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155节

  “另外,这篇文章的最后,也有我们报社的一番表态,来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咱们的《天天数理化》栏目,将继续为广大读者提供最靠谱的考前习题。”

  “哎呦喂,那可不得了。”

  “现在外面都快把咱们报社的《天天数理化》传神了。”

  “那是,还压中了三道高考题呢。“

  “哈哈哈,毕竟登了一个月的高密度化学集中训练。”

  “就是,来来回回就这么多实验题,压中了也不稀奇。”

  “可考生们不这么想,现在很多外市的中学,全都在订咱们《东方都市报》。”

  “我今天还接到一个学校的电话,一订就是三十份……”

  同志们的心情都不错,江海也不例外:“老蔡啊,的调动手续总算是走完了。”

  打年头成立东方都市报社开始,所有人的调动手续早已经走完。

  可浦江日报社,偏偏就卡着蔡文升的手续不肯落实。

  最后,当人事部的同志报到总编室后,江海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挂车尾的破事。

  当即一个电话打到了市委宣传部。

  蔡文升同志是从外地调入浦江市的。

  和很多调至大城市的同志一样,当初一门心思只为留在浦江的蔡文升,签下了许多特殊条款。

  其中最“致命”的一条,就是三年内不参与住房分配。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天-津与燕京都不足为奇。

  “我也估计到了,”蔡文升苦笑着摇摇头:“关系一直被扣着不撒手,昨天忽然来个电话让我赶紧搬出浦江日报的招待所。”

  办公室里的几位互相看了看,除了表示同情,都没怎么吭声。

  这就是浦江与燕京的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

  在燕京,只要符合标准的事业单位,连续申请个几年,都能获得一块封地,用来建设各单位自己的宿舍楼。

  这种在燕京很普遍的现象,搁浦江就不大常见。

  当然,自己个掏钱的另当别论。

  江海对蔡文升的情况,自然一清二楚:“搬出来正好,咱们报社虽然没有自己的招待所,可也不会少了你的住处。”

  “哪啊?”蔡文升这两天都快愁死了:“您……准备把我安排在哪里?”

  “啧,这还用问,”江海向上面指了指:“咱们报社三楼不是一直空着嘛。”

  “有一间教室被用作值班休息室了。”

  “对,再整理出一间教室给蔡主编。”

  “一间教室……都给我?”蔡主编显然没料到,江海能有这样的安排。

  “60多平方的教室,”江海早就替自己的骨干想得妥妥的:

  “你想隔成两室就两室,想隔成三室就三室,总之老蔡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真的可以这样?”

  “哎呀老蔡,以后你可是咱们报社上下班最方便的人了。”

  “可不,”荣斌拍了拍蔡文升的胳膊:“三楼阳光最好,可以把嫂子接过来了。”

  “只是单位暂时借住的,”蔡文升赶紧打哈哈:“哪比得了你们,能分到房子谁还愿意住单位啊!”

  这是他迄今为止听过最好的消息。

  比起浦江日报招待所的小单间,东方都市报三楼的整间教室,就等于是豪华套间了。

  说实话,蔡文升还没住过这么大的房子呢。

  “明天让传达室的鲁师傅找两个工人过来看看,该怎么改造你看着办,”江海同志一向重视人才:

  “费用都从会计室走,等以后你分房了,也可以继续留给有需要的同志嘛。”

  “那是那是,”已经在琢磨该隔几间房的蔡文升,越听越喜:“感谢领导对我们这些困难职工的关心。“

  这多好,水电全免,还能在单位食堂代伙。

  以后,可更要尽心尽力为报社加班加点了。

  “好好干,在座的都一样,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向单位提出来,大家一块商量着解决。”

  江总编的最后一席话,令办公室里的几个人,拍出了震天响的掌声。

  压中高考题、发行量创新高……还有一位注重经济效益的一把手。

  这样的单位,能不前途无量?

  原本丢了老单位,跟着江海重建新报社后,多少还有些忐忑的骨干们。

  这一会全都干劲十足,少了之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一个个的反而更能把心思扑在工作上了。

  夜幕下的东方都市报社,当几位领导的自行车陆陆续续骑出大门时。

  只剩下了最后一间值班编辑室,还亮着灯光。

  江海沿着昏黄的路灯一路前行。

  盛夏的人行道上,时不时就能看见携家带口出门纳凉的老百姓。

  条件好一些的,抬张竹凉床搁在外面。

  更多的人家,干脆就是一张草席沿街一铺,三两个扑了一头痱子粉的孩子,嘻嘻哈哈跑个没完。

  家长们一边打着蒲扇,一边骂着澡全白洗了。

  江海忍不住笑了一下,蹬车的腿叨得更快了。

  没费多少功夫,安和街的51号小院里,就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嗯?”江川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个点,大哥怎么回来了?”

  江河没说什么,直接看向门外。

  还真就给小妹说中了。

  “呦,”已经站在门口的江海,好奇的拉了拉新装上的纱门:“不错,这木工的手艺还真不赖。”

  “哥,”有些日子没见到老大的江河,这一会也挺开心的:“才下班?”

  “嗯,一下班就往你这赶。”

  “大哥,”江川扑过来,勾着老大的脖子:“你快看,那是什么?”

  “什么?”

  江海疼爱的扯了扯江川的小辫:“这么大了,还扎什么蝴蝶结。”

  “我乐意、我乐意。”江川晃着脑袋,老得意了。

  “大哥,”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应如画,笑眯眯的打了声招呼。

  “如画啊,小川没欺负你吧?”

  “呵呵呵,怎么会呢!”

  “那就好,在这还住的惯……嘿,你们买电风扇了?”

  “你家也有,”江河淡淡回了一句:“昨天,袁解放听说我们家要买电风扇,今晚就给送来了。”

  “我家也有?”

  江海走到电风扇面前,哒哒按了两下。

  “他们单位给我们买了两台,”江河抱着双臂站在一旁:“这一会应该已经给你送过去了。”

  “真不错,居然还是落地的,”江海摇摇头:“最近百货大楼里,电风扇柜台前拍的队比电视机还长。”

  “我去过,排了几分钟就回头了,”

  天一热,老三那个懒货就和自己商量过这事:“路上正好遇上了袁解放,他一听就叫我别再管这事了。”

  “你们啊你们,”江海堵着风扇吹:“下次可不能这样啊。”

  “不能哪样?”

  “收礼呗!”

  “没事,老三说了,有来有往的就不怕。”

  “老三还小,你可得多管着他。”

  江河仔细想了想:“行。”

  “二哥倒是想给钱来着,”江川赶紧帮腔:“可解放叔都快翻脸了。”

  “嗯,”如画也跟着点头。

  憨憨的模样,看得江海只想笑:“行了,你小哥打电话回来了,让我问问你俩穿多大的鞋。”

  “小哥问这个干嘛?”江川一双大眼,睁得雪亮:“是想给我俩买鞋吗?”

  “不然呢?”

  “如画你听见没有,”江川开心的直晃悠如画。

  “我不用的,浦江也能买到的。”

  应如画一双大眼紧张的溜圆,天天在这白吃白住的,本来就够不安心的了。

  哪里还敢再收东西。

  小姑娘心里清楚的很,其实这江山只是想给自己妹妹带礼物,自己这份只是顺水人情。

  “他当然知道浦江什么都能买到了,”江海笑了:“可你们小哥说了,出差买的和平时买的不一样。”

  “说得没错,”江川太了解这种感觉了:“我告诉你如画,每次小哥出差回家,我和小白最喜欢翻他的包了。”

  “好……好吧,”应如画的小账本上,又多了一笔欠账:“江海哥,我穿35码的就可以了。”

  17岁的余姑娘,个头不高,看着也就刚到一米六的样子。

  “我穿36码,”江川说完就皱起了眉:“我怎么记得和小哥说起过好几回了!”

  “我穿42码。”江河冷冷的说了一句。

  “没人问你,”江海的话更凉:“行了,我得赶紧回去看电风扇了。”

  匆匆回家看过一眼弟妹的江海,转身就准备离开。

  “那你怎么通知小哥啊?”

  “他明天会打电话来报社的。”

  “快把纱门关上……”

  燕京城的国营饭店里。

  三位同志的一顿晚饭,吃到服务员乒乒乓乓敲桌子架板凳才舍得离开。

首节上一节155/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