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277节

  关键也能少花点钱。

  “五大唱片巨头就算了,咱们现在也没什么资本说服他们,你主要公关那些小唱片公司和独立音乐人。”

  “明白。”

  “新艺城和寰亚老电影的线上版权怎么样了?”

  “新艺城87部电影花了2000万,寰亚那边还在谈,不过我们刚花230万收购了泽东电影旗下的25部电影版权。”

  “泽东电影?”

  “王佳伟成立的公司,旗下比较出名的影片有《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和《花样年华》。”

  徐良恍然,原来是墨镜王。

  别人拍电影都是因为影片出色,所以被人熟知。

  而墨镜王之所以让人记住,除了他跟姜文一样让人又爱又恨的才华外,号称坑王之王的《东邪西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香江的电影、电视、音乐版权尽可能的收购,钱不够了我给你支持。”

  香江电影和电视,是所有八零和九零后共同的回忆,而这些人也是互联网的主流人群。

  将来成立视频网站,他能凭借这些版权占据先手。

  “明白。”

  曲广云道。

  

  谢伦沃特金斯的动作很快,见面后的第二天,便给徐良带来了好消息。

  “徐先生,总公司已经正式同意了认购贵公司青龙基金5000万美元份额的决定。”

  徐良面带微笑,神色自信。

  “我想这是摩@根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我们很期待徐先生在两年后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双方握了握手后,谢伦沃特金斯又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我搜集的一些香江正在出售的豪宅的介绍,看看吧。看好了,我们再去实地考察一下。”

  道了声‘谢’后徐良接了过来。

  但翻了翻后,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上面的房子多数都是四五百平左右,居住面积到是够了,但从照片来看,跟周围的房子离得太近,没有他想要得私密性。

  而且欧式的建筑样式他也不喜欢。

  谢伦沃特金斯察言观色,“徐先生不喜欢?”

  “有点小了,而且私密性差了点。”徐良道。

  “如果徐先生不看好这些的话,我倒是有个建议。”

  “哦?”

  “徐先生可以买一块大点的豪宅地皮,自己请人设计,自己建造。

  而且我恰好知道港府那边下个月正好要拍卖一栋白加道的房产,占地面积很大,有36675,相信可以满足徐先生的要求。”

  徐良估算了一下,36675平方尺相当于4075平方米,几乎是他京城四合院的四倍大,确实足够了。

  “拍卖什么时候开始?”

  “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0月28日。”

  徐良记下这个日期后,“沃特金斯先生,多谢了。”

  “徐先生客气了,以后叫我谢伦就好。”

  “谢伦。”

  “哈哈,徐,你是我见过的最具才华的商业天才。”

  商业互吹了片刻后,两人正是签订了投资青龙基金的合同。

  送谢伦沃特金斯离开后,徐良找到赵寻。

  “跟其它投行联系了吗?”

  “已经联系了。”

  “怎么样?”

  赵寻拿过一张文件递了过去。

  “除了高盛拒绝外,其它都选择了合作。”

  “高盛拒绝了?”

  徐良有些意外,这可不是自己认知中那个为了赚钱无孔不入的高盛。

  “是。”

  “难道就因为鸿蒙上次拒绝了他们的融资?”徐良问道。

  “这个不清楚,他们并没有回复原因。”

  徐良点了点头,看着清单上各家机构的基金认购额。

第249章 美林的投资

  “美林投了一亿美元?”

  徐良有些惊讶,跟他有合作的大摩才投了五千万。

  “是。而且美林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丹贝利先生希望亲自跟您见一面。”赵寻道。

  徐良一愣,美林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几乎是仅次于美林CEO的二号人物,足见重视。

  “见一面?去哪?”

  “他本人已经来到了香江,目前也下榻在半岛酒店。”

  “具体说什么原因了吗?”

  “没有。”

  “你替我约一下,明天晚上七点,我在半岛酒店餐厅五号包间见他。”

  “是。”

  “吕慧,你替我向酒店方确定一下包间。”

  吕慧点了点头。

  “老赵,这段时间你再给对冲基金部门招一些人员,算上青龙基金,他们的人不够用了。”

  “是。”

  徐良看了眼手里的文件。

  除去大摩和美林,其它投行只投了两三千万美元。

  毕竟,一次的成功,还无法证明红岩的实力,他们谨慎也是应该的。

  不过加起来的话,青龙基金的基金份额已经快三亿美元了。

  交代赵寻一番后,徐良拿着文件来到对冲基金部门。

  “徐总。”

  孙振平连忙迎了上来。

  “怎么样?”

  “120亿美元已经全投出去了,这是我们持有的各个公司头寸数据。”

  徐良接过文件看了一眼后,目光转到了中间的大屏幕上。

  看着微微上扬的绿色曲线。

  “已经开始上涨了?”

  “市场上出现了跟我们一样的多头机构,带动军工股逆势上涨了。”

  徐良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意外。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聪明人,更不缺少可以提前知道消息的关系户。

  “今天几号了?”

  “九月二十九号了。”

  徐良点了点头,他只记得阿富汗战争是2001年10月开打,但具体哪一天不记得了。

  看向孙振平。

  “公司决定成立一支对冲基金‘青龙’,目前已经募集了2.8亿美元,封锁期两年,将放在对冲基金部门,交给来领导。”

  孙振平眼神中露出一缕兴奋。

  “谢谢徐总信任。”

  徐良微笑后继续道:“从今天起,对冲基金部门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自营部门,一个是青龙基金,我已经跟赵总打过招呼,他会给你增加人手。”

  “是。”

  “青龙基金是偏股型基金,这是具体的投资方向。”

  说着徐良递过去一张手写的文件。

  孙振平接过来一看。

  上面赫然写着。

  雅虎、eBay、高通、黑莓。

  九11让很多企业倒了大霉,但成就了一家手机公司,那就是黑莓。

  九11爆发,老美通讯设备全部瘫痪的时候,老美副总统切尼的黑莓手机,却成功的进行无限互联,随时随地的接收灾难现场的实时消息。

  这简直是最顶级的宣传,比做多少广告都管用。

  九11之后,美国便爆发了一场购买黑莓的热潮。

  美国国会也在因九11事件休会期间,赔给每位议员一部黑莓手机,让议员们用它来处理国事。

  随后,这个便携电子设备便成为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咨询顾问和华尔街商人的常用电子设备。

  甚至这股黑莓热潮还影响到了华夏。

  2008年,黑莓手机巅峰时的市值高达千亿美元。

  可惜乔帮主太强大,一脚就把黑莓揣进了垃圾桶。

  徐良之所以这么清楚的记得,是因为他第二部手机就是黑莓。

首节上一节277/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