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9节

  众人坐好后,徐良骑车打头,后面两辆跟上。

  三辆摩托顶着寒风上了济青公路。

  徐良边开车边打听,找到了最远的桓台集。

  之所以选最远的这个,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他要先把路给跑出来,省得下次麻烦。

  桓台集在一条大公路上。

  两侧都是买东西的小摊贩。

  徐良招呼众人下车。

  人多力量大。

  先用带来的笤帚把地上扫干净,然后把家里种大棚替换下来的旧塑料布叠了三层铺在地上。

  接着铺对联。

  两米宽,三十米长,全都铺满了。

  金色、红色格外鲜艳,很快就吸引了赶集的人,更何况还是一群半大小子收拾,更让人好奇。

  最后,徐良招呼着,把新割的塑料布铺在表面。

  新的塑料布透明干净,能很好的呈现春联的底色。

  同时也能防尘防水。

  再把买来的木方压上,确定不会被风吹走后,地上的活就结束了。

  最关键的是接下来。

  把带来的两根三米粗竹杆竖起来,用绳索和转头固定后,徐良把广告店做好的红色宣传条幅挂了上去。

  白色的字体,映衬着红色的底色,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勤工俭学卖春联!

  徐良打开高音喇叭,放出提前录制好的宣传稿。

  “勤工俭学卖春联,路过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瞅一瞅,看一看了。最全的春联,最低的价格。只要几块钱,就能圆一个少年的读书梦。”

  然后是反复播放。

  徐梦看着老哥的骚操作,莫名觉得尴尬。

第9章 兵分三路

  “良哥,我们都不是学生了,这样说,好吗?”刘强凑过来低声道。

  “屁话,我不是学生?小梦和海兵不是学生?”

  “是。”

  “那不就得了。我们卖春联就是勤工俭学。”

  有上一世的经验,徐良很清楚宣传的重要性。

  打着勤工俭学的名头能增加同情分,提升销售额,同时也符合众人的年龄和身份,也是他们春联的‘卖点’。

  至于所谓的面子,上辈子踏入社会后就被他彻底丢掉了。

  高亢的声音,高挂的条幅,很快吸引了很多赶集的人。

  这年代,他们这地方电话才刚刚普及开来,老百姓还没经过电话、网络的轮番诈骗,心思还比较单纯,也富有同情心。

  尤其那些家里有孩子读书的,更容易感同身受。

  所以很快就有生意上门了。

  老太太抬头看了眼条幅和一张张年轻的脸。

  低头在摊子上看了看后。

  “小伙子,这幅春联多少钱?”

  “大娘,我们一个门两块钱。”徐良连忙道。

  “我要三个门,不过两个门不要门芯,你给我换成‘福’字。”

  普通农家四合院都是一大一小两间正房,正房房门不同于院门,普遍都是一半玻璃,一半实木。

  所以一米多长的门芯肯定没法贴,多数人就用福字代替门芯。

  又买了十二个福字,五十张萝卜钱。

  “小伙子,你算算多少钱。”

  “大娘,三个门六块,福字一个五毛,萝卜钱十张五毛,总共是十四块五,零头我们就不要了,十四块就行。”

  老太太拿了十四块五递过来。

  “大娘,这五毛不要了。”

  “快拿着吧。老婆子不差这五毛钱,你们这些孩子大冬天卖个春联也不容易,将来好好学习。”

  “谢谢大娘。”

  徐良没再推辞,连忙用老太太买的春联卷起来,用皮筋困好后递了过去。

  “大娘您走好。”

  老太太笑着接了过去,拄着拐杖走了。

  目送老太太远去后,徐良转过身。

  “都看到了?春联就是这么卖的。”

  众人连忙点头,“知道了,良哥。”

  “过来,我把价格跟们说说。”

  徐良这里的春联虽然多,但归纳起来也就七八个大类,价格很容易记。

  第一个客户上门后,很快又有了第二个。

  春节,春联是刚需,家家户户都要。

  这次徐良没有出面,而是让徐梦自己去招呼。

  小丫头虽然是初次卖春联,但暑假的时候可没少跟他一起赶集卖菜,倒也不怯场。

  拿到钱的徐梦雀跃的跑过来。

  “哥,我赚了二十块钱。”

  拍了拍她的脑袋,“再接再厉。”

  “刚子,下一个到你。”

  霍刚点了点头。

  也许真的是‘勤工俭学’的招牌管用,他这里的顾客虽然不多,但陆陆续续的没断。

  徐良也借着机会,让每一个小伙伴招待了一两次顾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事实上,这本来也不复杂。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早上八点二十。

  一般而言,冬天的集市九点半以后才进入高峰期。

  这时候,大棚草苫都拉起来了,风眼也放开了,有时间赶集。

  看大家都上手后,徐良把所有人都召集过来。

  “刚子、洪川、旭旭。这个摊子就留给你们。”

  “良哥,你要走?”

  霍刚道。

  “今天我们要赶三个集,桓台是第一个,还有高楼和北洋。”徐良话锋一转,“记住了,今天这个桓台集后,到过年还有两个集,以后你们三个就负责赶桓台集。”

  他们这里的集市不是天天有,而是五天一次。

  “知道了,良哥。”

  从摩托车斗里拿出三个腰包分给三人。

  “每个包你有三十块用来找零,碰到拿着五十、一百的大钱,一定要看清楚真假,谁收到大额假币,扣十块钱工资。”

  “另外,今天这里所有种类的春联都是两百张,价格也都给你们说了。一会卖春联,最后算账,一毛、两毛的零头可以免,其它不行。”

  “今天卖完回去,我会盘查。卖了多少春联,该赚多少钱很容易算,如果最后盘账,出入超过五十,你们三个人今天工资扣一半。”

  严厉的语气让三人脸色微微有些发白,算是提前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

  徐良没有温言抚慰,他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

  “刚子,这里你做队长,负责管理他们,遇到事情,你做主。”徐良郑重其事。

  “知道了,良哥。”

  霍刚认真道。

  徐良拍了拍他的肩膀。

  “还有,中午每个人两块钱的伙食标准。当然,如果你们想吃更好的也没问题,自己花钱,从你们每天的工钱里面扣。”

  “良哥,我们几点可以往回走?”霍刚问道。

  “下午两点。”

  现在还不是年集最高潮的时候,下午两点基本都散集了。

  “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三人郑重的点了点头。

  “其他人都跟我走。”

  带着剩下的七人,骑着摩托三轮一路风驰电掣往家赶。

  因为路已经熟了,所以速度很快,二十多分钟就到家了。

  把提前准备好的,装春联的木箱,以及一应杂物搬上车。

  “朱楼集都知道吧?”徐良道。

  “知道,朱梁东边就是。”

  “良哥,我去赶过朱楼集。”……

  徐良点头后,“强子,你来开车。”

  “小梦、老波、辉,你们四个跟着一块去。”

  众人点头。

  “小梦,这一队你当队长。”

首节上一节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