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根本思想的基础上,总公司决定。
第一,取消华夏子公司。
第二,解散鸿蒙游戏(鸿蒙漫画……),各游戏工作室,由所在国或地区的子公司直辖。”
之前,像强良工作室(暴雪)、后土工作室(北方暴雪)等都是北美子公司和鸿蒙游戏双重管辖。
现在直接由鸿蒙北美子公司管辖,无疑增加了北美子公司的管辖权和分量。
同样的还有鸿蒙漫画、动画、影视、音乐等所有泛娱乐企业,让最了解本地市场的子公司真正掌握管理权。
“第三,剥离网吧业务,成立独立的子公司‘鸿蒙网科’。”
随着鸿蒙的不断发展,中南公司和南洋公司即便没有网吧的输血,也能够保持营收平衡。
徐良便打算把这块业务剥离出来,发展一年后,零五年推上市,趁着网吧业务如火如荼的机会,先赚上一笔。
否则等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一来,11年之前都没太好的上市机会。
等11年上市,再加上半年封锁期。
不等他这边出手股份,汹涌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就能把网吧业务打的七零八落。
“第四,成立子公司鸿蒙娱乐,鸿蒙华夏漫画、鸿蒙华夏游戏、鸿蒙华夏文学、鸿蒙华夏影视、鸿蒙华夏动画,以及鸿蒙华夏音乐,全部归于鸿蒙娱乐管理。”
很显然,以后鸿蒙娱乐将统筹鸿蒙华夏的泛娱乐业务,真正成为一条横跨版权、音乐、影视、漫画、动画的泛娱乐产业链。
其它子公司,除了北美子公司之外,基本都照此办理。
不过其它子公司的泛娱乐产业规模有限,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子公司。
而是归于子公司总部直辖。
属于第三极公司,也就是孙公司。
“第五,在南韩、东瀛、中南、南洋、中东、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北美、欧洲和南美12家子公司的基础上,新增环球影业、环球音乐、环球影城、一号店、必应华夏、新浪、鸿蒙网科、鸿蒙娱乐、金山九家子公司。”
随着徐良这么一改。
整个鸿蒙总部除了财务部、法务部、行政部等职能部门外,只剩下研发和运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盘古公司’。
进行手机操作系统研发,各大软件底层技术研发的‘鸿蒙研究院’,以及鸿蒙支付。
这些机构还需要总公司的资金扶持。
在他们取得营收平衡之前,还不能子公司化。
“最后,鸿蒙科技公司正式更名为鸿蒙控股集团,集团将不再负责各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只负责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调和各大子公司之间的分歧与合作,新业务和新技术的研发,各大软件的底层技术研发,监督财务等工作。
也就是说,总公司将真正成为一个平台,21家子公司就是从这个平台上孵化出来的独立的个体。”
看着各大子公司总裁兴奋的眼神,徐良微笑道。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当家做主了。除非碰到重大亏损,或者人事、财务危机,否则总公司不会干涉你们的管理决策。”
公司大了,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
怎么克服大公司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不断发展,考验着他的手腕和智慧。
徐良综合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充分放权。
把子公司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大子公司的管理层,他们最了解本地市场,能够迅速根据市场调节公司的发展策略。
总公司负责战略决策、监督财务和人事,大家各司其职。
这样一来,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各大子公司的积极性,还能极大的减轻他的管理压力,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其它公司和个人生活上。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谁有问题?”
徐良话音刚落,就有人举起手。
“徐总,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分账比例有变化吗?”
“没有,还是各50%。”
“徐总,子公司财务方面的使用上限是多少?”
“1000万美元以下,不需要向总公司汇报。”徐良道。
之前这个数值是500万,现在直接翻了一倍。
超过一千万的收购或者计划,在2004年,已经算得上战略级别了,肯定需要总公司审批。
“徐总,子公司的人事权……?”
一一回答了众人的提问后,这场全公司大会进入第二个环节。
各子公司做汇报。
一个是对去年的总结,另一个是对今年的展望。
整个鸿蒙2004年总结会开了三天才结束。
……
望京大厦CEO办公室。
“老钱,我看了你提交的今年和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每年5亿美元的总投入太高了。”
“徐总……。”
“你先听我说。子公司独立运营是总公司已经定下的根本策略,如果我把这个钱给了,其它公司肯定有意见,到时候他们也弄出个大计划跟我要钱,你说我给还是不给?
给了,这个头一开。
其它子公司有样学样开拓新业务,扭头朝总公司化缘。
就算总公司有金山银山也不够你们花的。”
“徐总,每年5亿美元的投资,已经是我们一号店上下反复计算后的最低要求。
毕竟东南亚的交通基础太差,又岛屿众多,我们必须采购大量小型船舶和货车,否则很难完成物流体系的搭建。
再加上国内物流体系的扩张,一号店线下店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只靠我们自己,真的没办法应付这么大的投资。”钱三泰诚恳道。
“老钱,遇到问题,你不能总找我,要学会在自己身上想办法,开源节流才是王道。”
看着谆谆教诲的大老板,钱三泰总觉得他话里有话。
眼看铺垫的差不多了,徐良也不再隐藏。
“老钱,你说‘一号店’的核心业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
“没错。现在电子商务在华夏发展的越来越快,竞争越发激烈,阿里、卓越、当当都在大手笔的投资。
这个时候,一号店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持专注。
所以像一号店线下店这种非核心业务,该卖还是要卖,把钱省出来,加强主营业务。
这样既节省了本该投入到线下店的钱,又能得到一笔流动资金,绝对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才是最适合‘一号店’的发展策略。”
徐良图穷匕见。
钱三泰呆了一下,他没想到大BOSS的办法居然是让他割肉。
心里万分不愿意。
一号店线下店可都是他一家家审批,一家家看着发展起来的。
到现在,全国已经有了近400家精品百货店,经营着3000种不同的商品,营业面积超过16万平米。
月营收已经突破2.7亿华夏币。
前景非常广阔。
他还想着今年把一号店精品百货店的数量推进到450家,月营收突破3亿华夏币呢,结果还没开始,就要被卖掉?
“老钱,是一家拥有超过八千员工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总裁,不是乡下的土财主。
关键时刻要敢于做决定,要有战略眼光。
而不是想着把所有坛坛罐罐都搂在怀里!”
徐良颜色严肃了几分,语气也加重了一些。
当老板,既要和颜悦色,但该严肃的时候也一定要压的下去。
看大老板神色,钱三泰心里一抖。
虽然万分不愿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一号店线下店确实不是公司核心业务,平时开会的时候,公司高层也有提议,把一号店线下店切割,从总公司换取资金,发展电子商务,但一直以来一号店的发展都有总公司输血,就被他拒绝了。
第624章 开源节流
“徐总,就算卖掉一号店线下精品店,也不够15亿美元,您看……?”
“老钱,开源节流,开源节流,你怎么就忘了呢?”徐良敲着桌子道。
“徐总,您还是饶了我吧,我这榆木脑袋实在是体会不到您的真意。”
钱三泰苦笑道。
徐良笑了笑,也没卖关子。
“一号店的本质是店铺,店铺的目的是卖东西,所以我们归根结底是一个渠道商。
渠道商怎么赚钱?”
钱三泰以前就是干超市采购的,经验丰富。
“压低采购价,提高售价。”
“没错。”
钱三泰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道:“徐总,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从厂家拿货,然后通过一号店的网络销售出去?”
“聪明。现在网上的商品以低价的书籍和衣服为主,贵重的珠宝、3C家电则非常少。
为什么?”
“因为客户担心自己上当受骗。”
钱三泰迅速道。
徐良点头后,“我们一号店可以推出自营业务,直接从正规厂家拿货,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可以通过大数量拿货压低采购价。
还可以丰富网站上3C产品和高价值商品的品类。
增加营收和净利润。”
一号店走的是京东的路子。
自营业务当然也要安排上。
钱三泰思索半响后,“徐总,您这个主意好。但家电想要卖得好,售后是关键,我们没有维修点,恐怕很难打开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