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176节

  “你这说法倒听着新鲜,”

  再次见到江山,潘主编还是想多问一句:“小江啊,最近在忙什么,有时间帮我们画本书吗?”

  “其实吧……”江山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忙件事,本来还想过阵子去找您,既然您今天问了……”

  江山想了一下,决定先把完成了一半的作品,拿给潘烨过过目。

  几分钟后,当江山打开房间的电灯后。

  潘主编和李若诚终于见到了江山口中的作品。

  “这是你写得?”

  只几眼的功夫,潘烨赶紧抬头问道。

  “怎么样?”江山头一回如此紧张:“您看着感觉如何?”

  “说实话,”潘烨重新看向江山的作品:“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作品,就算是整个出版社也没发行过此类作品。”

  “哦?是嘛?”

  其实,江山早心知肚明,他就是冲着这点来的。

第175章 最值钱的电影彩蛋

  这一会八点刚过,晒了一天小院里,家家户户都在使劲回忆着白天在老江家看过的电扇模样。

  可真能显摆啊,一买就是三台。

  关键还敢一块扇,也不知道老江家的电表会转成啥样?

  江山的房间里,尽管屋里的电风扇一直嘶嘶嘶的摇着头。

  但李若诚手里的大蒲扇,却一点也没有要停下来了意思。

  潘主编一页一页翻着手里的稿纸,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念上几句:

  “真是个好东西,连我看了都想要一本,只是……不知道我们总编看了后会有什么想法。”

  过来之前,潘主编原本只是想顺便问问江山有没有兴趣接着画本小人书。

  但这一会他才明白,原来对方一直没接活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家搞创作呢。

  到底是热爱艺术的同志,怎么都闲不住。

  不但闲不住,就算他……刚刚江山那话怎么说得来着,噢对了,就算他换了条跑道,也依然十分出色。

  只可惜是,尽管自己非常喜欢江山的这部作品。

  但,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还真不敢贸贸然就给对方提出承诺。

  “小江,”潘主编掂量了一下:“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将你的作品拿去出版社给总编瞧瞧,等他回复我后,再来回复你。”

  “还真难为您替我想那么多,”江山招呼二位先喝口凉茶,解解渴。

  自从入伏以来,江河在展销会上买得几只大瓷壶,就一直没断过水。

  “小哥,”

  纱门外的江川,高举着手里的绿色保温桶,满脸得意道:“再晚去一分钟,小卖部就关门了。”

  江山呵呵一笑,把桶接了进来。

  “来潘主编,吃根冰棍凉快一下。”

  “刚刚那个小姑娘就是妹妹?”潘主编张望了一眼背影:“准备换跑道的那位?”

  “对,《许国璋英语》就是给她准备的。”

  “要我说,你早该让她学英语了,有李老和你坐镇,还有什么拿不下的。”

  一旁的李若诚转念一想,忍不住点了点头:“说得还真挺在理的。”

  面对弥漫着寒气的保温桶,潘主编伸手挑了一只橘子味的冰棍:“您老来什么口味?”

  江山直接替李若诚回答:“李叔不用,他看我们吃就行。”

  潘主编:“嗯?”

  “嘁,”李若诚啧了江山一眼,然后端起凉茶抿了一口:

  “老三啊,你这次可真是动脑筋了,可我也在替你琢磨,这玩意究竟该怎么算稿费呢?”

  潘主编嘴里的冰棍一顿:“对啊,这该怎么算?”

  现如今还没到80年代,文化部还没来得及给文学爱好者们添砖加瓦。

  按照目前的稿费制度,文学作者5至10元/千字,译作者3至8元/千字。

  所以说整个出版界,还得属插画师的日子最好过。

  当然,其它地区另当别论!

  香江的稿费论字计算,不用凑千,有一个算一个。

  所以,之前的查良镛总是在不断重复:剑好快,好快的剑。

  湾湾最大气,按行结算稿费。

  于是,古龙大大经常一字一行:

  十八个大汉跳下墙,

  咚,

  咚,

  咚,

  ……

  一连18行咚,就如同叮当作响的银两。

  “这些都是后话,但肯定是不能按寻常的稿费算法了。”

  江山一边搭话,一边嘣嘣咬着赤豆冰棍,干净利落的像在啃萝卜。

  李若诚不得不羡慕:“还是年轻好啊,冷的硬的都不怕。”

  夜色越沉,小院里的虫儿吵吵的越欢。

  这一会的江妈,正打开自己的花手绢,一分一毛盘算着一天的花销。

  毛票钢堆在手绢的中央,看上去很有些份量。

  江河默默看了一眼,端起桌上剩下的一盘炸虾片:“这个我拿走了。”

  “够吃吗?”江妈头也没抬一下:“要不,我再去炸几片。”

  “不用,够了。”

  新房得留着和新娘一块住,这一会的江河仍留在江山的屋里。

  一盘炸虾片,一本《射雕英雄传》,外加半颗西瓜。

  “啧啧啧,”看着老二的自在样,江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好好享受吧二哥,也许,这就是你人生中最自在的一个夏天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江河对自己的爱人很有信心:“咱们走着瞧。”

  “那就走着瞧呗。”

  “还在忙你的新玩意?”

  “嗯,这几天我得加班加点了。”

  “出版社的同志看了后,说什么没有?”

  “他说……”江山看了眼趴在窗台上的老猫,感觉到被锁定的老猫,懵懵的与他对上了眼:

  “仔细想想,好像说了也白说,老潘根本就不能做主。”

  “你别担心,”江河挺看好老三的作品:“我说没问题就一定没问题。”

  “那是,我二哥说什么,就是什么,”江山本就不操心这些,他只是在和时间赛跑。

  第二天上午,按照之前的约定,江山和张路一块背着机器来到了老艺术家钱家骏的家里。

  门一被敲开,就看见美影厂的王往导演,正笑呵呵的站在里面。

  “钱老,”王导向主人介绍道:“这两位是报社和电视台的同志,特意赶过来,就想一块听听您的那些故事。”

  “那有什么可听得,”

  “钱老,我们没打扰您吧?”江山微笑着看向钱家骏。

  刚六十有三的老人,却已经连眉须都透着花白。

  “欢迎还来不及呢。”老人家看着瘦小,实则干练的很。

  说话时的眉眼间总是泛着温和的目光:“两位小同志快里面坐吧。”

  落座后的一番相互寒暄,已经让钱老知道了各位来这的目的。

  在来这之前,王往导演就已经向江山介绍过。

  钱家骏,美影厂的一位老艺术家。

  多才多艺外加灵活好学,不满足自身美术设计师身份的他,还主动学习承担了动画导演,以及动画特效师的工作。

  打1940年开始,就在美影厂自创自导动画作品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国内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和世界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

  所以在老人即将退休之前,副厂长严定先和导演王往,专程上门询问这位美影厂的老前辈,还有哪些需要厂里配合的要求。

  谁知道,一没有要奖金,二没有要待遇的钱家骏,直接提出了一个让严厂长犯难的要求。

  继续完成动画片《九色鹿》的拍摄工作。

  虽然严定先也非常想满足对方的要求。

  但,他心里十分清楚,第二年的拍摄计划早已经安排的满满当当。

  实在是挤不出多余的经费来实现老人家的梦想。

  要知道,虽然《九色鹿》的制作足足耽误了20年,但像这样类似的情况在美影厂并不是少数。

  浩劫十年,多少佳作被蒙尘。

  美影厂不可能让部部作品都像《哪吒闹海》一样重见天日。

  所以,严厂长和王导商量了一番后。

  想着,既然不能完成《九色鹿》的影片制作,但也许可以让人民群众知道《九色鹿》背后的故事。

  于是,他们俩同时想到了一个人,江山。

  要不说江山这小子是个办事的主呢。

首节上一节176/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