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474节

  最后就是‘泰华中心’业态。

  聚合了购物中心和写字楼两种业态。

  目前有四个项目。

  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以魔都环球金融中心改建的‘泰华环球中心’,以460米的高度暂居华夏第一,世界第三。

  第二个魔都‘泰华时代中心’,也是后来的国金中心。

  目前还在做设计。

  第三个京城泰华环球中心【建外SOHO】,占地面积16.9亩,54万平米建面。

  设计已经做完了,目前还在等徐良的米下锅。

  第四个羊城泰华环球中心,烂尾楼中城广场改建而来,本来中城广场是纯粹的写字楼。

  被徐良收购后,在他的受命下,陆觉跟政府方面沟通,扩大了裙楼面积,而且又原本的两层变成六层。

  这一番变动后,裙楼的面积突破8万平米,变成了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总共十三个项目,除了老家潍城泰华城价值稍微差点,其它都是一线和顶尖二线城市的城市核心或主流商圈。

  不管是地产升值,还是商业收入,都具备巨大的潜力。

  泰华地产他投了15亿美元,通过渣打银行贷款15亿美元,总计花费30亿美元,才能拿下清单上这十三个项目。

  “等这次石油投机结束,所有项目都要开工,而且开启下一轮的地产业扩张。”徐良心道。

  趁着这几年地价低的时候多买点,再往后不仅竞争更激烈,而且土地也不像现在这么便宜了。

  在徐良思考红岩基金未来发展的时候,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便到了晚上。

  洛伦庄园前的花园广场上,徐良看着从劳斯莱斯上下来的约翰汉弗莱,笑着迈步迎了上去。

  “约翰,好久不见,一向可好?”

  “呵呵,托徐先生的福,这段时间是我担任渣打CEO以来最轻松的一段时间。”

  这句话虽然有客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真诚。

  自从徐良成为渣打的股东后,汉华就把大部分贷款和融资的交易交给了渣打。

  仅仅是去年。

  双反之间的合作,已经接近100亿美元。

  而且这些贷款和融资的风险不高,回报稳定,极大的提升了渣打的盈利能力。

  作为渣打的CEO,约翰汉弗莱当然乐见其成。

  徐良微笑着继续道:“相信随着汉华和渣打合作的继续深入,渣打的营收还会更高。”

  “对此我也非常期待。”

  两人相视一笑。

  “请进。”

  “请。”

  两人来到了会客厅。

  吕慧奉上咖啡。

  汉弗莱接过来简单抿了一口后。

  “徐,你跟高盛的关系怎么样?”

  “还可以?约翰,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最近高盛一直在打听你几次融资的事情,以它们的行事风格,如果不是有什么跟你有关的计划,绝不会如此。”汉弗莱道。

  “高盛吗!”

  徐良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他跟高盛COO约翰塞恩交好,那么后者的竞争对手约翰桑顿就变成了对手。

  两人为了高盛集团CEO的职位,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约翰桑顿看不惯他很正常。

  只是徐良没想到,他的鱼饵撒下去后,居然把高盛钓了出来?

  “以他们在华尔街的地位,应该很清楚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才对。”徐良心道。

  “约翰,谢谢的消息。这对我很重要。”

  “我们是朋友,也是亲密的合作伙伴,自然要相互帮助。”约翰汉弗莱笑道。

  徐良是渣打的大股东,交好他,更方便自己掌控渣打。

  相比之下,高盛只是外人。

  孰轻孰重,汉弗莱心里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他也非常看好徐良的未来。

  “徐,高盛的人善于操纵舆论,别被他们愚弄了。”

  “放心吧。如果没有你提醒的话,说不定我真的会吃亏,但现在再你的帮助下,我已经有了准备,肯定不会任由他们操纵。”徐良笑道。

  “呵呵,能帮到你就好。”顿了一下,“徐,《时代周刊》我看了,你真的看好石油多头?”

  “当然。鲲鹏基金现在的主要投资就是多头石油期货。”

  徐良也没隐瞒。

  对汉弗莱这个级别的人而言,根本隐瞒不了。

  “渣打的客户里也有不少人对石油期货感兴趣,他们想当面向你请教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约翰汉弗莱道。

  随着《时代周刊》的扩散,徐良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对他感兴趣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

  尤其汉华资本青龙基金那超高的盈利,太让人心动了。

  所以现在想要结交他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兜兜转转,自然会有不少人求到汉弗莱这里。

  “约翰,看在你的面子上,即便我没时间也要把时间抽出来。”徐良笑道。

  “哈哈,那我可要说声谢谢。”

  “咱们是互惠互利。”

  “对对,互惠互利。……那我来组织,等定下了具体时间和地点,再打电话通知你?”

  “OK,没问题。”

第422章 亚洲升水

  这时候吕慧走了过来。

  “徐总,晚餐准备好了。”

  徐良点了点头,“约翰,晚餐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边吃边聊?”

  “正好我也饿了。”

  约翰汉弗莱笑着起身。

  “请。”

  “请。”

  吃完了晚饭,两人又聊了一会后,约翰汉弗莱才告辞离开。

  看着远去的车影,徐良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回到书房拿出手机给夏长胜打了过去。

  “徐总。”

  “新加坡那边石油多头合约卖了多少了?”

  “已经买了10亿美元,10倍杠杆,持有38万手原油多头头寸,持仓价26.3美元/每桶。截止现在,比我们投资前平均每桶浮涨0.4美元。”夏长胜如数家珍的汇报道。

  需要提一下的是。

  在石油交易领域,有一个词叫‘亚洲升水’。

  根据统计,从19932001年,沙特轻质原油销往东北亚地区的价格,比销往欧洲的价格,平均每桶高1.01美元,与销往美国市场的相比,差距更大,有时达到3美元以上。

  甚至出现过直接从沙特购油运回华夏,还不如先从沙特运到美国,再从美国转运到华夏的价格便宜,这种现象在国际上叫做“亚洲升水”。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石油定价权掌握在西方手里。

  国际两种基准原油:一种是WTI,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另一种是布伦特,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

  由于亚洲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原油期货市场,亚洲的几种本地基准油最终都是由WTI和布伦特价格决定,无法完全反映东北亚地区真正市场供求关系。

  从而导致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原油价格普遍偏高,华夏作为能源输入大国,也因此深受其害。

  听着夏长胜的汇报,徐良心里默默估算。

  这次红岩基金投资石油期货的钱,他准备了34.6亿美元。

  雅虎东瀛股权抵押20亿美元。

  新梦想地产项目交易获得2.6亿美元,新梦想教育集团抵押贷款12亿美元。

  现在已经投出去两笔。

  第一笔10亿美元,去年10月底就开始投。

  第二笔是今年1月初。

  截止现在,红岩基金用于投资石油多头的钱还剩下14.6亿美元。

  鲲鹏基金那里除去已经投进去的13亿美元,还剩下15亿。

  双方加在一起,徐良手里还有30亿美元的资本。

  “不知道拉里埃里森那里准备了多少?”徐良心道。

  “暂时先不要投了,看看风向再说。”

  “明白。”

  “对了,跟我们合作的商业调查公司那边有消息吗?”徐良问道。

  “对方回馈说,拉里埃里森身边的安保非常严密,他们跟踪了几次,始终没能摸到对方在纽约的聚会地点。

  不过他们说,最近拉里埃里森最近正在跟银行接洽,寻求一笔巨额贷款。”

  徐良心中一震,“具体数额多少?”

  “目前不清楚,但参加的大银行不少,可以肯定在50亿美元以上。而且,这笔贷款是高盛出面帮忙组织。”

  “又是高盛。”徐良眼里闪过一抹冷色。

  “徐总,拉里埃里森这是下血本了,我们是不是也再准备一些资金?”

首节上一节474/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