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186节

  “简单,我包你能学会。”

  “那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我跟你说,”金师傅仔细想了想:“就报社里面那块场地,正好学车。”

  “就这么说定了,江总编你学不学?”

  “学啊,干嘛不学,有时间咱们一块学。”

  单位有车了学起来多方便,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驾驶证。

  如今这年代可没有驾校一说,个人想考驾驶证需要挂靠单位,没有单位证明不能参加考试。

  就在东方都市报各位编辑同志,坐着小轿车逛大街的时候。

  市委办公室的李局长,正面带微笑的看着当天的《东方都市报》。

  “老王,一会你去把他们这些照片多要几张过来,”李局指着报纸说道:

  “然后挑一些放进汇报材料中,也好让上面了解一下事故的真实情况。”

  王主任正有此意:“好,我这就去办。”

  看着登在头版上的新闻报道,李局长终于舒出了一口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原本一场棘手的事故,居然可以如此圆满解决。

  打今天起,李局长决定给自己的办公室也添上一份《东方都市报》。

  一面面看下来,还真挺有意思的。

  这一会,他的目光落在了副刊版的页面上。

  一篇《准备了二十年的电影》,立刻引起了李局长的注意。

  趁着这两天的热度,江山赶紧将九色鹿制作团队的文章,发表了出来。

  一行行看下来后,李局长忍不住叹了口气。

  要说国内电影票房最辉煌的时刻,谁能比得过80年代前后?

  就拿今年来说,中影共得了9亿多的票房收入。

  可仍有不少优秀题材的作品,不能制作成片。

  给各大电影厂的经费,也是一压再压。

  相比之下,中影更偏向去国外进口年代久远的译制片。

  因为,收上去的票房收入,远不够要花出去的费用。

  这几年,中影发行电影的收入,除了留下部分来年的拍摄经费。

  大部分都上交给了文化部门。

  因为,文化部需要拿这些钱去修缮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大文化景点。

  百废待兴,行行缺钱。

  “以电影养文化”,就成了最近几年的常态。

  为了让大量的历史文化景点,早日恢复生机,政府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下拨回电影行业。

  李局长心里清楚的很,文化部不可能因为一篇登在报纸上的文章,就给《九色鹿》的电影立项。

  江山当然也清楚这点,他怎么会把事情想的如此简单。

  饭,得一口一口吃。

  事,当然也得一步一步办。

  “金师傅,”江山指着前方的百货商场说道:“麻烦靠边停下车,我去办点事。”

  “不回报社了,”江海看着老三问道。

  “你们先回去,”江山推门下车:“我去买几样东西。”

  刘小庆同志的行头,还没置办呢!

  出发之前,江山得先把这事办好。

  “那你自己小心点,”江海想了想,又道:“需要用车就给我办公室打电话。”

  “好嘞。”

  车上的几位,全都是一副笑脸,跟新得了意大利炮似的欢快。

  “日”的一阵发动机的声音,黑色的小轿车又再次上路了。

  “瞧这没出息的样,还是文化单位的骨干呢,”江山望着尾气笑了:“嗯,有车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比起他们这边的喜气洋洋。

  此刻,坐在兰-州黄河剧场里的国家-宣-传部领导吴坚,却是一脸的阴云密布。

  舞台上,刚刚完成首场表演的《丝路花雨》剧组成员们,你看看我,我瞧瞧她……

  全都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坐在台下的甘-肃歌舞团胡团长,悄悄看了眼身边领导的失望表情,紧张的直咽唾沫。

  “吴部-长,”胡团长硬着头皮问道:“您对我们团的这场表演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满脸严肃的吴坚,没有立刻说话。

  此刻,他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几个月前。

  记得当初看见甘-肃歌舞团报来的节目单是《骄阳颂》时,还是他提出的反对意见:

  “28个省都在排练这台戏,是不是又将上演全国一台戏的局面?你们甘-肃本身就有很多题材可以表现,敦煌壁画就很好嘛……”

  现如今,人家明明已经照做了,可怎么就没有当初想的那种效果呢?

  “大家辛苦了,”

  吴坚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们笑道:“总体来说,你们表现的还是不错的,但这场歌舞剧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说到这,他与身旁省宣-传部的部-长陈舜小声交流了起来:

  “对于敦煌壁画,你了解多少?”

  陈舜摇摇头:“估计比您多不了多少!”

  “这么说,你也是外行?”

  “怎么?”陈舜苦笑道:“难道您以为我是内行?”

  “看来你我都插不上话了。”

  “那……这部歌舞剧怎么办?总不能算了吧。”

  “当然不能,”吴坚想了想:“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回趟燕京,给你们找些专家过来指导一下。”

  陈舜听得一愣,当即回头看向歌舞团的胡团长。

  这二位着实没想到,国家宣-传部会如此重视他们省的这场歌舞剧。

  “请燕京的专家亲临指导?”陈舜试着问了一句:“您想请谁过来?”

  “既然要请,”吴坚沉着眼看向舞台:“就请最顶尖的那几位。”

  陈舜和胡团长互相看了一眼:“最顶尖的?”

  “对,我亲自去拜托他们,”吴坚部-长,仿佛下了某种决心:

  “敦煌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你们这场歌舞剧如果可以一炮而红,就必将成为敦煌最好的宣传。”

  要说还真是巧了!

  此时远在魔都的江山,也有同样的想法。

  必须给自己即将面世的作品,找一位推荐人。

  既然要找,就必须是最顶尖的那一位。

请假条

  今日不用抢盐,但还是要向各位看官大人们请一天假!(不敢欺瞒衣食父母,就是想单纯的去尝尝酱香咖啡是个啥味!)

第182章 这惊喜就交给我吧

  浦江日报社里,一份当日的《东方都市报》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

  占据着半个版面的专栏报导,紧紧抓住了魏远行的目光。

  文稿的行文简单流畅,无非就是市领导在得知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采取了哪些把人民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举措。

  虽然没有直接指出自己的功劳,但安插在文章旁边的三幅配图,却张张都在述说《东方都市报》与组织心系群众的故事。

  看着魏远行阴气冲天的表情,一旁的编辑们差点以为他会将手里的报纸揉成一团。

  可意想不到的是,魏总编不但没把报纸灭掉,还微笑着将《东方都市报》平放在了桌面上。

  “诸位都是和江海同志共过事的吧?”魏远行指着报纸说道:

  “估计你们心里也清楚,这江海虽没多少管理报社的水平,但你们仔细瞧瞧他玩得这些小花招,还真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东方都市报》这篇文章,我一早就看过了,”新闻部的主编还真研究了一番:

  “他们去医院这招,还是很讨群众们欢心的。”

  “没错,其实我今天去也不晚,多送些东西多拍些照片,赶在明天在咱们报的头版一登,市里的领导也能注意到。”

  “嗯~”魏远行正有此意,第二虽然比不上第一,但也好过没有:

  “那你们还在这干什么?赶紧去准备啊。”

  “总编,您不去?江海可都已经上报纸了。”

  这还用他提醒?

  魏远行肯定会勇挑重担:“我当然得去,这不是让们先去准备慰问品嘛!”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当浦江日报社的几位同志大包小包赶进人民医院的病房时,却发现自己又晚了一步。

  此时的病房里,已经站满了浦江各大报刊杂志社的慰问团队。

  其中,魏远行还在里面看见了《解-放日报》的身影。

  这一会,各式各样的礼品早已经摆满了病房。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每一份礼品上,还都摆放了一份各家的报纸。

  面对如此热烈的场面,很多受伤群众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不该在当天办理出院手续了。

  要不,再多在医院待上一日看看?

  魏远行的微笑僵了一脸,却还不得不僵到底:“大家好,我们是浦江日……”

  “这里是医院,请大家保持安静,”

首节上一节186/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