ……

  中影,韩三品也看了这部戏,这家伙苦笑不已,

首节上一节74/7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