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冲突让众人感到困惑。按照网上的说法,三十年前的宜山上是不该有这座道观的。然而,这张照片却确凿地显示,三十年前道观就已经存在。
黄邈也显得疑惑不解:“我刚才看到新闻上宜山的画面时,就觉得奇怪。这道观的位置建立得不对劲,而这道观的大门正是朝着东北方,分明是在开鬼门。道观的建立通常非常讲究,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看来,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黄邈沉吟道。
冯宝宝的声音突然响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局长,我查到了,宜山以前竟然是一片乱葬岗。”
众人闻言,立刻围拢到冯宝宝身边,看着她展示出的黑白老照片和相关资料。照片虽然模糊,但足以说明问题。
黄邈目光深邃,思绪飞转:“乱葬岗……后来又出现了道观……这其中的时间差和关联,让人不得不怀疑啊。”
老烟鬼冷不防地冒出一句:“局长,您说这道观,会不会是故意开在鬼门上的?”
黄邈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如果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迅速指示张灵玉放大老照片,仔细研究起来。片刻后,他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如果宜山真的是乱葬岗,那这道观不仅开在鬼门上,还紧邻阴气源。这里的地理环境,树高林密,背阳朝阴,阴气必然聚集不散。长此以往,必生邪祟。修建道观如此讲究,怎么会连续犯这种错误?还有这地势,道观建得低矮,更是加剧了阴气的聚集。这里阳气不足,阴气更盛,一连犯了几煞,其中必有蹊跷!”
队员们听得目瞪口呆,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纠纷,没想到竟然牵扯出多年前的秘密。
张灵玉试探着问:“局长,您之前说过,至阴则阳,这道观莫非也遵循这个原理?”
黄邈点点头:“我猜测,当时建立道观的人,可能是想用它来镇压什么东西。而现在的青云观,应该是在原有道观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胖子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跑回电脑前查询。不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兴奋地说:“局长,您猜对了!青云观最初被改成景点,就是因为它内部架构古老,还放置了不少有年头的物件。清风道长两袖清风,不可能拥有这些东西,肯定是在原有道观的基础上修建的!”
黄邈深吸一口气,对张灵玉说:“虽然不知道镇压的是什么,但你得赶紧给泰市市政府打电话,告诉他们道观下面镇压着东西,千万不能拆。否则,一旦放出未知的东西,必将引发大祸。具体情况,等我们查明再说!”
张灵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点头,迅速拿起电话,通过内部网络找到了泰市市政府的电话并拨打过去。
……
在泰市政府秘书办公室内,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张秘书立刻跑过来接听。
“喂,你好,泰市市政府……”他话音未落,电话里便传来了张灵玉急促的声音:“给我转市长办公室!”
张秘书一愣,随即小心翼翼地问:“请问,您是哪位?”
“核心局!”张灵玉的回答让张秘书一头雾水。
他转头看向走进来的另一位秘书李秘书,捂住话筒问道:“李秘书,你知道核心局是什么部门吗?”
李秘书翻了翻手中的文件,说:“刚收到的通知,核心局是省级部门,但不清楚具体职责。”
张秘书一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省级部门可不敢得罪,他赶紧示意李秘书询问市长。
李秘书立刻打电话给杨晓市长,将情况汇报给他。
杨晓市长也感到意外,但他很快决定让秘书处把电话接进来。毕竟对方是省级部门,自己必须配合。
很快,杨晓的电话里传来了张灵玉的声音:“杨市长,我是核心局调查员张灵玉。我们局长让我联系您,就是要告诉您一声,宜山青云观不能拆除!”
杨晓虽然不悦,但表面上仍然保持平静:“昊调查员,宜山青云观是泰市内部开发问题,核心局为何突然要插手此事?”
听到杨晓的反应,张灵玉急切地说:“市长,我们并不关心你们的内部开发,但我们局长明确指出,那座道观下埋藏着某些东西,绝对不能拆除。一旦释放,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殃及方圆百里!”
张灵玉的语气中充满了紧迫,因为他深知此事的重大。然而,杨晓的反应依旧平淡,显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既然是核心局的要求,市政府自会配合。不过,有些程序需要走,我们会尽快处理。”杨晓不紧不慢地回应。
随着杨晓的话音落下,电话那头传来了挂断的声音。杨晓看了一眼话筒,随后放回原位,一脸无奈。
副市长秦世恒在一旁疑惑地问:“市长,核心局为何突然打来电话?”
杨晓摇了摇头,显然对核心局的话并未太在意:“他们说青云观不能拆,下面压着东西,听得让人一头雾水。”
秦世恒也觉得莫名其妙:“宜山项目是我们市政府和吴盛集团的合作项目,与核心局有何干系?他们竟敢来指手画脚?”
杨晓沉默片刻后说:“不可忽视,核心局现在是省级部门,我们作为市政府,必须配合他们的工作。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办吧。”
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笑道:“但我们也有我们的流程,他们突然通知,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秦世恒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市长,我马上去处理。只是我不明白,核心局为何突然插手青云观的事?他们说的道观下面压着东西,到底是什么?”
杨晓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这种事你也信?他们从没来过泰市,又怎会知道这些?虽然不知道他们有何目的,但不必太在意。我们按程序办事。”
第374章 开鬼门,震惊全网!
秦世恒心领神会地点头:“严格按程序走,至少得三天。这事交给我吧。”
说完,秦世恒离开了杨晓的办公室。杨晓稳坐如山,望着窗外,显然未将核心局的警告放在心上。
他对核心局并无好感,之所以给面子,也只是因为对方是省级部门。这种阳奉阴违的态度,也反映了其他城市市长对核心局的态度。
虽然核心局已升级为省级部门,但若不能服众,仍难以在各城市中顺利开展工作。
……
与此同时,张灵玉看着挂断电话的黄邈,有些担忧地问:“局长,就这么挂了,泰市政府会不会有意见?”
黄邈叹了口气:“你以为不挂电话,他们就没意见了?泰市市长的态度你没听出来吗?他根本没把我们的警告当回事。不过,现在我们是省级部门,他们应该会照办,但结果如何,就难说了……”
“局长,您是说他们会敷衍了事?”胖子惊讶地问。
黄邈直截了当地点头:“没错,但这与我们无关。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他们若不听,我们也无可奈何。青云观若不拆便罢,若真拆了,恐怕会酿成大祸!”
……
接下来,秦世恒表面上非常认真地处理核心局交待的事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并不着急。正如杨晓所说,他要一步一步按程序走。
要与吴盛集团联系停止拆迁,市政府本可直接联系,但按程序,必须先由市政府的专人联系旅游开发部门,再由旅游开发部门联系吴盛集团,最后才能通知到负责宜山项目的部门。
即便联系到了,也不能直接禁止拆除计划,而要通过谈判,双方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整套流程走完,至少需要三天,甚至一个星期。因此,自核心局打电话后过了一天,流程才进行到联系旅游开发部门。
事情进展得非常正规,流程一丝不苟,但正因如此冗长,导致命令传达缓慢。而早在张灵玉打电话之前,拆迁施工队就已驻扎在青云观外。
按照原定时间,他们只需再等几个小时,便会开始动工拆除青云观。为防止清风道人阻挠,吴盛集团甚至专人将清风道士接走,与他谈判。
清风道士一心向道,对吴盛集团的大额赔偿不为所动,只要求保留青云观并将其归还。吴盛集团自然不同意,见谈判无果,便找理由拖延清风道长,以便拆迁顺利进行。
下午五点,青云观外已聚集众多记者。这是泰市的大事,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自然需要一个结果来收场。
吴盛集团花大价钱在网上做公关,各媒体也倾向于吴盛集团的报道。不知为何,原本晴朗的天空随着天色暗淡也阴沉了下来。
但这并未影响媒体的热情,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小时后的拆迁正式开始。
此时,青云观外,吴盛集团青云观项目负责部部长沈启天正穿着西装,戴着安全帽,为即将进行的拆迁做准备。
他手里拿着一份图纸,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两旁停着大型器械和一群严阵以待的工人。
沈启天身边只跟着部门部分人,其余人都在安抚清风道长。距离拆迁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时,走正规程序的市政府方面才正式将消息传达到吴盛集团。
得知政府要停止拆除的消息后,吴盛集团赶紧告知负责部门。但此时负责人正在现场,部员们只能紧急联系沈启天。
然而,现场的大型器械已启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掩盖了手机铃声。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候多时的大型器械纷纷开始行动。
“哗啦……”一声巨响,一辆推土机直接推倒了青云观的后墙,房顶随之塌陷。紧接着,两辆挖掘机伸出巨大的机械臂,将房顶全部扒塌。
掀起的尘埃让人窒息,沈启天一边皱眉一边往外走。此时他才听到手机铃声,拿出来一看,发现有好几个未接来电。
带着疑惑,沈启天给打电话的部员回拨了过去。“部长,政府方面传来消息,说停止拆除青云观!”电话一接通,里面便传来了部员急促的声音。
这顿时让沈启天火冒三丈:“早干什么去了?现在都已经动工了,想起来说了?就说已经晚了,房子都塌了一半了,怎么可能停下来?之前那么长时间没消息,现在动工了想起来了,故意的吧?”
沈启天本是出于一时气愤说的话,却未料到竟一语成谶。
消息迅速传到了杨晓的耳朵里,然而,杨晓的脸上并未显露出任何情绪波动。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似乎早有预料,并不感到惊讶。
他已经竭尽全力配合核心局的指令,每一步流程都严谨执行,但时间太过紧迫,他实在无计可施。
毕竟,市政府已经与吴盛集团就这项工程达成了合作。
若真要追究起来,他也有理由辩解,因为走程序确实需要时间,而核心局的通知来得太过仓促。
这样一来,他既不会得罪任何一方,结果也未曾改变。
同时,也不会影响政府重点项目的推进,即宜山区域的开发工作。
此刻,杨晓仍在思考这件事,却浑然不知施工现场已经出现了异常情况。
大型机械正在将青云观全部推倒,并将建筑垃圾运走。
接下来,工人们需要手动挖掘,再借助机械将地基全部清理掉,以确保未来的开发不会遇到麻烦。
工程浩大且有序地进行着,几乎无人注意到,天空正逐渐变得阴沉。现在明明才七点多,按常理这个时间天色应该只是微暗。
然而,此刻的宜山上空却已完全暗淡下来。
乌云密布,阵阵寒风袭来,有些工人衣着单薄,甚至忍不住打起了寒颤。
“这天气真是见鬼了……”
工人们虽然抱怨了几句,但并未放在心上,依然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卖力地挖掘着这片土地。
“铛……”
就在这时,一个工人突然发现手中的锄头传回的触感有些异常。
他们干这行已经大半辈子了,完全能够通过触感来判断情况。
“停一下,大家都停一下!”
工人连忙叫停了其他人,再次用手中的锄头试探了一下。
这次的触感依然不对劲,工人立刻说道:
“这下面好像埋着什么东西……”
此话一出,立刻吸引了众多记者的注意。
他们纷纷扛起摄像设备,凑上前来,将镜头对准了土坑。
沈启天闻讯赶来,好奇地问道:
“怎么回事?怎么都停下来了?”
刚才发现异常的工人赶紧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答道:
“领导,这下面好像埋着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沈启天疑惑地走上前来,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异样,于是直接下令道:
“别耽误了正事,不管什么东西,先挖出来再说!”
在闪光灯的闪烁中,工人们再次开始了挖掘。
“找到了,别挖了!”
很快,又一个工人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他将锄头嵌进土里,用力往上一翘。
“咔!”
只传来一声脆响,但工人紧接着发现,根本敲不动埋在土里的东西。
“大家来帮一把!”
几个工人迅速上前,合力喊着口号,用力往下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