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397节

  开宰。

  粗野蛮横的老流氓,拉着一众欧洲小弟,蹂躏了东瀛歌姬。

  广场协议,新鲜出炉。

  协议签署后,日元开始升值。

  ‘东瀛第一’彻底成了过去式,失落的三十年,或者说四十年,慢慢到来。

  不过老流氓的抢劫手段从来不止一种。

  广场协议签订不久,美国商务部也启动了301反倾销调查,次年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迫使东瀛打开芯片市场。

  虽然此时东瀛厂商仍占据技术优势,但是其低价策略已经失去了魔力。

  本子不行了,一海之隔的棒子看到了机会。

  三星、现代、LG和大宇四家南韩厂商依靠财阀的充沛财力,在80年代投资超过20亿美元,折合今天上百亿美元,开始在技术上追赶东瀛公司。

  再加上老流氓出于分化平衡的策略,也开始扶持南韩半导体行业。

  当然,这其中也有本子自己作死的原因。

  进入90年代后,荷兰光刻机供应商ASML的光刻机技术开始超过东瀛佳能和尼康。

  美光、三星相继更换ASML光刻机,现代电子也紧随其后采用了ASML的光刻机。

  由于东瀛DRAM厂商坚持使用佳能和尼康光刻机,死不回头。

  韩日双方在工艺、成本上逐渐拉开了差距,而且越来越大。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南韩企业负债率过高、外汇储备不足、欧美债务收紧,韩元在年底数周内暴跌60%,虽然南韩商界和金融界惨兮兮。

  但韩元贬值,却极大地增强了南韩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1998年,南韩DRAM企业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东瀛。

  为了促进南韩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南韩政府在1999年将现代电子与LG半导体合并,现代电子拥有多数股份。

  这次合并给现代电子带来了近140亿美元的债务,债务股本比高达160%。

  2001年,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去世。

  本来就貌合神离的郑家后人,迅速上演了‘八子夺嫡,三家分晋’的精彩大戏。

  一番激烈争斗后,老二郑梦九夺走了现代集团最重要的资产现代汽车。

  老六郑梦淮分走了仅次于现代汽车的现代重工。

  老三郑梦根分走了现代百货。

  老四郑梦禹分走了现代铝业。

  老七郑梦允分走了现代海上火灾保险。

  老八郑梦一,分走了现代企业金融。

  本来继承大统的郑梦宪看着庞大的现代集团被几个兄弟掏成了空壳,焦虑之下最终跳楼自杀。

  算上车祸丧生的长子郑梦弼,以及后来服毒自杀的老四郑梦禹。

  八子去三,其惨烈程度,不比古代皇位争夺差了。

  现代电子因为负债太多,没人要,也趁着现代分崩离析的机会分离出来,并改名‘海力士’。

  可惜改名并没有改变海力士的经营状况。

  1999年前后,DRAM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产品价格接近生产成本。

  本来就没赚多少钱,紧接着碰上了互联网泡沫破裂,DRAM价格崩盘。

  根据IDC数据,在2001年DRAM容量需求上升56%的情况下,DRAM价格降低了46%,2001年DRAM市场预期只有238亿美元,相较2000年缩水18%。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海力士亏损25亿美元,无力归还贷款,资产负债率高达206%。

  考虑到半导体行业巨大的远期资本支出需求,南韩政府和以南韩外换银行为首的债权人开始推动出售海力士。

  所以也有了徐良现在看到的这条新闻。

  心动吗?

  太TM心动了。

  拿下海力士,就拿到了进入芯片、内存、闪存领域的钥匙,而这些都是华夏未来二十年的薄弱项。

  现在的国际环境,也不会因为他是中资造成太大的阻碍。

第354章 SK集团

  唯一的障碍就是钱。

  175亿美元的债务,不过90亿美元的资产值。

  徐良现在砸锅卖铁,也填不满海力士的大窟窿。

  至于汉华,就算是募资,也拿不到这么多钱。

  “本来我以为钱已经不少,结果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仍然是个穷光蛋。”

  连续看了好几遍后,徐良依依不舍的关闭了网页。

  但想了想,迅速打开后,把网页加了收藏夹。

  拿起桌上的电话给吕慧打了过去。

  “徐总?”

  “以后你多关注一下南韩半导体厂商海力士的消息,有变动记得及时通知我。”

  “好的。”

  虽然现在没机会,但等伊拉克战争投机后就不一定了。

  “这次一定多凑点钱。”

  本金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冷静下来后再往后看,徐良没再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新闻。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孙家姐妹直到这时才起床下楼。

  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孙明珍去公司上班,她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事业。

  孙言珍破瓜后连续遭到重创,吃饱饭后很快回楼上休息去了。

  这天晚上,徐良左拥右抱,美不可言。

  第二天,应约去参观SK集团。

  作为南韩顶尖的财阀。

  SK是南韩第三大跨国企业,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鲜京织物。

  在第一代创始人崔钟贤的努力下,SK集团成为南韩的顶尖企业,尤其在能源化工和信息通信领域更是占据霸主地位。

  SK通讯是南韩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拥有南韩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而SK能源则是南韩最大的综合能源化工企业,旗下蔚山炼油厂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炼油厂之一。

  不过可惜,虽然SK的实力很强,却跟自己旗下的业务不对口。

  除了金融,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徐会长,我们SK集团跟贵公司合作一直很愉快,尤其是在网站大全的并购上,更是取得了双方都满意的成果。”

  取代父亲,成为SK第二代董事长的崔泰源微笑着继续道。

  “所以,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在这方面更深一步合作。”

  徐良微笑道:“崔会长看好互联网?”

  “没错。作为新时代的经济业态,我非常认同徐会长的判断,也同样认为互联网大有潜力可挖。”

  顿了一下,崔泰源紧盯着徐良双眼。

  “所以我希望能够再次跟鸿蒙合作,收购贵方旗下的Naver门户网站以及其关联业务。”

  徐良淡淡一笑,“崔会长到是好大的胃口。不过恐怕要让你失望了,Naver门户网站是鸿蒙的非卖品。”

  门户网站虽然潜力有限,但在2006年之前,徐良并不打算卖掉。

  “2亿美元,SK集团收购贵公司鸿蒙南韩旗下的Naver门户网站及关联业务。”崔泰源微笑道。

  徐良淡然道:“不卖。”

  崔泰源眉头微皱,“3亿美元。……徐会长,我已经很有诚意了。”

  “除非崔会长愿意在后面加个零,否则鸿蒙南韩不会出售Naver。”徐良平静道。

  崔泰源忍住心中的怒火。

  30亿美元?整个鸿蒙南韩的价值都没有这么高。

  真当他是冤大头?

  “徐会长真不打算卖?”

  “当然。”

  崔泰源直视对面的徐良,“既然如此,我们SK集团就自行开发互联网业务了。”

  “欢迎。相信以SK集团在南韩的底蕴,一定可以在互联网行业大有作为。”徐良微笑道。

  崔泰源的威胁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互联网行业不同于其它,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头部企业占据70%以上的份额。

  鸿蒙南韩通过收购和两年多的发展,已经在游戏领域、互联网搜索和门户网站三大领域,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崔泰源但凡说跟谷歌合作,都比自己进军互联网,给他的威胁更大。

  至于政治上的威胁。

  呵呵,现在的鸿蒙南韩可不是他徐良一个人的公司。

  大摩、MIH、软银、淡马锡和3I,哪个都不是易于之辈。

  仔细观察着徐良的神色,发现他不似作伪后,崔泰源心中有些不解。

  “他真不担心SK的竞争?”

  两人都不说话,会客室内的氛围也变得安静下来。

  半响后,崔泰源一笑。

  “徐会长,时间已经快中午了。我已经让下面在新罗酒店备好了午餐,请徐会长移步。”

  威胁归威胁,他没打算撕破脸。

  而且现在不卖,以后他还有机会。如果把关系弄僵了,SK可就彻底没机会了。

  “好的,多谢崔会长款待。”

首节上一节397/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