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637节

  第三,1000万吨大豆,以6000元/吨价格跟丰收农业交割,利润空间为3700元/吨。

  净收入为370亿华夏币,44.8亿美元。

  最后,整个大豆投资结束后,太平洋1号基金获得1302.5亿华夏币,157.7亿美元净收入。

  扣除整个大豆投资期间产生的运输、存储、薪水、行政支出,以及最关键的交易税、契税等等。

  净收益为846.63亿华夏币,102.5亿美元。

  综合石油投资的收益,太平洋1号基金在过去一年里获得了191.5亿美元的净收益,年平均回报率6.73倍。

  按照我们汉华的规定,收益率超过1倍,可以获得净收益的50%。

  所以,191.5亿美元的净收益,我们可以获得95.75亿美元。

  当然,这只是大略计算。

  最后具体能获得多少,还要等公司精算部门的结果。

  不过出入不会太大。”

  徐良点了点头,姜晓阳给出的数据都是大略。

  详细的财务数据,会记录每一笔支出。

  涉及到三百亿美元的庞大数字,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出错。

  “等这笔钱拿到手,就在公司下面成立一支长青基金金星基金,首期投资额100亿美元。

  当初答应我老丈人的事情,也该兑现了。”徐良道。

  “难得你还记得。不过我们最后能不能分到100亿美元还是未知数。”姜晓阳道。

  “呵呵,其它几只基金就不说了。青龙1号基金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解封了,虽然还不知道具体能分多少,但肯定不会比太平洋1号基金差多少。所以,我们不缺钱。”

  青龙1号基金,募资额15亿美元,随着互联网股和科技股的全面复苏,青龙1号基金的杠杆也从最初的两倍涨到了现在的八倍。

  投资的英伟达、黑莓、eBay、雅虎、高通等十几家公司,最少的也增长了30%以上。

  成长最多的黑莓,比起当初,市值两年翻了四倍。

  算上青龙1号的杠杆,只这一支股票,汉华就赚了近十倍。

第568章 阳谋

  太平洋1号基金和青龙1号基金,是目前汉华旗下几十支基金中,盈利最丰厚的两支,也是汉华的招牌。

  “汉华这点钱,真是被你算计明白了。不过,科技行业的风险太高,尤其在华夏这样的环境里风险会更高,你一下子投入这么多,就不怕最后全赔了?”

  徐良笑道:“这几年我投资的项目也有上百了,你见我赔过吗?再说了,科技行业的风险虽大,一旦成功,回报也很惊人。

  高投入高产出,我愿意赌一把。”

  “行吧,反正钱是你的,你愿意冒险就冒险吧,要是赔了别后悔就行。”姜晓阳道。

  “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后悔。”

  徐良自信道。

  “对了,现在太平洋1号基金收到的投资申请资金已经超过700亿美元了,而且现在还在快速增长,等到正式开始募资,肯定能膨胀到千亿。

  所以,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出一个章程?”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上千亿美元资金后面,都是各地顶尖的大财阀。

  一个处理不好,得罪了对方,对以后公司的发展很不利。

  如果处理好了,将是汉华以及自己旗下公司发展的重大契机。

  “你发一份资料给我,我先看看再说。”

  “嗯。”

  沉默片刻后,姜晓阳透着思念的声音传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

  察觉到电话里幽怨的情绪,徐良的语气也变得柔和起来。

  “收购米高梅的事情遇到了点挫折,不过我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等我完成了米高梅的收购就回去。”

  “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最近汉华好几只基金都要清算,你已经够忙了。不用再操心我了,这点事还难不倒我。”

  “嗯。一个人在外面多注意身体,我们的钱已经赚的很多了,少赚一些也没事。”

  “放心吧,我会注意。”

  又聊了几句后,姜晓阳才不舍的挂断了电话。

  徐良长吁了一口气。

  每次应付自己的红颜知己对他而言都是一件幸福又烦恼的事情。

  温柔的关心让他心中慰藉,但又怕聊着聊着对方说出什么让自己无法回答的尴尬问题。

  好在一切还好,他还没遇到这种情况。

  但他也明白,以姜家的能量,不可能对自己的做派一无所知。

  毕竟他在安凯月、福田心美等人的事情上并没有隐藏。

  但到现在为止姜家和姜晓阳都没有说什么,显然算是默认了。

  只是这种默认能持续多久,他也没太大的把握。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以后再说吧。”

  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

  “进来。”

  吕慧推开门,快步走了进来。

  “徐总,刚刚收到消息,Google向加州高等法院提出诉讼,起诉鸿蒙必应的搜索引擎技术,侵犯了他们17项专利。

  目前,加州高等法院已经受理了,应诉通知书已经发出。”

  叮铃铃……。

  徐良的手机响了起来。

  拿起来看了眼来电显示后按下了接听键。

  “徐总,Google向加州高等法院起诉了……。”

  卢晓波的语气中透着焦急。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管理好公司,应诉的事情会由总公司法务部的人负责。”

  “徐总,Google来势汹汹,再加上甲骨文虎视在侧,这次我们面临很大的麻烦,总公司的法律精英虽然优秀,但到底不了解美国的商界和法律界,不如让我也加入吧。

  我在美国多年,对这个国家很了解。”

  徐良直接拒绝了。

  “不用。Google的诉讼只是疥癣之疾,算不上什么大麻烦。公司的正常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事,尤其现在保证公司的稳定最为重要,所以你的任务很重。”

  “徐总……。”

  “好了,我这里还有很多事要忙,就这样吧。”

  徐良挂断了电话。

  “徐总,谢总的电话。”

  吕慧把手机递了过来。

  “老谢,你也知道了?”

  “嗯。我已经让技术部分析Google起诉我们的案件中涉及到的技术,虽然暂时还没结果,但老沈说败诉的可能性不大,但就怕Google使用计划外的手段,比如政治。”

  “不用可能,而是肯定。就算埃里克施密特不用,埃里森和霍华德也会帮他。不过,不管他们怎么发力,我们都以不变应万变。

  他们不是诉讼吗,我们就用最好的商务律师应诉。

  如果他们用盘外招,那我们就见招拆招。”

  “有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谢文道。

  鸿蒙不缺钱,也不缺背景。

  A轮和B轮两次融资后,鸿蒙的股东里包含了华尔街投行巨头和欧洲的顶尖银行,埃里森想用盘外招,也要掂量一下他能不能应付这么多人的愤怒。

  “老谢,Google那三驾马车不傻,埃里森也同样精明。他们不会不知道起诉鸿蒙,根本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所以,我怀疑他们的目的不是要鸿蒙赔钱道歉,而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徐良道。

  人的精力有限,公司的精力也有限。

  现在鸿蒙在收购米高梅上陷入泥沼,这边Google又把鸿蒙拖入法律诉讼。

  两件事牵扯鸿蒙后,放在公司发展上的精力无疑会下降。

  鸿蒙发展的慢了,就给了后来者追赶的机会。

  “徐总,我认可您的意见。不过,我觉得Google的诉讼还有一层考虑。”

  “哦?说说看。”

  “自从B轮融资后,快速发展的鸿蒙,从估值上看,已经是当之无愧世界顶尖互联网公司,独霸亚洲搜索市场,并且占据了欧洲搜索市场60%,是世界上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

  而Google只在英语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仍然寂寂无名。

  这场法律官司,一旦打起来,没有两三年不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Google发动媒体不断宣传,那么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等于是,Google借着我们的名头宣传自己的公司。

  就算最后官司失败了,只要Google在搜索市场的占有率上去了,它一样是赚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加州高等法院诉讼,而不是国际法院的原因。”

  鸿蒙必应在美国几乎没有业务,在美国诉讼,即便是赢了也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好处。

  这一点,Google清楚,鸿蒙也清楚。

  “看来这次我们要吃哑巴亏了。”徐良笑道。

  “埃里克施密特,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他们确实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Google想要从我们身上赚到好处,肯定要全方位的宣传,这本身对我们的品牌宣传度也有一定的好处,也会提升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所以也不全是坏处。”

  听到这里,徐良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

  老大和老二打架,死的是老三。

  如果鸿蒙必应跟Google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倒霉的自然是雅虎、MSN、百毒、雅虎东瀛这种二线搜索公司。

首节上一节637/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