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总。”
徐良招了招手,“过来坐。”
倒了杯茶给他。
“你想换办公楼?”
王志东点了点头,把自己带来的资料交给徐良。
“这是新浪最新的发展资料和财务数据,随着各项业务扩展,目前的理想大厦已经不够我们使用了。”
九九年落成的理想大厦建筑面积只有不到4万平米,再加上还要跟其它几家企业分摊办公区,确实不适合日益扩大的新浪了。
“你有合适的目标吗?”
“有。中关村大厦,建筑面积38000平米,大概明年三月份竣工,我们可以整体租下来。”
徐良点了点头。
没过多置评,而是看起了手里的新浪2002年中期报告。
自从去年收购新浪到现在,秉承他平台型公司的发展策略。
新浪现在的业务算得上百花齐放。
除了原本的新闻业务。
还有专职卖各种IT产品的‘太平洋电脑网’。
专职卖汽车的‘汽车之家’。
专职旅游的‘途牛’。
专职社区的‘贴吧’。
专职房产的‘搜房网’。
专职金融信息的‘雪球网’。
以及从鸿蒙划拨过来的‘新浪游戏大厅’。
为了强化品牌和认知度,徐良给每一个业务都取了个上辈子印象比较深刻的名字。
近一年的时间下来,因为没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再加上新浪、必应和盘古浏览器的引流,所有业务发展的都不错。
除了新浪的根本业务‘新浪新闻’。
发展的最好的就是基础雄厚的‘新浪游戏大厅’,目前用户超过2500万。
得益于网络游戏的火热,半年营收超过6000万华夏币。
其次是搜房。
搜房是收购过来的业务,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
再加上楼市的火热,搜房注册用户超过1700万,半年营收1300万华夏币。
其它几个网站都差不多。
用户普遍都超过了千万。
但核心客户不算多。
营收方面,新浪更上一个台阶。
新浪网广告营收,两季度达到1.3亿华夏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52%增长至59%,彻底扭亏为盈,并创造了570万华夏币的净盈利。
如果说新浪广告的营收还在预料之中的话,那么新浪有线业务的营收则令人兴奋。
2002年两季度营收突破1.5亿华夏币,已经突破了新浪广告的营收,成了整个新浪公司盈利最多的业务。
更难得的是利润丰厚。
得益于移动二八分成的游戏规则,新浪网每个月的净利润都能拿到40%左右,可谓暴利。
也正是新浪有线业务的丰厚盈利,才支撑了其它业务的飞速扩张。
当然,也让新浪的员工人数迅速膨胀,短短一年的时间就翻了一倍,目前已经有近1300人。
也难怪王志东要换新的办公楼。
放下手里的资料。
“新浪更换办公区的事我同意了。”
王志东松了口气,“谢谢徐总。”
徐良挥了挥手,“老王,公事而已,谈不上什么谢不谢。”顿了一下,“段勇基现在还持有公司多少股份?”
“还有4.2%。”
徐良点了点头,原本段勇基有10%,‘新浪游戏大厅’从鸿蒙注入后稀释为6.3%。
后来盘古浏览器和必应以三年广告合约的应付现金,投资新浪,进一步稀释了段勇基的新浪股权。
又把进一步稀释到现在的4.2%。
“这家伙还真是属狗皮膏药的,死粘着我们就是不松手,还控诉我们搞内部交易。”王志东愠怒道。
“他故意留着股份,为的就是恶心我们,那那么容易赶出去。”徐良道。
想了想,徐良还是放弃了定向增资,稀释段勇基股权的心思。
一个是他现在没钱,另一个也没必要。
这点股权根本威胁不到他对新浪的控制。
“不用管段勇基了,他现在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徐良道。
王志东点头后,“徐总,还有一件事,阳光卫视的股份我们都清空了。”
“赔了,还是赚了?”
“赚了1200万港币,不算多。”
“赚了就行。难怪我看公司的现金增加了不少。”
历时近一年,29%的阳光卫视股份终于全都卖完了。
也幸亏《杨澜访谈录》比较火爆,拉动阳光卫视股份上涨,要不然还真不好出手。
“走吧,陪我去各个部门转转。”
徐良起身道。
王志东点头后跟了上去。
转了一圈后,徐良心里还是比较满意。
大概是可以当家做主,独立发展的关系,各部门员工的积极性比较高,主动性也更强。比原本刚收购时,死气沉沉,人浮于事,内部争权夺利的情况好了不知多少。
在新浪待了一天后,徐良才离开。
第347章 超级女声
“徐总,今天是‘鸿蒙项目’正式开工的日子,您不去吗?”吕慧道。
“已经七月十五号了?”
“嗯。”
“时间过得真快。”随即摆了摆手,“我不去了,让老谢他们主持吧。”
“好的。”
“你把鸿蒙音乐向总找来。”
“是。”
吕慧离开后不久,向莉莉推门走了进来。
“徐总,您找我?”
指了指面前的座位让他坐下后,徐良指了指桌上的资料。
“你们的中期报告我看了,2.7亿华夏币的营收非常不错。”徐良道。
向莉莉红光满面,“我也没想到刀郎的第一张专辑就能卖的那么火,发行半年就破了200万张,给我们创造了过亿的营收。
唯一可惜的是国内的盗版太猖獗,不然这张《2002年的第一场雪》绝对能卖过千万。”
这个徐良相信。
刀郎的实力不需要怀疑。
“现在国内的环境就这样,咱们能保证这样的营收已经很不错了。”
“凤凰传奇、李健和姚倍娜的专辑准备的怎么样了?”
“有您的那几首歌打底,成绩肯定不会太差。不过我还想再打磨打磨,争取弄成白金唱片。一出道便是白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也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向莉莉完全被刀郎200万正版销量提高了眼界。
徐良点头道:“精益求精的态度没错,但也别耽搁太久。人都是会喜新厌旧的,尤其现在好歌叠出,热度很难长久维持。”
现在可不是十年后歌坛凋零,青黄不接的时代。
而是两岸三地,好歌层出不穷,神仙打架的时代,竞争极其激烈。
“我明白。”
徐良点头后指了指向莉莉手边的文件。
“现在说说它的事吧?我相信你不会无的放矢的把它拿过来。”
向莉莉拿起文件递了过来。
“徐总,还是您了解我。”
接过向莉莉的文件,翻开扉页后一行放大加黑的字体映入眼帘。
“《华夏偶像》节目策划书?”
向莉莉点了点头,“徐总,限于国内的环境,我们很难在正版下载方面获得太多利益,歌手发唱片,商演,代言,也需要时间。而且短期内很难获得质的飞跃。
所以我打算开辟新方向。”
“这个?”
徐良抬了抬手。
“是的。这是我上次去羊城出差的时候,偶然从酒店电视里看到的转播。后来调查了一番,这是一款以歌曲为主题,把普通人塑造为偶像明星的节目。
节目起源于英国,叫做《流星偶像》。
后来美国买了版权后,开发为《美国偶像》。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买版权,开发一款《华夏偶像》,正好借这个机会,签一批新人进来。”
徐良翻看着资料,上面详细写着整个节目的策划方案和规则。
脑中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