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重生黄仙,开局讨封冯宝宝 第541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府方面很清楚终究会有一天没有人再去追究此事而这也正是市府想要达到的效果。

  此时杨逍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第一次觉得这间办公室对自己如此重要。他看着窗外刺眼的阳光第一次没有拉下窗帘来遮挡。无论对他还是对整个泰市来说阳光的出现都意味着一切都过去了这是希望的曙光。

  现在整个城市已经迎来了新生而他杨逍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杨逍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了电话。他亲自致电吴盛集团的高层只说了一句话:“宜山项目出现重大事故根据合同市府方面有权宣告作废。从现在开始吴盛集团与宜山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一听这话吴盛集团的高层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杨领导您再好好想想这项目市府投了这么多钱要是作废了岂不都打了水漂?没有吴盛集团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承接这个项目他们没有这个实力的。而且我们能给出的一定是最低价杨领导您一定要三思啊。”

  然而杨逍却依然坚定地说:“我已经说过了吴盛集团不再负责宜山项目。相关手续我会派人前去与贵方办理。而且鉴于你们强拆道观等行为,市府已经进行表态了,会例行对你们公司进行调查。还有谁说除了你们吴盛集团没有人能够接下这个项目?”

  说到这里杨逍心中暗自补充了一句:“我们还有九门风水局……”

  挂断电话后,杨逍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心中充满了感慨。此时,副领导秦永松走进了办公室,看到杨逍还在,心中顿时安定下来。

  “你总算回来了,这几天的事情真是让我忙得不可开交。”秦永松边说边将一叠文件放在杨逍面前,“这些文件都需要你逐一审阅并签字。”

  杨逍点了点头,却并未立即投入工作,而是感慨地看着秦永松说:“老秦,这几天的经历就像一场梦。我一直在移山现场,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秦永松虽然知道泰市这两天发生了不少怪事,但一直不清楚真相。听到杨逍的话,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领导,移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军方不是说在进行军事演习吗?”

  杨逍简要地讲述了这几天的经历,秦永松听后露出了不出所料的表情。“领导,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他有些难以置信地问。

  杨逍无奈地笑了笑:“我也觉得难以置信,但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确实如此。”

  秦永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片刻沉默后,他坦言道:“看来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我们一直以为自己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但经过这件事,才明白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

  杨逍赞同地点点头:“没错。我们要记住这个教训。”

  秦永松认真记录下杨逍的话,并点头表示明白。接着,杨逍似乎想起了什么,对秦永松说:“你去把城建办的负责人找来,我们需要调整城建方案。留出几块地方修建城隍庙和土地庙。”

  秦永松有些惊讶:“领导,之前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拆除那些城隍庙和土地庙,现在又要重建?”

  杨逍这个决定着实让秦永松有些不解。

  忙了这么大半天,好不容易才把城隍庙和土地庙的事情解决掉,怎么现在又要重新提上日程。

  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不过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嘴上秦永松却并没有说出来。

  毕竟这点情商他还是有的。

  否则也不会做到这个位置。

  杨逍坚定地点点头:“这是黄局的意思。一个城市没有城隍庙和土地庙,就像家里没安大门。我们必须建设这些庙宇,先让城建办留出地方,再请黄局指导选址。”

  秦永松虽然还有些恍惚,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市的风波逐渐平息。在市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消息被全面封锁。外界虽然听到了一些传言,但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对市府和市民来说并非坏事,泰市的形象并未受损,反而因此提升了不少正面话题。

  市府在封锁不利消息的同时,也积极发布其他消息以转移群众注意力。其中一份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不可控因素,市府决定终止与吴盛集团对宜山的开发合作。为更好发展泰市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市府将邀请连云市三灵桥及盘蛇通道的主建方全权负责宜山景区开发项目。”

  这份通知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这位神秘的主建方到底是谁,对即将建成的地标性建筑充满期待。尽管往日里那些知情者并未现身解答疑惑,但大家依然对泰市的地标建筑充满信心与好奇。

  这份通知的高关注度甚至让它登上了新闻。在病房里休养的队员们也看到了这条新闻,纷纷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报道。他们虽然还在养伤,但看到泰市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阳光透过窗户洒满病房,为这洁净无瑕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胖子正悠闲地剥着橘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送,还自称这辈子都没享受过这样的清福。每天只需躺在床上,就有杨逍派人送来新鲜水果和补品,市府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让胖子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昊邪则靠在窗边,享受着微风轻拂和隐约的花香,悠闲地看着电视。马小玲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忘保持精致,双手未受伤的她正对着镜子补妆。王野则像是个永远睡不醒的人,每天睡眠时间远超常人,即便醒着也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此刻正蒙头大睡,成了病房里唯一对新闻毫不在意的人。

  老烟鬼和清风道长因年龄相仿,这几天的住院经历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两人聊起各自的过往经历,相见恨晚。老烟鬼年轻时经历过不少奇遇,而清风道长则游历四方,见识广博。他们聊得投机,若不是身上有伤,恐怕都要结拜为兄弟了。不过,对老烟鬼来说,最难受的就是病房全面禁烟。他只能叼着断成两半的旱烟杆,时不时地放在嘴里吸一口过过瘾,时刻琢磨着怎么偷偷弄支烟来。

  尽管如此,这样的生活对众人来说还是难得的宁静。在病房里,他们感受到了岁月静好,或许只有经历过黑暗时刻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光明的珍贵。

  相比之下,黄邈和王也就没那么轻松了。回到九门风水局后,他们一直忙碌着,几乎没时间交流。黄邈忙着整理移山建设的规划图,又匆匆赶往总部施工现场。王也则埋头出题,为队员们的公务员考试规划文武两大项目,文考理论知识,武则根据个人发展方向定制考试项目。他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考试内容的规划中。

  此时,黄邈已抵达工地,只见工人们顶着烈日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却无人偷懒。几个大功率电风扇在不远处呼呼作响,为工人们带来一丝凉意。黄邈在人群中找到了汪思齐,他正戴着安全帽,手持方案图,仔细比对施工进程,还不时用尺子检验数据,确保误差最小。

  看到黄邈,汪思齐惊喜地迎了上来:“黄局,您怎么来了?”黄邈笑着回应:“来看看你,工作还顺利吗?”汪思齐自信地点点头:“放心吧,黄局,我不会让您失望的。照这个进度,很快就能看到八面菱形大楼的雏形了。”

  随后,汪思齐领着黄邈来到工地办公室。办公室内闷热且弥漫着汗臭味,汪思齐连忙打开窗户,开启电扇,让屋子稍微清凉些。他请黄邈坐下,急匆匆地去拿相关资料。黄邈对这个年轻人越发欣赏,不仅在建筑上有造诣,更重要的是心性稳重、办事老练,让人挑不出毛病。

  不一会儿,汪思齐抱着一摞资料回来,逐一展示给黄邈看。黄邈审阅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把控数据很严格,我放心了。这段时间事情多,我可能不常来,有问题你可以直接与连云集团协商,或者找连云市府城建办的刘主任帮忙。辛苦你了,我手头的事情结束后会来帮你。”

  汪思齐认真地点点头,对黄邈的平易近人感到感动。对他而言,黄邈就是伯乐,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决心全力以赴,给黄邈一个完美的答复。

  在亲自检查了总部大楼的施工进度后,黄邈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毕竟,这项目关乎连云市的整体布局,容不得半点马虎。若非泰市突发紧急事件,他绝不会轻易将此事交托他人。好在有汪思齐这样的人才坐镇,让他能稍微安心些。

  离开施工现场后,黄邈马不停蹄地返回九门风水局,整理好相关资料,准备即刻前往泰市市府。此时,泰市市府的城建办公室主任张华已带领几名骨干成员,在办公室内静候他的到来。同时在场的,还有杨逍领导。

  在黄邈抵达之前,杨逍反复强调,所有行动必须严格按照黄局的指示进行。张华深知领导对这位黄局的重视与尊敬,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连连点头,承诺定会遵从黄局的安排,毕竟这是来自省里的领导,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城建办主任能够随意指使的。

  随着一辆连云市府轿车缓缓停在市府大楼外,杨逍与副领导秦永松亲自迎出门外。这市府大楼内的其他部员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想要一睹这位大人物的风采。

  黄邈步入大楼,两位领导热情相迎。这一幕让许多不明真相的部员感到困惑不解。

  “这人是谁呀?看起来这么年轻,怎么两位领导如此重视?”

  “是啊,难道是哪个高官的子弟?”

  “别瞎猜,这是九门风水局的局长。”

  部员们议论纷纷,对于九门风水局这个部门,他们知之甚少,只知道这是个神秘且重要的部门,但具体职责却不得而知。

第406章 生人回避,亡灵畅行,三更天

  “黄局,你可算是来了。我们这边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就等您去会议室开会了。”杨逍与黄邈热情握手,笑容满面地说道。秦永松也赶紧上前打招呼,对黄邈的年轻感到惊讶。

  黄邈对两位领导态度客气,毕竟他们的部下都在附近,众多公务员都在注视着这一幕。他深知此时不能不给两位领导面子,于是微笑着回应:“二位领导,我们边走边聊吧。”

  听到黄邈的话,杨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之前一直在担心这位黄局的性格难以捉摸,现在看来,黄邈不仅给了他应有的面子,还让他心生佩服与感激。这位年轻的局长,无论是手段还是为人处世,都让杨逍感到钦佩。

  在众人注视下,三人走进会议室。此时,城建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已经起身迎接。杨逍热情地为黄邈介绍:“黄局,这位是城建办公室主任张华,那位是副主任潘卓然。”张华也没想到传说中的黄局如此年轻,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常态,主动向黄邈行礼问好。

  “大家都坐吧,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下移山开发方案。”黄邈一落座便直奔主题,没有丝毫废话。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这位省里来的领导发话。

  “这次来,主要是为了确定移山开发方案。按照你们原先的计划,我做了一些调整。宜山的开发仍然以旅游区为主,这是目前泰市最需要的项目。现在由政府出资单独完成这个项目,我们必须严格把控所有采购物资和相关花费。毕竟这是自己的钱,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有多重要。”黄邈的话语简洁明了,没有半点官场套话。

  张华等人一时之间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眼前这位真的是局长吗?他不仅毫无官架子,说话风格也如此直接。相比之下,以前那些领导处理同样的事情,往往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才能表达清楚。这让张华等人对黄邈的好感大增,他们更愿意与这种务实、不玩虚招的人打交道。

  “黄局,我想代他们询问一下,宜山上那些古朴的建筑群是不是都计划要拆除?如果是这样,我好让他们赶紧行动起来,在施工启动前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全都清理掉。”杨逍的话说得相当含蓄,但黄邈心里明白,他提到的古朴建筑其实就是指鬼市。

  然而,黄邈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这让杨逍颇感意外。黄邈沉思片刻,对杨逍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那些古朴建筑不用拆除。我的新方案里已经包含了这些建筑的存在。”

  “什么?”杨逍闻言大吃一惊,几乎要跳起来。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盯着黄邈,认真地问道:“黄局,那些可是鬼市啊!就那样留着,真的不会出问题吗?景区建成后,游客们不会因为觉得晦气而不敢来吗?”

  刘华等人一脸疑惑地看着杨逍,显然他们完全不明白杨逍在说什么。什么鬼市?什么古朴建筑?他们一头雾水。

  没等刘华找到机会询问,黄邈已经给了杨逍一个明确的答复:“杨领导,你大可放心。我设计的宜山景区概念图是这样的……”说着,他熟练地按下了一旁显示屏的遥控器。

  工作人员赶紧上前,将黄邈带来的U盘插入主机。很快,黄邈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气势恢宏、灯火璀璨的概念图。

  看到这张概念图,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谁也没想到黄邈的构思竟然如此宏大。在这张概念图中,宜山已经焕然一新,完全看不出现在的荒凉模样。整个景区规模庞大,气势非凡,建筑风格庄重而大方,整齐却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作为城建办公室主任的张华,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他一眼就看出,黄邈的意图是将宜山打造成具有唐朝风格的不夜城。众人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这个方案比他们之前见过的所有方案都要壮观得多。

  宜山上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却十分严谨,极具唐朝特色。硕大、出檐深远的建筑,使得整个景区极具观赏性。很难想象这样一份概念图竟然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手。彩画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朱白两色勾勒出了一个再现的唐朝。

  “别急着发表意见,还有下一张……”黄邈的声音传来,让众人更加好奇。随着他再次按下遥控器,很快另一张图片出现了。

  然而,张华很快发现了奇怪之处。这张图片与上一张的建筑完全一致,只是背景从白天换成了晚上。在这个背景下,整个宜山灯火通明,气势更加磅礴。但唯独有一点让人不解街道两旁竟然挂满了白色的灯笼,看上去颇有几分诡异。

  杨逍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问道:“黄局,这份概念图我觉得非常棒!不愧是九门风水局出手,就是比其他概念图要好得多。只是为什么晚上的时候,街道两旁都是白色灯笼?这样游客晚上来,不会觉得很阴森吗?”

  听了这话,黄邈意味深长地看了杨逍一眼,然后笑着说道:“我可从没说过,这份概念图是给人看的。”黄邈这句突如其来的话,让在座的人都觉得后颈处一阵阴风吹过。这话实在太诡异了!难道他打造宜山,根本就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给鬼看的不成?

  “黄局,这样的建筑风格,晚上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大唐不夜城的感觉啊!按照这样的风格建成之后,宜山晚上应该才是收益最好的时候吧?”张华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黄邈却毫不在意地说道:“我要建的并不是大唐不夜城,只是借鉴了大唐的建筑风格,恰好与那些鬼市的古老建筑相契合。这个项目建成后,只对外开放白天的时间。晚上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连保安都不行。这将成为泰市的地标性建筑,也会为你们吸引来大量游客。白天你们如何经营我不管,我只有一个要求:晚上必须在子时之前结束。”

  黄邈的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感到困惑不解。毕竟对于旅游景区来说,难道不是应该追求收益最大化吗?大多数大型景区都分为白天场和夜场,尤其是这种能够让人仿佛一步迈入大唐的景区风格,晚上花灯亮起时,不是应该更能将收益最大化吗?十点前就必须结束,这样一来,八点就得关门,剩下两个小时用来清理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而且十点后连保安都不能进入景区,这不仅是对经济的巨大损失,也是对安全的一大隐患。这不是有害无益吗?

  面对杨逍小心翼翼的询问,黄邈稍微停顿了几秒,然后开口说道:“好吧,既然是合作,那么你们也有必要了解我的用意。我之所以设定这样的规定,并不是在为难大家。而是因为这个景区并不仅仅是对人开放的。”说着,他调回了第一张图片,“白天的时候,这个景区你们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我没有任何要求。但是到了晚上十点之后,这里就不再对人开放。如果此时还有人留在景区内,那可就真的会出问题了。”

  黄邈的这番话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他们觉得黄邈的话很奇怪,什么叫不对人开放?但由于之前杨逍多次叮嘱过,张华等人虽然心中惊愕,却不敢贸然询问。他们只能不断地看向杨逍,希望他能够替他们问出这个问题。

  好在杨逍接收到了几人的眼神信号。在沉默片刻之后,他斟酌着词句向黄邈问道:“黄局,你所说的‘不对人开放’是什么意思?难道到了晚上,这地方就不再是景区了吗?”本来杨逍这么说是想开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却没想到黄邈听后竟然点了点头:“没错,宜山景区白天是任人游览的在世大唐风景区,但到了晚上,这里就是整个江省的鬼市所在。白灯笼亮起,是为了给鬼魂指引道路。在与鬼王的战斗中,鬼市被融入了宜山之中,这意味着很多孤魂野鬼没有了归宿和交易之地。长此以往,必定会引发混乱,所以我要为他们重建鬼市。因此,到了晚上子时到来之际,景区正门关闭,鬼门开启。生人回避,亡灵畅行……”

  黄邈的一席话,让会议室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沉寂,众人皆默然无语。

  杨逍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黄邈对于宜山景区的构想,实在出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若非杨逍亲身经历过宜山之战,他恐怕也会怀疑黄邈是否头脑发热。但正因他有所了解,所以深知黄邈此言非虚。

  黄邈既然这么说,就必然有其打算。然而,张华等不明真相的人却显得手足无措,纷纷将目光投向杨逍,期待他能给出明确的指示。

  让张华意外的是,杨逍似乎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各位,李局长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关于宜山景区的建设,我们只需按照李局长的指示去办即可。但是,所有建设细节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虽然黄邈的构想让杨逍感到震惊,但他对黄邈本人却深信不疑。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惊愕,努力接受这个事实。

  在得到杨逍的明确态度后,张华和潘卓然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却都没有再多言。

  随后,杨逍和秦永松以有事务为由离开了会议室,只留下黄邈与张华、潘卓然等人继续商讨具体细节。

  张华向黄邈提出了许多问题,而黄邈总能给出合理的解答。要知道,张华的问题都是基于那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项目规划而提出的。

  白天对人开放,晚上对鬼开放,这种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然而,黄邈却总能巧妙地解答每一个疑问,这让张华等人对他更加好奇。

  首次研讨会持续了数小时,张华、潘卓然等人已疲惫不堪,而黄邈却仍兴致勃勃。若不是杨逍亲自来请黄邈用餐休息,他恐怕还想继续讨论下去。

  政府单位的工作节奏通常较为缓慢,习惯了拖延。突然遇到黄邈这样雷厉风行的局长,他们感到既新鲜又吃力。

  城建办公室的人员累得筋疲力尽,好不容易等到黄邈和杨逍离开,纷纷瘫坐在椅子上喘气。

  “李局长说的这事儿,真的能行吗?”潘卓然向其他人问道,但大家的回答都显得信心不足。

  唯独张华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事儿还真不好说。你们还记得前两天泰市发生的怪事吗?我觉得那些怪事和九门风水局突然接手宜山开发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而且李局长的构想虽然惊人,但他给出的每一项规划都非常完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我想答案或许只能在宜山景区建成后才能揭晓。”

  张华的话表明了他的态度,虽然对黄邈的构想仍感难以置信,但已开始倾向于相信。他作为技术人才,深知黄邈在会议中提出的细节方案之精湛。

  黄邈并未察觉到众人心态的变化,此时他正随杨逍、秦永松前往用餐地点。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将与城建办公室的人员继续研讨方案,甚至包括后续的移山开发项目。黄邈将长时间留在泰市,杨逍和秦永松自然不敢怠慢,为他安排了规格最高的酒店。

  黄邈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安排,还调侃道:“反正政府有钱,每年都要想办法把余下的钱花掉……”这话让杨逍和秦永松只能苦笑应对。

  这是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但从未有人如此直白地说出来。这让二人对待黄邈时更加小心谨慎,因为黄邈的地位和级别太高,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仕途。

  所以,当黄邈在身边时,他们总是感到压力很大,言行举止都格外小心。即使黄邈只是微微皱眉,他们也会反复回想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第407章 地标性建筑

  一顿饭的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在送黄邈回市府的路上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

  直到回到会议室门口,黄邈准备进去时,他们才暗暗松了口气。然而就在这时,黄邈突然回头笑道:“二位领导,天气有这么热吗?我看你们一直在出汗。其实没必要这么复杂,也别有太大压力……”

  说完这句话后,黄邈便推门进入了会议室。杨逍和秦永松愣在原地相视一笑,这才发现彼此的额头上都布满了细汗。原来黄邈早就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只是没有点破。

  这句话让他们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小伎俩在黄邈面前根本无所遁形。他们自嘲地笑了笑,感叹黄邈的高明与自己的肤浅。

  “黄局真是高人一等啊,我们显得太肤浅了……”二人边说边走向办公室。

  在黄邈回到会议室后,第二次正式研讨会顺利展开。由于张华等人态度的转变,这次研讨会进行得更加顺畅。黄邈设定的会议内容非常详尽,甚至包括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对措施。

  接下来的几天里,黄邈几乎与张华等人形影不离,在会议室里从早忙到晚。

  最终的结果,没有让黄邈感到丝毫失望。众人不仅达成了一致意见,而且在会议结束后立即付诸实践。

  清晨,泰市的许多市民都惊讶地发现,大量大型车辆正朝宜山驶去。一夜之间,宜山周围便竖起了高高的挡板,政府的专业施工队伍迅速进驻工地。黄邈与张华等人亲临现场,紧盯着工程的每一个进展。

  由于众人对三灵桥和盘蛇通道的主建方充满好奇,因此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众。然而,遗憾的是,挡板之外还有警方的隔离带,使得所有人都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站在隔离带外,透过未完全遮挡的挡板入口窥探一二。

  施工现场热闹非凡,工人们戴着统一的安全帽,身着工装,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清理工作。大型起重机和其他施工车辆严阵以待,尽管炎炎烈日下车箱内温度极高,但工人们毫无怨言。这充分展现了政府施工队伍的高素质。

首节上一节541/6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