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319节

  她严重怀疑,网上那个小道消息就是李扬释放出去的。

  现在基民都在往她这边投,股民都在抄万柳资本的作业。

  这样好吗?这样其实不太好。

  前中期肯定有好处,后期需要大规模调仓的时候,那些散户反应不过来,容易被万柳资本踩在脚下。

  也就是所谓的误杀。

  她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

  所以……调仓那段时间,就让别人来做,她自己遥控指挥就行,见不得这么血腥的一幕。

  本来她以为开局会非常艰难,一直到那些机构发现弄不死她,默认了她的存在,整个行情才会对她友善一些。

  结果,李扬又给铺垫好了。

  刚走了几步泥泞,陡然发现后面全部都是宽阔大道。

  到了这一步,如果她还不知道怎么操作,真就没必要在金融圈混了。

  散户就是她的帮手,基民就是她的助力。

  从今天开始,她就能在A股呼风唤雨。

  只需要她扯起反抗的大旗!

  在军工又涨了一周之后,她开始逐步减仓了,军工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住。

  与此同时,她开始加仓白马股,也就是所谓的优质股。

  她调仓幅度并不大,仅仅是从军工里面挪出来了四分之一的仓位,依旧还剩下四分之三。

  这些筹码,是给散户兜底的,如果有机构入场,她随时都能砸出去。

  在她减仓之后,股民发现了,第一时间就开始跑路。

  万柳资本都不在这里面玩了,说明行情已经走完,赶紧跟着去万柳资本加仓的股票。

  股民反应的并不是很快,在军工大跌一天后,许多人才反应过来。

  而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入场一些白马股,吃到了第一天的行情。

  并不多,还需要等待别的资金入场。

  姜半夏在减持一半的军工仓位后,就停了下来,剩下的仓位不动,等散户都走了再说。

  所以,她整体并没有赚多少,军工第一天大跌,她几乎吃满了。

  可她规模大啊。

  这个规模说的不是胸。

  一千多亿的规模,哪怕每天只赚半个点,也是五六个亿的浮盈。

  7月28号这天,A股一些既不优质,又比较冷门的股票,开始纷纷涨停。

  而所谓的白马股,出现了大规模的砸盘。

  开盘之后,姜半夏就意识到了问题,机构在用抱团跟她进行对抗。

  毕竟这段时间,机构亏的很厉害,现在需要找补。

  至少账面上得找补回来,否则资金越来越少。

  他们不陪姜半夏玩了,那么多白马股,就不信姜半夏能全部吃进去。

第224章 借钱入股

  李扬一直在关注市场行情,发现这种诡异局势后,也能看明白。

  他都能看懂的东西,姜半夏更不用说。

  看起来风险确实不小,不过伴随的也是机会。

  只要姜半夏能撑过去,那些机构抱团不了多久,因为没利润。

  抱团一些小盘股,容纳不了太多资金。有一些大盘股,沉底筹码太多,不敢抱团太深,怕为别人做嫁衣。

  除非抱团之后,把市面上的资金吸引过去。

  姜半夏稳不住,大概率就要被吸血,哪怕后续重新进入正轨,也错过机会了。

  这一波行情,万柳资本的两支基金,净值至少要翻1.5倍才行,算是原始基金的积累,也算是万柳资本第一场仗。

  就资金角度来说,那些机构过段时间肯定还会回到白马股上来,他们依旧保留了足够的底仓。

  就像是优等生跟普通学生。

  考试简单了,分数拉的不大。

  真正能拉开分数的,是难题。

  万柳资本这个时候就在做难题,只要把难题做出来,拉开的差距很大。

  几个月后所有资金抱团白马股,大家挣的都差不多,这个阶段拉开差距,才能扩大战果。

  ……

  李扬跟绿水天地的总经理齐嘉良一块待了好几天,主要是交换经营思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明明白白的花钱。

  李扬主要负责营销。

  四十三岁的齐嘉良,履历无可挑剔,在沃尔玛当过几年副总,也处于黄金年龄段,因为种种原因,在沃尔玛没太大空间,索性辞职了。

  外企就是这样,有实力能混到中层,至于高层跟顶层,光靠实力是不够的,他们相当排外。

  李扬这边给的工资最高,加上激励奖金,一年过千万很轻松,能够帮他实现收入跃迁。

  齐嘉良送走了李扬,知道李扬要去找采购部经理。

  目前这家超市,就两个员工,李扬不算在内,他只是总公司的统筹,甚至在总公司都没挂职位。

  一个大学生而已。

  他对这份工作很认真,年薪千万是他从未想过的高度,虽然其中四百多万都是激励。

  只是李扬的要求,他有点看不懂。

  质量要求不低,可以理解。大型商超,一般质量都不会差。

  可按照李扬的要求,物品标签必须要把进货成本写上去,并且售价不能超过成本价的10%

  这很不科学,一般来说,至少要在成本价上面加30%才是正常售价,只有一些具备时效性的农产品,溢价10%,20%就卖了。

  如果只赚10%的利润,房租水电人工,根本不够。

  他在大超市做过,很清楚的了解这些基础成本就占据上品利润的10%。

  按照李扬的要求,所有货物全部卖光,也就不赚不赔。稍微压一点货,超市就要赔钱。

  公司不赚钱,他的职位能长久?

  李扬的要求他会考虑,同样,他也得考虑自己的前途。

  对当前的职位跟薪水,他无比满足,就是对未来,有点没信心。

  对于李扬,他研究过,知道这是花钱不眨眼的主。

  思来想去,他只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李扬在玩票。

  拿几十亿随便玩玩,用不了一年,就得狼狈离场。

  这样?也行?至少不会少自己的钱。

  几十亿都赔了,还在乎自己那几百万的激励奖金?

  加上奖金,在这里干一年,等同于在别的地方干四年了。

  这是按照税前的算法,税后估摸着只相当于三年。

  怎么都不算亏。

  “就知道天底下没有两全其美的事!老子的好日子,就这一年了……”

  “接下来联系绿水集团,先把整个超市的框架搭起来,尤其是人事部门。”

  “时间并不富裕,11月份就要正式开业。”

  对于开业时间,他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时间非常好,距离过年没多久,能狠狠吃一波过年的流量。

  只是绿水天地规模比较大,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不一定能弄好。

  地下两层不用说,一部份用来仓储,其余基本都是停车位,地上六层,按照李扬的规划,最上面一层是餐饮,并且要求全部自营。

  凭借这一点,就够他头疼的。

  要在全国各地请有名的师傅,加入他们的餐饮团队,很难请。

  相比较下来,商品货架反而是最简单的,有现成的模版可以套用。

  娱乐餐饮很难,毕竟六层加起来十几万平,能想到的室内项目就那么多。

  他很佩服李扬的大手笔,县城唯一一家大型商超,兴城超市他也去看过,只有四层,每一层仅仅三千多平,加起来还没绿水天地一层面积大。

  放在全国,绿水天地这个商城不算最大的,甚至都排不上号。

  可要是算自营,没几个能比得上,体量非常大。

  这也是他能肯定,李扬即便投几十个亿,顶多一年就会亏光的原因。

  “就这样吧……”

  正式上班第一天,就要考虑下一份工作,他感觉自己也算是见证了历史。

  ……

  不知不觉,时间就来到了7月29号。

  绿水集团这边,再次面临了缺钱的问题。

  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从市场融资,毕竟A股的作用,就是给企业融资的。

  只是……会扣掉大量手续费。

  融资三十亿,能到手十五亿已经算不错了,大头都会被券商平台吃掉。

  另一个选择,就是定增。

  两者的差别,就跟公募以及私募的差别一样。

  对于绿水集团来说,只要找到了资金,定增几乎没什么成本。

  李扬现在没钱,于是他打给了宋愉。

  “宋姐,我手里有一个公司,最近缺钱了,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兴趣参与定增,可能要十几个亿,你问问身边谁有兴趣。”

  “十几个亿啊?那我问问,等会给你回复。”

  “好的好的。”

首节上一节319/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