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249节

  是鸿蒙融资了5.6亿美元,而不是鸿蒙国际。

  披着合资的皮,能够省去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发布会一召开,不出意外轰动了整个互联网圈。

  而且不只是华夏,连硅谷都有专题报道。

  毕竟现在纳斯达克危机依旧不见起色,全球互联网公司倒闭成潮,连雅虎这样的大公司日子都过的很艰难。

  鸿蒙却能估值28亿美元,融资5.6亿美元。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家公司到底有什么魔力。

  看着下面人头攒动,混合了中外上百家大媒体的记者,坐在主位上的谢文心中兴奋之余也不由多了几分紧张。

  秘书走过来提醒道。

  “谢总,时间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谢文点了点头,微微吸了口气。

  试试画筒没问题后。

  “到场的媒体朋友请安静,现在我们鸿蒙融资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谢文、谢伦沃特金斯、彼得杰克逊、周平和网大为,五人在一众媒体的见证下,装模作样的签订了合同。

  而后掌声响起。

  很快就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

  “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赖斯,我想问一下沃特金斯先生,在纳斯达克危机还未过去的情况下,以35倍的市盈率投资一家才成立不到两年的东方互联网公司,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谢伦沃特金斯笑道:“所有投资都有风险,这很正常。至于此次投资,我们觉得风险不大,鸿蒙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但他们盈利模式清晰,主营业务明确,管理层非常优秀,从成立到现在,每个月有10%以上的增长。

  尤其他们的增长还是在纳斯达克危机的大背景下取得,这非常不可思议。

  一旦危机过去,我无法想象他们会取得怎样的好成绩。

  所以,摩根毫不犹豫的投资了他们,即便是以35倍的融资也在所不惜。”

  话落,便放下了手里的画筒。

  发布会新闻官很快示意下面的管理人员把画筒交给了第二个记者。

  “我是《朝日新闻》的记者小田二郎,我想问一下谢文总裁,鸿蒙估值28亿美元的根据在哪?你们的业务和营收真的能支撑起这么高的估值吗?”

  谢文一笑,“看来这位记者对我们鸿蒙并不了解。

  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

  到目前为止,我们鸿蒙公司旗下的必应搜索,是华夏、南韩、东瀛,包含东南亚十一国在内,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市场份额超过60%,甚至更高。

  目前拥有15亿搜索数据库,近2亿日访问量。

  我们鸿蒙旗下的游戏业务,目前是华夏第一,南韩第二,东瀛排名前列,东南亚各国前三名的存在。

  公司旗下六款游戏,目前拥有7800万注册用户,同时在线用户超过320万。

  《传奇2热血传奇》目前是华夏、菲律宾、印尼等地最受欢迎的游戏。

  《奇迹MU》是南韩、香江、弯弯、新加坡等地最受欢迎的游戏。

  《泡泡秀》是现在东瀛排名第三的游戏。

  我们鸿蒙旗下的音乐业务,目前是东亚、东南亚最受欢迎的音乐网站,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而且跟各国主要音乐公司以及独立歌手合作,为所有用户提供最丰富,最好听的正版音乐。

  我们的门户网站Naver,是东南亚第一,南韩第二的门户网站。

  另外,我们鸿蒙很多业务,在东亚和东南亚市场也很有竞争性,这是我们鸿蒙估值28亿美元的根本。”

  很多媒体都是第一次听说鸿蒙,所以了解并不多,现在谢文的话无疑让他们心中震惊。

  原来鸿蒙并不是他们认为的幸运儿,而是真的有28亿美元的根本。

  不过他们还不知道这次鸿蒙华夏并没有参与融资,否则就不是28亿,而是35亿,甚至更高。

  接下来是第三个记者。

  “我是《南华早报》的记者王宇飞,我想请问一下谢文总裁,鸿蒙融资5.6亿美元后,接下来将有哪些发展计划?”

  谢文笑道:“融资结束后,除了继续巩固和发展我们已有的业务,接下来将进军欧洲市场。”……

  看着电视里新闻发布会的转播画面。

  席尔瓦詹姆斯心中愤怒,鸿蒙的融资他原本志在必得,没想到中途被人摘了桃子?

  看着电视里谢伦沃特金斯那张志得意满的脸,他就讨厌。

  好歹也是华尔街的同行,你抢项目的时候好歹也通知一声。

  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给徐良打了过去。

  很快就接通了。

  “徐先生,贵公司是不是太过分了,明明在跟我们高盛谈合作,为什么又把项目交给了大摩?”

  “詹姆斯先生,事实上我一开始就倾向于跟你们高盛合作,否则也不会那么早接触们。但我们谈了那么长时间,贵公司始终难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詹姆斯粗暴的打断道:“徐先生,我们已经退步了,25倍市盈率很符合鸿蒙的价值。”

  “詹姆斯先生,换成你坐在我的位置,一家公司报价35倍市盈率,一家报价25倍,而且两家公司提供的资源差不多,你会选择谁?”

  詹姆斯又不傻,当然选择前者,但他现在是后者,当然不能这么说。

  “据我所知,贵公司把鸿蒙的上市主承销权让给大摩才换回35倍的市盈率估值,如果把这个权力让给我们高盛,我们也一样给你们35倍的估值。”

  “詹姆斯先生,上市主承销权是大摩主动要求,我们才答应。贵公司没有要求,市盈率又不高,我们自然不会妥协。”

  顿了一下,徐良继续道。

  “詹姆斯先生,我们鸿蒙还有B轮融资,我个人非常希望跟高盛达成合作。

  就这样吧,我这边还有工作,就不跟詹姆斯先生多聊了。等有了时间,我请阁下吃饭。”

  道了声‘再见’后,徐良主动挂断了电话。

  “看来这场融资后失意的不只我们软银。”孙正义苦笑道。

  “当初我可是第一个找的你,但你死活不愿意让步,所以我也没办法。不过好歹软银还持有我们3%的股份,也不少了。”徐良笑道。

  孙正义叹了口气,“我情愿没有这3%的股份。”

  当初就是因为已经有了一部分股权,才让他对鸿蒙股权的期待感弱化了,总想着联合压价,让鸿蒙妥协,然后低价拿股份。

  没想到,徐良直接釜底抽薪,把大摩找来领投。

  等他收到消息,一切都晚了。

  此刻的孙正义心里无比后悔。

  如果没有这部分股权,源于内心的强烈渴望,他肯定会不顾一切,即便是35倍的市盈率,他也不会犹豫。

  就像一个饿肚子的人,碰到一顿大餐,想吃的欲望是百分之百。

  如果一个已经半饱的人,想吃的欲望可能也只有一半。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

  “孙先生,等我们鸿蒙B轮融资的时候,软银还有机会。”

  一听B轮,孙正义的神色更复杂了。

  当初350万美元的投资,才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增值到了1亿美元。

  超过30倍的增长,确实让他赚大了。

  但按照鸿蒙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等到B轮融资的时候,估值很可能要达到七八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到了那时,获得股权的代价会更高。

  而且即便获得股份,他们也失去了鸿蒙从A轮融资到B轮融资,这一段时间内股权增值的机会。

  10%的股权,跟3.9%的股权赚到的钱,绝对不是一个量级。

  但木已成舟后悔也晚了。

  看孙正义满脸后悔的样子,徐良心里也有一丝快意。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怨的了谁?

  不过孙正义到底是久经商场考验的精英,深深吸了口气后,神色慢慢平复下来。

  机会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后悔也没用,擦亮眼睛,记住教训,抓住下一个机会才是正经。

  “徐先生,这次融资的只是鸿蒙国际,鸿蒙华夏什么时候融资?”

  “鸿蒙华夏现在盈利丰厚,我们不缺钱,也不需要外来势力辅助,所以可能一两年内我们都不会融资。”徐良道。

  “如果贵方融资,请务必留给我们一个机会。”孙正义认真道。

  “机会我会给,但能不能抓住就看孙先生自己了。”

  “当然。”

  孙正义语气坚定,同样的教训一次就够了。

第225章 谷歌的关注

  徐良微微一笑,端起桌上的酒杯,朝对面示意了一下。

  孙正义也端起来,两人简单碰了碰,各自抿了一口。

  “徐先生,有件事我想提醒一下你。”

  “请讲。”

  “高盛亚洲总裁席尔瓦詹姆斯,我打过许多次交道,别看他表面彬彬有礼,实则是个睚眦必报的白人至上主义者,这次谈判失败,他绝不会善罢甘休,你要小心他的报复。”

  徐良神色一肃,“多谢,我会提高警惕。”

  孙正义微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这种事点到即止即可。

  “对了,徐先生。你也是雅虎东瀛的董事,虽然董事会可以派代表参加,但一些涉及到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希望你可以本人亲自到场。”孙正义道。

  现在徐良在企业经营上的才华,已经通过鸿蒙融资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他非常希望对方能够对鸿蒙东瀛的发展出谋划策。

  “好的,我会尽可能参加。”徐良道。

  话是这么说,但除非恰好在东瀛,否则他真不打算去。

  他自己的公司都快忙不过来了,哪还有闲心关心雅虎东瀛?

  孙正义看出他在敷衍自己,不过他也有些无奈,人家不去他也没办法。

  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非常希望徐良参加雅虎东瀛的董事会。

  万一徐良对雅虎东瀛来了兴趣,想要收购;又或者公开质疑他对雅虎东瀛的决策;都是令人头疼的事。

首节上一节24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