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先是黄邈踏鹤而来,再是施术封天。
短短时间内,黄邈的手段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大家都无法理解黄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位九门风水局的黄局绝非凡人。
为了防止此事在军中传开,赵克晴赶紧带走了甲板上的所有士兵。
不用想也知道,赵克晴会对他们进行逐一谈话,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签订保密协议。
蒋忠留在了原地,他愕然地走到黄邈面前,指了指头顶已经晴朗的天空问道:“黄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邈看着蒋忠,坦然地说道:“蒋团指挥,队员们没跟你说吗?这里是三龙聚首的风水宝地,借风水施术,大能之人甚至可以偷天换日。更何况是这种呼风唤雨、拨云见日的基本法术。”
听着这种神乎其神的能力在黄邈口中只是基本法术,队员们纷纷苦笑对视,深受打击。
再次听到关于风水的内容,蒋忠这一次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反感。
在见识了黄邈的所作所为之后,蒋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他心中原本的一些固执观点已经完全崩塌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蒋忠,黄邈并没有打扰他。
他能理解,面对这种事情,谁都需要时间来接受。
此时黄邈回头看向队员们,很快便注意到了人群中的冯宝宝。
王成见状赶紧上前介绍道:“黄局,这位就是冯宝宝,我从魔都找来加入咱们的新队员。”
黄邈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冯宝宝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冯宝宝看着眼前的黄邈,好奇地问道:“你认识我?”
她之所以如此询问,是因为从黄邈的眼神中似乎看出了一种别样的情绪波动。
从见到冯宝宝的第一刻起,黄邈就断定,她正是他前世所熟知的那个人。
因此,黄邈很快便点了点头,说道:
“我不仅认识你,还对你相当了解。
但在九门风水局里,你并不特别,被长生之谜所困扰的,绝非仅你一人……”
“长生?”
队员们闻言,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在他们眼中,冯宝宝只是个二十出头、性格怪异的年轻人,怎会与长生扯上关系?
至于并非她一人,队员们倒是能理解,毕竟还有个老古董白桦在呢。
冯宝宝此时也和队员们一样,对黄邈的话满心疑惑:
“长生?啥意思啊?”
黄邈并未急于解释,而是注视着冯宝宝,缓缓道:
“你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你了解自己的过去吗?
你知道,你身上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吗?”
第449章 古老仪式
黄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让冯宝宝的脸上迅速闪过几分凝重。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正是她一直关心却找不到答案的。
看到冯宝宝的表情,黄邈已然明了:
“等事情结束后,去九门风水局一趟吧,我会给你答案……”
“哒哒哒……”
就在这时,白桦乘坐的直升机终于抵达。
冯宝宝沉默不语,只是凝视着黄邈的背影,不知在思索什么。
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停机坪上,白桦和驾驶员相继走下飞机。
看到黄邈后,驾驶员顿时瞪大了眼睛:
“黄局……您竟然真的先到了……”
黄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苦了,快去休息吧……”
在惊愕的驾驶员被士兵带去休息时,众人还能隐约听到他疑惑的询问:
“你们有没有看到一只白鹤,全身雪白,头上还长角?”
黄邈对此并未在意,而是转身问向队员们: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吗?”
张灵玉点了点头,看向黄邈回答道:
“黄局,我们已经以这艘舰艇为中心,在周边五个方向的岛屿上布下了风水局。
整个天堑局已基本布置完毕,就等黄局您来激活了。”
黄邈看了看手表,又抬头望了望即将落山的太阳,轻轻摇了摇头:
“现在时机还未到,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只差天时了。
再等等吧……”
黄邈这番话既是说给队员们听的,也是说给蒋忠和赵克晴听的。
两人疑惑地对视了一眼,不明白黄邈还在等什么。
但黄邈并未给他们再次询问的机会,而是转身走到队员们面前:
“时机一到,我们就会在这艘舰艇上开始激活天堑局的仪式。
去把直升机上的包拿下来,里面装着仪式所需的东西。”
胖子连忙应声,很快便从直升机上提下了一个黑色大包。
从胖子的表情就能看出这包份量不轻,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一行人跟随黄邈来到甲板上,在这里,黄邈终于打开了那个让众人都好奇不已的黑色提包。
只见黄邈很快从包里掏出了一个造型丑陋且恐怖的面具。
这面具黑面獠牙,上面还有许多刻意制作的褶皱。
看起来就像某种令人心悸的动物。
“黄局,这是什么啊?”
王成忍不住好奇地问向黄邈,而黄邈拿着这面具犹如珍宝一般,小心翼翼。
只见黄邈双手捧着面具,将其放置在正东方的较高位置上。
随后又拿起一块红布,盖在了面具上。
做完这些后,黄邈才看向王成解释道:
“要激活整个天堑局,需要极其庞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单凭术数本身难以实现,必须借助古法仪式。
首先要激活五座岛屿上的小局,然后借助三龙聚首之地,将所有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天堑。
这种力量的消耗远远超出你们的想象,因此除了借助古法仪式外,别无他法。”
说着,黄邈又从包里拿出了几套同样怪异的衣服。
这几件衣服宽袍大袖,由华锦制成。
上面还有一些非常鲜艳的颜色,此外还分别配有一条纯黄色的黄绫。
队员们对此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向黄邈询问。
面对队员们的询问,黄邈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们很快就会知道什么是东域大祭了……”
听到这番话,队员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对于“东域大祭”这个词汇,他们感到十分陌生,几乎从未听说过。
此时,黄邈轻轻拿起那个奇特的面具,向队员们解释道:
“东域祭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仪式,主要在东域沿岸的一些家庭中盛行。每当遇到重要的节日,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以祭祀滋养他们的东域。这种仪式,便被称为东域大祭。
然而,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东域祭失传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究。虽然如今这种仪式已经难得一见,但我们仍然能从沿海地区的其他仪式中,窥见东域祭的影子。
东域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像其他仪式那样必须使用火焰。在仪式进行时,所有参与的祭司都会面向东域,完成祭海的仪式。”
黄邈的这番解释,让队员们对东域祭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王野很快便皱起了眉头,疑惑地问道:
“黄局,我有点不明白,这种民间的仪式,真的能够激活天堑局的力量吗?我是说,这种仪式看起来只是一种祭祀文化。天堑局如此庞大的风水局,就连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加起来都无法驱动,靠这种民间仪式真的能实现吗?”
对于王野的疑问,黄邈并不感到意外,反而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你们要明白,这些民间仪式究竟从何而来。仪式起源于远古的巫术,因此古代的仪式往往与巫术更为贴合,甚至能产生更为精妙的效果。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在民间仪式中融入了戏曲文化。可以说,戏曲文化也是从民间仪式中衍生出来的。
东大是一个非常重视仪式的古老国家。那些没有实际效果的仪式,在时代的变迁中早已消失。古人并不像我们这样,仅仅把仪式当作一种形式。
而东域祭这种大型仪式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很多进行仪式的人发现它并没有实际的祭祀作用。实际上,东域祭本身并不是用来祭祀的,而是一种巫法仪式。
许多巫术都需要通过巫法仪式来启动,东域祭就是这种巫法仪式的一种。只是我们这一次要用巫法仪式启动的,不是巫术,而是风水天堑局。”
队员们相视一眼,终于明白了东域祭的真相,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黄邈指着旁边整齐摆放的几套衣服说:
“所有参与仪式的人,都必须穿上统一的服装。这种宽袍大袖的服装,是传统服装与巫师服装的结合。然后跟随祭祀者,也就是头戴黑龙面具的人,完成整个仪式。
由于东域祭仪式本身非阴非阳,所以在仪式期间,很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有村庄在进行东域祭时,看到了鲤鱼跃过龙门化成龙。也有文献提到,东域祭引来了妖魔鬼怪,导致整个村庄无人生还。
因此,仪式一旦开始,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在此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黄邈的提醒让队员们更加重视起来,但同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黄局,既然东域祭如此危险,为什么我们非要用这种方法来激活天堑局呢?东大道术千千万万,总不至于非要用这种诡异莫测的巫术吧?”
胖子虽然平时急躁,但智慧并不逊色于其他人,否则黄邈也不会让他担任部门负责人。此时胖子提出的问题,在黄邈看来非常关键。
“胖子说得对,东大道术千千万万,总有方法能替代这种巫术。但你们看看四周,舰艇之外是茫茫大海。
道术需要非常严谨的步骤,无论是祭天请神还是护法,都需要一些物品来辅助。步骤繁琐,尤其是用来启动这种大型风水局的道术,更是难上加难。
最关键的是,你们目前的修为还不足以驱使这种道术。所以东域祭是目前最合适的一种仪式。它之所以会引来种种异象,也是因为这种方法确实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