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26节

  徐良淡然一笑,“小庙而已,比不得中信家大业大。”

  “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发展来的,新梦想现在朝气蓬勃,短短大半个月,便从七八个学生发展到现在一百多个,已经很优秀了。”

  徐良笑了笑,没多解释。

  事实上,得益于地推队伍的迅速扩大,才过去了一个星期,现在新梦想画室,已经拥有四个班,一百二十三个学员。

  现在新梦想的业务正处在爆发期,等地推把京城所有的街道扫一遍,新增学员的数量就会降下来。

  不过那至少是两个月以后了。

  姜晓阳打开带来的文件包。

  “我这次来主要告送你一件事,雅虎昨天刚宣布拆股,一股拆十股,也就是说,你的6000股,将变成6万股。”姜晓阳道。

  “雅虎怎么会突然拆股?”徐良问道。

  “自然是为了增加流动性。”

  股价太高,会降低别人的购买欲~望,机构当然不怕,但普通人却不行。

  国内外股市,像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一股几十万美元的另类,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徐良对金融了解不多,也没多问。

  把投资文件收进了自己的抽屉。

  “谢谢。”

  “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

第26章 李氏私房菜

  徐良看了看手表,“马上到午饭时间了,一起吃点?”

  “你请客?”

  “在我的地盘当然不能让客人掏钱。”徐良笑道,“不过我对京城不太熟悉,地方你来挑吧。”

  “那我可要好好宰你一顿。”

  “提前说好,五百块钱以内没问题,超过我可不负责。”

  “五百块钱?可够扣的。”

  “没办法,现在公司发展到处需要用钱,我必须省着花。”徐良道。

  说着,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出去。

  男的高大俊朗,女的高挑漂亮,一路走来,看到的人无不瞩目。

  “那女人是谁啊?气质真好,长得比明星还漂亮。”王小妮语气中满是羡慕。

  “大概是徐总女朋友吧,你没看他们之间那么亲密?”赵燕道。

  不远处的李玲神色有些复杂,年少多金,身材高大俊朗的徐良,符合她对男朋友的所有要求。作为大学生,她也自认比赵燕和王小妮有优势。

  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动手,就来了一个远比她更优秀的竞争者。

  一时间不由得失落起来。

  来到外面的徐良看着停在路边的桑塔纳。

  “这是你的车?”

  “我爸的,临时拿来当代步工具。”

  姜晓阳掏出钥匙打开车门。

  “上来啊。”

  徐良点了点头,坐上了副驾驶。

  这时候京城的车已经很多了,不过现在是上班时间,路上的车倒不是很多。

  姜晓阳开着车,仿佛老马识途,很快拐进了后海的巷子里。

  时间不长,停在了一座四合院外面。

  “就是这了。”

  徐良下车,看着周围幽静的氛围,不由赞道。

  “闹中取静,真不错。”

  “你喜欢四合院?”

  “我喜欢改造好,有上下水的四合院。否则冬天上个厕所还要冻屁股,早上起来还要倒尿盆,纯粹是自己找罪受。”徐良道。

  “你到是想的很明白。”

  “我就是农村来的,我们那也是四合院,丐版四合院。”徐良笑道。

  “钙版?”

  “乞丐的丐。”

  姜晓阳恍然,“你倒是幽默的很。”

  徐良笑了笑没多说。

  两人迈步朝不远处的院门走去。

  这是一座两侧石鼓并立的广亮大门,两侧石鼓,门楼下保存完好的雀替,散发着京城老四合院的风韵。

  门上悬挂一块黑底红字的匾额。

  “李氏私房菜。”

  迈步进去,迎面便是高大的影壁,从左边绕过月亮门,是四合院的倒座房。

  不过现在都被开辟成了餐厅。

  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年轻女子连忙迎上来。

  “先生,女士,两位吗?”

  姜晓阳点了点头,“还有包间吗?”

  “有,请跟我来吧。”

  带着两人向前走了十几米,从中间的垂花门进去,进入一进院。

  中间三正两耳,两侧厢房一正一耳。

  东北角还有一座月亮门通往二进院。

  很规整的中等四合院布局。

  服务员带着两人来到左厢房耳房。

  二十平左右的房间显得很宽敞。

  “先生、小姐,这是我们的菜单。”

  徐良挥手示意给姜晓阳。

  “既然是请你吃饭,你点吧。”

  姜晓阳也没客气。

  “一份脆皮烤鸭,一份玉黍鳜鱼,一份三鲜酿豆腐。”

  把菜单递给徐良。

  “你看看自己喜欢吃什么。”

  徐良接过来翻了翻,“一份黄焖羊肉,一份清蒸驴肉,一份福寿肘子。好了,就这些。”

  “他们这里的菜份量可不少,你点这么多肉吃的完吗?”姜晓阳道。

  “放心,保证丁点都不剩下。”

  “好吧,反正是你请客。”

  “先生、小姐,要酒吗?”

  “我不要,你呢?”

  徐良也随之摇了摇头。

  “两位稍等,我们很快就上菜。”

  服务员转身退了出去。

  “这地方看着不小啊。”徐良左右打量一番后道。

  “三进院子,八百平左右吧,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姜晓阳随意道。

  徐良看了她一眼,听这语气就知道对方家庭非富即贵。

  “徐良,我能这么喊你吗?”

  “当然。”

  “上次签合同的时候我看过你的资料,我很好奇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却拥有百万家产?当然,我并没有看不起你的意思,我爷爷当年也是农村人,只是单纯的好奇。”姜晓阳道。

  “如果你觉得为难,也可以不说。”

  徐良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好为难的。”

  而且即便姜晓阳不问,他也会主动说。

  “去年元旦的时候,我所有的压岁钱加起来只有不到一千块。一个月后,我就通过卖春联赚了第一桶金。”

  “春联?”

  姜晓阳惊讶道。

  在她印象里,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很便宜。

  “不错。别看它们单独一张也就几毛钱,但中间的利润很丰厚。尤其过年的时候又是销售旺季,只要多花些心思,很容易赚到不菲的身家。”

  姜晓阳也是聪明人,略作思索。

  “就算利润丰厚,但价格太低,只凭你一个人肯定赚不到这么多。”

  “一个人的力量当然是有限的,但一百个人就会产生质变。”徐良笑道。

  姜晓阳瞬间明白了他的潜台词。

  “所以你当时雇佣了一百个人为你赚钱?”

  徐良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这个动作等于变相的承认了。

  姜晓阳看他的眼神有些变了。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商业天才,但能够在十七岁就能敏锐的察觉到机会,并大胆投入其中,顺利赚到一大笔钱的人却少之又少。

  不过她有些误会了,徐良没说自己的第一桶金是多少,她以为对方投资雅虎的450万都是卖春联所得。

首节上一节26/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