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举办一个酒会,这些是我打算邀请的人。三位在美国上流社会人脉广阔,如果认识其中的人物,不妨帮忙送一下请柬,顺便帮我邀请一下。”
三人看着手里的名单。
美国贸易委员会的要员。
美国司法部的主要负责人。
美国主流媒体的股东和CEO。
华尔街金融巨头。
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头头。
众议院和参议院比较有影响力的议员。
林林总总上百人,每一都有非凡的影响力,如果把他们邀请来的话,徐良别说收购环球娱乐,就算两个,三个环球娱乐都没问题。
三人对视一眼,卡尔德隆问道。
“徐先生,这些人确实对鸿蒙收购环球娱乐有巨大的帮助,但你打算以什么样的名义邀请对方?”
徐良淡淡一笑,“青龙一号基金和太平洋一号基金都要清算了,我开一个最后的总结会,也顺便为将来募资打一下基础。”
顿了一下,目视三人。
“我想这个理由应该足够了。”
“确实足够了。作为2002和2003年全球表现最好的两支基金,没有谁能够拒绝汉华。”卡尔德隆道。
“这么说我们的利益一致了?”徐良微笑道。
“作为鸿蒙的股东,我们的利益本来就是一致的。”
众人相视一笑后,这场简短的会议也算是圆满了。
目送众人离开后,霍刚走了过来。
“良哥,人走了?”
“派两个人跟着他。”
卢晓波虽然已经变成了落水狗,但徐良出于谨慎,还是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个人身上获取一点埃里森团伙的消息。
“嗯。”
“吕慧,通知下去,让鸿蒙游戏副总裁,强良游戏工作室(暴雪)负责人艾伦阿德汗担任鸿蒙北美子公司总裁。”
“好的。”
暴雪旗下的《魔兽三》成绩太过耀眼,从7月1日发售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光盘销售过千万,只此一项营收就突破8亿美元。
再加上周边收入,半年来已经突破了14亿美元。
出色的成绩,把华夏那边红透半边天的《传奇》都压了下去。
《传奇》在鸿蒙的竭力推广,尤其是有东南亚市场的补充,半年的营收也才突破17亿华夏币,不到三亿美元。
如此耀眼的成绩,论功行赏,也要让暴雪总经理升一级。
很快,徐良准备在庄园召开酒会的消息在美国上流社会传开。
对青龙和太平洋两支基金有了解的人,都在千方百计的想要参加这场饕餮盛宴。
可惜徐良邀请的人有限,拿到邀请函的只有一百多人。
每人只允许带一名女伴。
所以整个就会的规模不会超过三百人。
未免来自各方面的请托,徐良干脆把工作手机给关了。
至于公司方面,工作邮件会专门发到他的邮箱,不用怕耽搁。
“咦?”
徐良看到邮箱中的内容,连忙拿出手机打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徐总?”
“君瑞,安卓公司收购了?”
“是的。昨天刚签的合同,3500万美元收购了90%,剩下10%留给了所有的技术人员。
而且按照您的要求,签署了保密合同和3年竞业协议。”
“做得很好。”
徐良夸奖道。
心里也松了口气。
捏住了安卓就等于捏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票。
再加上鸿蒙提前展开的研究。
他终于放心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后便挂断了电话。
徐良眉头微皱,安卓的后续处理也需要考虑。
第577章 惊人的募资额
他之前想的是跟鸿蒙旗下‘手机鸿蒙操作系统’合并,但双方不同的工作文化和态度,遥远的距离,强行融合,只会造成更大的隔阂。
而且,现在鸿蒙和安卓分属两家公司,如何区分鸿蒙和汉华的利益,也需要他去考虑。
“算了,先不想了。现在最关键的是收购环球娱乐资产。”
清理多余的念头后,刚准备继续工作,手机再次响了起来。
拿出来一看,连忙接了起来。
“这个时间,你那边快凌晨了吧,怎么还没休息?”
“我也想休息,但你在美国弄出那么大动静,我怎么可能休息好。”姜晓阳道。
“你知道了?”
“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金融凯撒徐良要举办募资酒会,全球的上流社会只要得到消息的都在关注。
电话都打到我这了,我能不关注?”
“有人求到你头上了?”
“嗯。”
“谁这么大胆?”
“一些我们的老客户,尤其是香江、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华裔富豪,都在积极询问。”
“你回复他们,我给他们留了份额。”
应了一声后,姜晓阳继续道:“他们希望你在东方也举办一场募资就会。”
“我在西方办这场就会,是为了给鸿蒙收购环球娱乐资产铺路。在东方,我可没什么项目。”
“你有你的理由,但如果不办的话,人家会说崇洋媚外,看不起自己同胞,难道你想背上这样的恶名?”
徐良当然不想。
“当年我在香江就举办过一次太平洋基金的募资酒会,可没有厚此薄彼。”
“你真不想办?”
“不想。现在汉华的声誉已经不需要我亲自去募资了,除非有特殊的目的。”徐良直接道。
举办酒会很简单,但周旋在一个个利益群体中间,小心翼翼的平衡各方,却是一个极为耗费精力的事情。
他这边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办,哪有时间去虚与委蛇?
“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就算了。”
姜晓阳也没有逼他,现在的汉华已经有了对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说NO的资格。
“你在美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募集的资金只会更多。两支基金你打算最终募集多少?”
“太平洋基金募资300亿美元,青龙基金募资600亿美元。”
太平洋基金是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的规模普遍不会太大,最大的桥水也只有1200亿美元左右。
但桥水是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才一步步扩大到了这规模。
现在的太平洋基金,显然没有桥水的基础。
之所以能掌控数百亿的资金,全凭徐良的未卜先知。
否则只是把这么大的资金投出去,就是一个能让人挠破头皮的事情。
青龙基金是私募股权。
私募股权不同于对冲基金,管理资金规模普遍更大。
六百亿美元虽然很多,但也只是进入全球私募股权基金领域的前十名,黑石、凯德管理的资金已经近千亿了。
“会不会太大了?这么大的资金量,你有把握能投出去吗?”
姜晓阳严肃道。
这个募资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她原本的预计。
“当然。如果没有把握我也不会募集这么多资金。”徐良笑道。
马上就进入2004年了。
美国房地产已经进入了爆发的前夜。
这是一个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如果把关联度极高的金融、保险、钢铁、水泥、木材加工、装修等行业算进去,更是超过十万亿。
面对如此惊人的市场,徐良的想法很简单。
债券。
美国的债市是股票市场的数倍。
几十万亿美元在里面翻滚,既有优质债券,也有垃圾债。
徐良就想着购买金融公司发行的房地产类ABS、CDO债券,关联企业发行的企业债,甚至未上市房地产企业发行的垃圾债。
只要跟房地产相关的债券他都要。
等三年结束后,这些债券的账面价值肯定会涨,只要它们上涨10%,加杠杆后,徐良的收益也会超过40%。
不过按照美国房地产,三年涨了一倍的架势来看,债券肯定不会只涨10%。
百分之百不可能,但20%,甚至30%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