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183节

  于是,办公室里很快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喂,”

  “是江山吧,我一听就是你,哈哈!”

  听筒的另一头,传出了一串熟悉的声音:“刘小庆同志?你怎么会给我打电话?”

  “叫什么同志啊,多见外,”对方顿时不乐意了:“不是让你叫我姐嘛!”

  “姐,小庆姐,”江山立马就从了她。

  “这还差不多,”刘小庆独特的声线,在电话里听着还挺悦耳:“江山,能帮我个忙吗?”

  “先说说是什么事。”

  “下个星期有几位日-本的女演员要来燕京访问,我被选为了国内的演员代表。”

  “真由美和栗原小卷?”

  “你已经知道了?”

  “也不想想我是干哪行的。”

  “哈哈,对对对你还是名报社记者呢!”刘小庆咯咯笑道。

  之前,江山倒没想到这里面还会有刘小庆的事:“不过,我能帮你什么呢?”

  “我现在接到的通知,就是陪着她们在燕京逛公园。”

  “多好的事!”

  “没说不是好事,不过你仔细想想……”刘小庆可一点都不见外:

  “那《追捕》的电影你也看过吧?她们穿得多时髦,我就不行了……

  大家都是演员,到时候肯定会站在一块拍照吧。”

  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江山早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刘小庆同志正为自己的战衣和战鞋,苦恼呢!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是吧,到时我可不仅只代表我个人。”

  “那是,你是代表咱们国家出征……噢不,出镜的嘛,”

  但,江山还是不明白:“可这事你找我有什么用?”

  江爸的服装二厂,自打喇叭裤的销量打开后,又赶制了一批高仓健的米色系风衣。

  之后,依然回归到了接国家订单,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工作中。

  “这几天我把燕京都逛遍了,”刘小庆在电话里诉者苦:“就没买着一件……就是……你还记得潘红在幸福可乐广告里,穿得那条连衣裙嘛?”

  “噢,”江山猛的醒悟过来:“你想要她那样的裙子。”

  “也不非的是一模一样的,时髦的就成。”

  “这个好办,明天我上百货大楼去看看。”

  “太好了,我就是想让你替我去找一找,不会太麻烦吧?”

  无论哪个年代,魔都给人民群众的印象,依然停留在潮流时尚的前沿。

  “不麻烦,”江山问道:“只买几条连衣裙吗?还要什么?”

  “凉鞋、帽子,反正时髦就成,别替我省钱,这次我豁出去了。”

  “呵呵,放心吧我有数。”

  “买好了以后你给我打电话,我们导演有熟人在火车站工作,到时候……”

  “不用麻烦了,”江山笑着道:“到时候,我亲自给你送燕京去。”

  “啊,”另一头的刘小庆,心头一暖:“不用不用,我……”

  “别跟我客气了,姐,”江山不想再逗她:“下个星期,正好我也要去燕京。”

  “这么巧,没骗我吧。”

  “说起来还真是巧了,我们报社接到了浦江电视台的邀请,下周一块去燕京采访,并且采访的对象还就是真由美……和你。”

  “真的假的,”满脸喜色的刘小庆,一双大眼惊得更圆了。

  “等着我小庆姐!”

  江山一口一个姐,叫得别提有多脆了。

  采访嘉宾里居然有老熟人,这还真是江山同志没想到的好事。

  挂上电话后的他,一路哼着杜邱之歌走向了街边。

  “二哥,”隔着老远就喊了一句:“我那事估计下周就差不多了。”

  这一会,正在绘制壁画的江河,也被江山的好心情给感染了。

  “找到门路了?”

  “一直都有门,只不过原本还不想麻烦他们,不过现在再想想,该走得捷径还得走。”

  “本来就是,”江河提醒道:“老三,你现在还年轻,出门还是得多靠朋友。”

  “好嘞,我听你的,”

  看着外墙上已经快完工的银行广告,江山笑道:“哥,你现在这速度也算是练上来了,比南-京路上的广告牌快多了。”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那操作哪有我这省心。”

  80年代前后,即没有电脑设计,也没有电子打印。

  所有的户外广告全部靠人工绘制。

  一副广告牌从起稿到绘制完成,少说也得让两位工人师傅在脚手架上忙活一礼拜。

  就这,还不能算上刮风下雨的日子。

  最关键的是工钱,只能按广告单位的工资奖金结算。

  怎可能享受到百元一副稿费结算的高薪待遇。

  对于这些,江河心里清楚的很。

  他当然明白这都是兄弟们给他的关照。

  同时,江山也觉得这是二哥在支持自己的工作

  到了第二日,江海一早就迎着一轮红彤彤大太阳,哼哧哼哧的骑车出门了。

  路过街边的报亭时,赶紧停下车观察了一会。

  发现报亭货架上的正当中,厚厚的摆着一大摞报纸。

  正是自家的《东方都市报》。

  此时此刻,一条紧贴着“东方都市报”五个大字下方的新闻:《行驶中的26路无轨电车出现翻车事故》。

  正不断吸引着过来过往的看客。

  “呦,今天这是什么情况?公交车还能开翻了?”

  “真的、假的。”

  “师傅,给我拿一份东方都市报。”

  “也给我拿一份看看。”

  “不得了了,20多号人都受伤了。”

  “给我一份东方都市报。”

  江海撑着腿立在报亭旁,看着群众们见了头版的事故新闻后,先大惊失色、然后就人手一份报纸。

  很快,厚厚的一大摞《东方都市报》,肉眼可见就没了。

  与此同时,出门买早饭的江山同志也溜达到了家门口的一间报亭。

  眼前的种种,几乎和江海看见的没区别。

  “同志,”江山递出了三分钱:“给来一份《解-放日报》。”

  在一众《东方都市报》的叫买声中,却有人花钱买下了一份《解-放日报》。

  和记忆中的一样,江山很快就在《解-放日报》上找到了一篇《26路无轨电车翻车事故》。

  标题、内容,全都与《东方都市报》十分相似。

  唯一不同的就是,《解-放日报》上的这篇新闻被安排在了第二版的一处角落位置。

  早上七点刚过,市宣传部的各个办公室里,此起彼伏响起了电话铃音。

  传达室的大爷伸头望了又望,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他,已经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第180章 号小院的风水

  第180章 51号小院的风水

  虽说已经立秋,但仍没见着一丝凉意。

  大清早的51号小院里,进进出出的一片嘈杂。

  街坊四邻一边点头问着好、一边转脸各忙各的。

  推着自行车上班的、迈着小碎步奔向公厕的、挎着菜篮子拦路聊天的。

  期间,还能听见阵阵收音机里飘出的早间新闻……

  江山提着满满两兜早点,迈进了小院。

  迎面就遇上了正在院子里梳头发的江川和应如画。

  “今天起这么早?正好,油条还热着呢。”

  “小哥,”江川把一头乌油油的黑发向后拢起:“我俩决定从今天开始认真学英语了。”

  应如画一边缠着皮筋,一边认真点头:“嗯嗯!”

  “好事啊,以后遇上不懂的地方就问李叔。”

  江山将手里的一兜油条递到了李若诚的面前。

  坐在躺椅上的老人,很自然的拿出一根,然后一扯两半又分给了老伴:“有不清楚的,随时来问。”

  “谢谢李叔!”俩姑娘开心的点了点头,然后相互看着笑出了声。

  守着一位翻译家做邻居,不学好英语还真对不起这小院里的风水。

  这一会,堂屋的饭桌上已经满满当当摆了好几样早点。

  “三叔早,”江小鱼脆生生的唤了一声,就着急忙慌跑出了屋。

  自打应如画住进来后,江家大大小小的女孩子,天天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首节上一节183/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