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海来轧钢厂上班的日子,以及他去下乡或者去供销社等地方的日子。”
“甚至包括他请假的日子。”
“再对比一下郑月兰的。”
……
虽然是荒年了,下乡采购物资什么的有一点点扯淡。
毕竟村子里很多人都饿的要吃树皮、垦黄土。
但也不是绝对的。
例如,饿极了的村子里的人去山上打猎。
哪怕这些人一个个已经饿的虚弱无比……
但十多个人乃至几十个人合力打猎,也是有一定机会的。
再说还可以布置捕猎装置呢。
万一运气好,真捕到了一头野猪。
他们舍得吃吗?
就算都饿的眼冒绿光,只要还有一点点理智,就不会舍得吃。
退一步说,哪怕其中有人失去理智了,还有村长和村干部阻止。
肯定要等采购员们下乡收这些野猪肉。
一头野猪如果150斤肉的话,用来换粮食,能换好几千斤棒子面或者红薯。
前提是,这个采购员也很有本事,在荒年都能弄来几千斤棒子面、红薯。
斤的肉只够一整个村子里的人吃一顿或者两顿,顶什么用?
但好几千斤棒子面或者红薯,够他们吃大半个月。
怎么选择,村长肯定清楚。
所以,哪怕是荒年,轧钢厂的采购员们,依旧会下乡碰碰运气。
只是下乡的频率比荒年前降低了不少。
曹卫国将张大海和郑月兰的资料,都递给王大山。
王大山认真对比起来,很快,也有了惊人的发现。
“7月12号,张大海一整天在厂里采购科上班,这一天郑月兰是下乡的。”
“7月19号、20号、21号张大海下乡,这三天郑月兰恰好来采购科上班。”
“8月3号,张大海来厂里上班,这一天郑月兰请假了。”
……
类似的,比比皆是。
一句话。
从7月开始,郑月兰在刻意避开张大海。
如果两人真是你情我愿的搞破鞋勾搭上的话,不应该是恨不得天天腻在一起?
郑月兰怎么会反其道而行?还这么彻底。
另外,郑月兰肯定能大概了解到张大海的上班情况。
方法的话……
例如,她可以在每个上班日提前去张大海家附近盯著,看他有无从家去厂里?
例如,她可以记住张大海的那辆厂里配置的自行车,每次上班到厂里的时候,首先看一眼张大海的自行车是否在?
例如,她在考勤那边有关系很好的朋友为她提供消息,等等。
想要做到这些。
难吗?
难!
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很辛苦,可郑月兰做到了。
曹卫国狠吸一口烟:
“所以,我们继续做大胆猜测。”
“荒年这两年,郑月兰的任务指标完成度很差,工作岌岌可危。”
“但她又没有关系门路调其他岗位,她的处境很难。”
“张大海也许用采购的渠道、门路、关系来诱惑她,想要让她做情人。”
“但她扛住了诱惑,她是个很有骨气和自尊的女人。”
“张大海恼羞成怒,于今年7月份用强迫之类的方式得到了郑月兰。”
“这个张大海,畜生啊!”王大山就忍不住骂了一句。
“的确是畜牲。”曹卫国点了点头。
强迫妇女,在这个年代都能拉去枪毙,但胆大包天的人依旧不可能完全杜绝,张大海就是其中一个。
“卫国,继续说。”王大山深吸一口气。
“7月份,郑月兰被张大海用强迫的方式得到了。”曹卫国继续道:
“但很显然,郑月兰并没有去举报或者报警。”
“她或许有名声方面的顾虑。”
“张大海也给与了补偿。”
“所以我们看到的7月份后,她的采购任务指标完成度暴涨。”
王大山点了点头,但也有一些疑惑:“卫国,那一次被强迫后,郑月兰再也没有被张大海得手过吗?只有那一次吗?”
曹卫国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应该只有那一次,你是想问,郑月兰既然没有报警,并且选择接受了张大海的补偿……”
“那么,她有没有慢慢屈服沦为张大海的情人的可能性?”
“并没有!”
“否则的话,她不至于彻底避开和张大海在厂里的碰面机会!”
王大山神色有些敬佩,感叹道:
“如此说来,我们误打误撞了。”
“卫国你本来是依靠著张大海生理需求方面的信息来猜测的。”
“才查到了郑月兰的头上。”
“但现在看来,张大海只强迫得手过郑月兰一次。”
“所以,这半年来,张大海的生理需求应该是他以前的情人或者其他方式解决的。”
“和郑月兰无关!”
“郑月兰今天来轧钢厂上班了吗?”曹卫国问道。
“没有,也没下乡之类的,而是请假了。”
“有郑月兰的家庭住址吧?我见一见她去。”
到现在为止,他和王大山对郑月兰依旧都是分析和猜测。
想要知道真实情况,曹卫国觉得,要亲自问郑月兰。
第57章 曹卫国的敬佩,郑月兰同意
“兄弟,你还是决定要用郑月兰对付张大海?”王大山有一点点不太支持,毕竟,郑月兰挺可怜的。
“放心,就算需要用到郑月兰,我也会取得她的同意和赞成。”曹卫国认真的道。
而且,他很确定,郑月兰怕是恨极了张大海,她比任何人都想要对付张大海。
从王大山手里拿到了郑月兰的家庭住址后,曹卫国骑著自行车,朝她家骑去。
她家住在距离轧钢厂不太远、只有4里路左右的一条胡同的四合院内。
这个四合院胡同比南锣鼓巷95号小一些。
曹卫国走进四合院,问人打听了郑月兰具体住在哪一户?
很快,抵达她家门口。
眼前。
只有两间耳房。
郑月兰正在水池边洗衣服。
大冬天的,用的是冷水。
她身上穿著青灰色的袄子,袄子很破旧了,补丁不少。
郑月兰长得也还行,比起秦淮茹肯定差不少,但比吴翠翠要好看一点点。
郑月兰身旁,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
这个女孩儿有点孩子气的感觉,傻呵呵的笑著,手里拿著一个碎瓦片瓦土玩呢。
两间耳房里,一个老头坐在那里,安安静静。
老头年纪很大了,满脸的褶子,也很瘦。
还有一个老奶奶在房里收拾屋子,似乎是坡脚,一瘸一拐。
耳房比较小,两间加起来不到20平。
郑月兰一直和小姑子唐春雪住一间耳房,中间用帘子隔上,另一间耳房里住著公公婆婆。
“您找谁?”
郑月兰似乎是感受到了有注视的眼神,抬头看向曹卫国。
“你是郑月兰吧?”曹卫国露出一个笑容。
他手里提著一斤肉,上门肯定不能空著手。
“我是第三轧钢厂第四采购科的采购员曹卫国。”曹卫国自我介绍道。
郑月兰的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恐慌和厌恶。
显然,听到第四采购科这几个字,她想到了张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