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收购维旺迪游戏的时候,他虽然没反对,但当Google加入,把维旺迪游戏的交易价格抬升到30亿美元的时候,他已经打算放弃了。
不过徐良一意坚持,才让这块瑰宝落在了他们手里。
现在,再没有人觉得32亿美元收购维旺迪游戏价格太高,只一个《魔兽3》就全赚回来了。
感受着谢文敬佩的眼神,徐良心里很享受。
人往往都有这样的臭德行。
看不起阿谀奉承的人,但如果被奉承的对象是自己,那就没问题。
徐良翻开鸿蒙的中报。
毫无疑问,经过半年的发展,鸿蒙的营收更上一层楼。
2003上半年,鸿蒙公司创造净营247亿华夏币,净利润突破59亿华夏币,同比增长271%。
另外,鸿蒙旗下华夏、东瀛、南韩、中南、南洋、中亚、欧洲、德国、法国、美国,十大子公司中,创造营收最多的仍然是东瀛子公司。
鸿蒙东瀛算是厚积薄发。
必应的广告业务持续暴涨,游戏业务随着《拳皇2002》、《合金弹头2002》发布后,在前作的基础上,迅速风靡全球。
两者加起来卖出580万张光盘。
随着《魔兽3》的火爆,北美公司的营收后来居上,超过了南韩和华夏成为营收第二的子公司。
不过营收第三的子公司也不是华夏,而是欧洲公司。
虽然分离出了德国、荷兰、奥地利在内的德语市场,以及法国、比利时、瑞士等法语市场,放弃了英语市场,但凭借着广大的南欧市场,两年多的发展下来,终于进入高速成长期。
2003年上半年,营收突破54亿华夏币。
中亚公司虽然包含了中东市场和部分南亚市场,但目前确是所有子公司中发展最慢的。
今年还处于净投入的阶段。
具体业务方面,游戏业务仍然是无可置疑的第一。
吞并了维旺迪游戏,《魔兽3》的爆发,让鸿蒙游戏业务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仅看中期财报,鸿蒙游戏的营收已经超过了任天堂。
如果不是索尼的游戏硬件营收占比极高,它也早就被鸿蒙游戏拉下来了。
最有潜力挑战鸿蒙游戏业务的就是必应。
目前必应在全球拥有2.5亿注册用户,31.9万企业用户,29.9亿索引数据库,日活6.28亿。
百科85万条,知道14.9亿条,图片2989万张,图书323万册。
2003财年中期,鸿蒙必应创造营收59.83亿华夏币,创造净利润22.7亿华夏币,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三倍。
排在鸿蒙必应后面的是网吧业务。
目前公司在中南、香江和南洋拥有1529个大型网吧,一百多万台电脑,品牌授权并提供后期服务的网吧突破5000家。
凭借这雄厚的资本,以及汉华资本辅助下编织起来的关系网,鸿蒙的网吧业务几乎占据了整个东南亚60%以上的市场。
可以说,鸿蒙凭借着手里的组装电脑,以及部分二手电脑,生生在东南亚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网吧业务,推动了这里的互联网发展。
整个2003年中期,网吧业务创造收入56.5亿华夏币,净利润15.8亿华夏币。
这份生意简单粗暴,但利润是真丰厚。
那怕鸿蒙为了正常经营,已经分出一部分份额给当地的地头蛇和保护伞,仍然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也难怪李海珍觊觎广阔的印度市场。
确实太赚钱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恰烂钱。
但不管什么钱,能赚到钱就行。
也多亏了网吧的丰厚利润,鸿蒙中南公司和鸿蒙南洋公司,才能在亏损的情况下,维系必应、Naver、鸿蒙音乐、鸿蒙漫画等业务的发展。
网吧后面是门户网站业务。
在这个互联网搜索还没完全爆发,社区和电商方兴未艾的年代。
门户网站才是互联网行业无可置疑的老大。
跨过纳斯达克危机的雅虎股价已经恢复到了450亿美元,蜗居东瀛一地的东瀛雅虎市值已经接近500亿美元,简直夸张。
两者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的。
相比之下,亚马逊现在才刚刚突破百亿。
鸿蒙旗下的门户网站,国内新浪,国外Naver,两者融合后,目前在全球拥有5600万注册用户,日活1.3亿。
2003年中期,门户网站业务创造营收29.83亿华夏币,净利润5.2亿华夏币。
比起去年同期增长了六倍,除了新浪有线业务的大爆发,也得益于广告业务的增长。
移动梦网在2003年增长更快,回报也更高了。
可惜东南亚那边仍然是个烂泥滩,把门户网站业务的整体盈利拉了下来。
如果不是为了保住这个舆论渠道,他早就把东南亚Naver网站卖掉了。
鸿蒙一号店营收突破20亿华夏币,可惜净利润为零。
第478章 电子商务
这些年,鸿蒙公司诸多子公司中,投入最多的就是鸿蒙一号店。
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在上面砸了近10亿美元。
并在全国构筑了八个一级物流中心,几十个二级物流中心,以及两千多个物流配送点。
勉强编织了一个能覆盖东部发达省市的物流配送网络。
在物流体系的支撑下,一号店的线上营收暴增。
短短半年就翻了三倍,从之前的不到9个亿,增长到现在的二十多亿华夏币。
注册用户也从半年前的276万突破到现在的1143万。
“一号店的线上营收和注册数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徐良惊讶道。
“也算是因祸得福。国内爆发非典后,封锁了几个月,很多人没办法出门购物,不得不使用网购,结果一下子让我们用户数和交易额翻了几倍。”
徐良心下了然。
“有了这一遭,国内的电子商务算是起来了。”
谢文认同道:“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成立不到两年营业额便突破了10亿华夏币,当当网突破14亿华夏币,eBay易趣突破了17亿。
而且还有不少新的电子商务公司注册,随着纳斯达克危机成为过去式,竞争更激烈了。”
“易趣发展的怎么样?”徐良好奇道。
“败相已显。淘宝那边免注册费、上架费,把商户都拉过去了。eBay易趣虽然是大公司,但死守着美国的制度不变,商户们用脚投票,自然会青睐不花钱的淘宝。
长此以往,易趣的用户只会越来越少。
没了买家,那些卖家再舍不得自己经营多年的账号,也会迁移去淘宝。”
徐良点了点头,“看来马芸干得不错。”
谢文犹豫了一下。
“徐总,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小心一下阿里巴巴。”
“为什么?”
“这个人野心太大,等他打败了eBay易趣,彻底成为C2C领域的霸主后,肯定会进军B2C领域,到时候阿里巴巴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几年谢文都参加了马芸组织的西湖论剑,接触的多了,也有了了解。
“老谢,你看人还是那么准。”
听在耳中,谢文松了口气。
他很担心掌握了阿里巴巴近半股份的徐良,会因为利益妥协。
“不过你觉得以淘宝的体量,能在B2C领域挑战一号店吗?”
谢文沉吟片刻后道:“我们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大部分都花在了物流上。如果阿里巴巴只做线上的话,凭借他们的经验和淘宝的支持,即便赶不上我们,也会对我们形成极大的威胁。”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老谢,你看得很准。只要淘宝成功了,阿里在电商上就会有天然的优势。
也的确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威胁。
但他们想要压下一号店,在我们自己不犯错的情况下,基本没可能。”
看着谢文询问的眼神,徐良也没卖关子。
“觉得淘宝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谢文思虑半响后谨慎道:“品质?”
“不错。淘宝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只要有身份证和银行卡就能注册成为卖家,虽然因此获得了丰富的货品,注册用户和交易额猛增,但也会导致卖家泥沙俱下,假货泛滥的问题。
时间一久,人们心里就会形成品牌定位。
一旦这个定位形成,那么没有谁会在淘宝上购买太贵重的东西。
赚钱不易,大家都怕上当。
相比之下,一号店因为保证金比较高,品质更有保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号店=品质的印象,再加上我们自营物流,安全上更有保障,客户购买贵重物品,以及希望购买行货正品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选择我们。”
谢文略作思索后,“徐总,如果阿里重新创立一个B2C品牌的话,就能绕过您刚才提到的品质问题。”
徐良笑着摇了摇头,“没有那么容易。而且,阿里也不可能从零开始。极大的可能是,在创立新品牌后,吸引淘宝卖家注册B2C品牌。
一个已经习惯了免费的人,突然要交大量的押金,谁都接受不了,大概率要闹腾一阵。”
谢文点头道:“闹归闹,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大概率还是阿里赢。”
“不错,但那些习惯卖B货的商家,可不会因为变了平台就放弃巨额的利润。就算阿里杀一儆百,努力塑造新品牌,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成功。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成功了,还要面临一号店的竞争。
那时候的我们,肯定比现在更加强大。”徐良笑道。
从后世的记忆来看,随着支付宝的越来越成功,阿里的重心已经不再是电子商务,而是金融。
所以与其担心他们,还不如担心一下拼夕夕。
这才是真正的大敌。
至于京东,一号店走了它的路,而且越走越远的情况下,不可能再给它崛起的空间。
谢文脸上露出恍然,原本弥漫着重重迷雾的前路,仿佛瞬间清晰了。
“还是您有远见。听完了您刚才的分析,我心里也没那么焦躁了。”
徐良笑了笑,他不相信以谢文的才华,会一点看不出一号店和阿里淘宝的区别,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这件事,恐怕也是试探他对淘宝的态度。
毕竟,他在阿里的占股太多了。
42.3%,除了阿里管理层之外,就他的股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