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416节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李佳成爽约了?”

  看着进门的徐良,姜晓阳诧异道。

  徐良倒了杯水喝了后,“我倒是希望他爽约。这次我算是见识到了,这头老狐狸,心眼太多了,句句给我挖坑,我怕待得时间长了,被他卖了还要给他数钱。

  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姜晓阳来了兴趣,跟着徐良三年了,能让他顾忌的人可不多。

  放下手里的工作走了过来。

  “跟我说说,你们都聊什么了?”

  徐良也没隐瞒,简单把先前见面的情形说了一遍。

  “果然是名不虚传,看重的都是你手里最宝贵的资产。不过你这样直接离开,怕是得罪了他。”

  徐良摆了摆手,“无所谓。反正我又不求着他,反而他还要求着我投资鸿蒙。而且,这个老狐狸没有你想的那么小心眼。

  比起面子,他更看重实际利益。

  如果以后真有了交集,给钱绝对比什么面子更重要。”

  姜晓阳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

  话锋一转。

  “你什么时候走?”

  “大后天。”

  渣打银行股东大会要开始了,徐良要竞选董事,肯定要参加。

  “这次过去,正好把伦敦办公室的架子搭起来。”

  伦敦是欧洲最大的金融市场,汉华要立志成为全球顶级的私募巨头,肯定要在这里扎下根基。

  “那纽约那边呢?”

  “这次一起解决,反正也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徐良道。

  姜晓阳简单考虑一下,便点了点头。

  用三年的时间打基础,汉华现在已经培养出了很多人才。

  再招聘一部分,两个办公室筹建并不是难事。

  “具体人员的选择,就由你这个汉华CEO来负责,我只负责具体业务。”徐良笑道。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两个办公室的负责人可不好选。”

  徐良招了招手。

  “你跟我来。”

  两人来到书房。

  徐良从自己的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姜晓阳。

  后者接过来一看。

  “霍岩?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你确定他能做金融?”

  “别着急,你先看完再说。”

  徐良笑道。

  姜晓阳继续往后看,神色逐渐认真起来。

  霍岩,京城人,复旦物理学学士,9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随后进入大摩负责专攻金融衍生产品研究以及自营交易。

  在纳斯达克危机里,他负责的投资成功实现了逆势增长。

  再结合资料上搜集的他的投资成绩,姜晓阳也认可了他的投资才华。

  “确实很不错,你从哪找的这个人?”

  “海德思哲。”

  姜晓阳了然,全球五大人力资源巨头的影响力值得信赖。

  “能力确实不错。”姜晓阳道。

  徐良笑了笑,岂止是不错,而是非常厉害。

  2005年,霍岩从大摩辞职后以500万美元的起始资金,在伦敦的骑士桥创立了卡普拉投资管理公司。

  其后,用了仅仅7年时间,便将该资产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到130亿美元,荣登2012年福布斯全球对冲基金经理排行榜的第21位。

  上辈子他发家后,在高盛华夏做了一份自己的财富管理计划,其中就拿出了一部分钱投给了‘卡普拉’。

  当时他的投资顾问,没少在他面前吹嘘霍岩和卡普拉,所以他记忆非常深刻。

  若非汉华成立的时间太短,根基不深,影响力不够,他早就把这位招进来了。

  当然现在也不晚。

  “你见过他吗?”姜晓阳问道。

  “还没有。不过我们约好了这次在伦敦见面。如果中间谈的好,他会是汉华伦敦办公室的负责人。”徐良道。

  姜晓阳看着手里的资历,霍岩确实是担任伦敦办公室的合适人选。

第371章 人选

  “对了,这次如果霍岩能加入汉华的话,我打算让他成为汉华在渣打的股东代表。他离得近,也方便汉华跟渣打的业务合作。”徐良道。

  根据当初他跟渣打达成的协议,汉华将获得渣打两个董事局席位。

  徐良自己拿一个,剩下一个原本是打算交给姜晓阳。

  现在他改变了计划,当然要跟她说清楚。

  “我没意见。汉华的主要业务在华夏。如果我成了董事,难免要两头跑。我又不像你有私人飞机。来来回回,累都累死了。”姜晓阳道。

  徐良搂住她的纤腰笑道。

  “当初你要是答应,私人飞机我早给你买了。”

  去年他做空安然大赚一笔后,本打算买一架私人飞机给姜晓阳,也方便她工作。后来被她拒绝了。

  一是国内私人飞机使用不方便,另一个也是她不想太特立独行。

  毕竟,她跟徐良不一样,她是姜家的女儿。

  在外面要注意影响。

  “等过几年再说吧,反正你的私人飞机我也能用。”

  “行吧。”

  他知道姜晓阳的顾虑,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纽约办公室人选你有目标了吗?”姜晓阳接着问道。

  徐良反问道:“你可是汉华的COO,执行合伙人,这段时间就没想着找一个?”

  “当然不是。我拜托麦肯锡联系了一位,但人家想自己创业,拒绝了我们的招揽。”

  徐良来了兴趣。

  “谁?”

  “黎彦修,87年毕业于中科大数学系。

  88年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

  后来对金融学产生兴趣后转读了芝加哥大学的MBA。

  91年毕业后,进入美林证券从事投资研究。

  后来凭着扎实的数学和统计专业能力,坐上了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的交易员。”

  交易员在华尔街就像普通行业的销售一样,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职务,但在以‘造钱’为终极目标的华尔街,明星交易员有时可以获得千万美元的提成,可谓‘利’高盖主。

  “96年,黎彦修受聘于多伦多的加拿大多明尼安银行美国证券公司,负责该银行可转债投资。

  他管理的部门连续6年内,每年的业绩成长都在20%以上,成绩非常出色。

  可惜也因为太出色了,人家现在打算自己单干。”

  姜晓阳有些可惜道。

  不管在什么行业,顶尖的人才都是极少数。黎彦修毫无疑问是对冲基金领域的天才。

  徐良了然后,“就只有这一个?”

  “麦肯锡还推荐了几个,不过除了黎彦修,其它的都差了些。”顿了一下,姜晓阳语气中透着骄傲,“汉华资本现在可是管理近70亿美元的国际私募巨头,而且还在快速成长,普通人我可看不上。”

  看她如此,徐良笑了笑。

  现在的汉华确实有资格挑人。

  从抽屉里又拿了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这是我搜集的人选楚刚,经历跟霍岩有些相似。

  中科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东北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在花旗银行新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部门担任过风险分析师、金融衍生产品结构风险经理,以及两年的首席交易员。

  目前是著名投行所罗门美邦市政套利交易部门经理。”

  顿了一下,徐良继续道。

  “不过说起来,中科大在华尔街的人还真多。”

  “你才知道?

  中科大的数学教学实力在国内排在前列,而数学是华尔街投行们最看重的能力。

  这种从业背景也造就了中科大在华尔街华人圈子里无人能撼的地位。

  我记得在大摩实习的时候,圈子里十个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务的华人,四个是中科大出身。”姜晓阳回忆道。

  “所以说学好数学,真的能赚大钱。”徐良笑道。

  “数学是大部分学科的基础,学好了当然大有裨益。……对了,这个楚刚你联系过吗?”

  “还没有。你替我联系吧,考察一番,如果觉得合适,就让他走马上任。”徐良道。

  “如果考察通过了,怎么任命?合伙人,还是高级合伙人?”

  “合伙人吧,赚了钱再晋升。”徐良道。

  高级合伙人都有公司的期权。

  以前汉华刚成立,没多少底蕴,吸引人才的时候,给的条件很优厚。像刘志平和徐新都给了1%的股份。

  但现在随着汉华资本的名头越来越响,根基越来越厚。

  就没必要一上来就给股份了。

  把姜晓阳手里的资料夺出来扔桌上。

首节上一节416/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