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燕京的秋天是打故宫开始,秋天一到,这里就成了紫禁城。
但,这一会的紫禁城,在江山眼中却没有印象中那么华丽。
大局已定后的1978年,紫禁城里处处可以看见参与修复工作的匠人。
江山和黄华一路走着瞧。
最后两人同时停在一座廊宇之下,看着工匠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描玺彩绘金龙。
两位匠人直接上手描画,每一处落笔,都恰到好处。
原本已经褪色的彩绘,在工匠们的笔下一点点恢复鲜亮。
落在江山眼中,就如一张泡在显影液中的胶片,由焦黄一点点的幻化出五彩斑斓。
更像是历史在快进。
江山仰着头看得很投入,知道他就喜欢这些的黄华,不声不响的守在一旁。
“这都不知道拍下来,”身后又传来了古铮铮的声音:“多好的新闻素材,错过了这段时间,上哪里去找……”
张路端起相机,赶紧靠了上去咔咔的拍,古铮铮在一旁继续指手画脚。
江山忍不住笑了,再转眼一看,却发现黄华的微笑消失了。
“哥,”江山疑惑的问道:“想什么呢?一本正经的。”
“我什么时候不正经了,”黄华重新笑了起来:“刚刚只是在想,如果这么好的丝绸广告,都拉不起丝绸出口额……唉!”
这个问题,江山前两天也想过。
“哥,”他向黄华招了招手:“既然你们公司和浦江的两家丝绸厂,合作好多年了,那应该了解他们的主要出口国吧?”
“那当然知道,”黄华觉得江山这个问题,问得多余:“主销欧洲,其中以法/国为主要宣广。”
“那曰本呢?”江山继续问道。
“米国,”黄华很肯定的说道:“虽然法/国也不少,但米国一直是他们最大的出口国。”
“咱们的丝绸没想过出口米国?”江山直接说出了自己想法。
“小江同志,你仔细想想,”黄华不紧不慢的对江山解释道:
“曰本没费多大劲,都让我们不得不让出一部分法/国的份额,又更何况是他们重要布局的米国呢。”
江山不肯退让:“我们也可以重新规划布局,把重头戏放在米国。”
黄华摇了摇头:“你以为咱们国家不想吗?但,不容易啊!”
“哥,”江山拿着一根已经光秃秃的竹签,在地上写了两个字:“以前不容易,不代表现在没可能。”
黄华静静的看着江山在土地上划拉:仇曰。
自1978年开始,由于曰本价廉物美的商品、电器、汽车……大量的涌入米国。
造成了米国本土大批的工人老大哥陆续下岗、失业。
米国人民对小曰本的厌恶程度,一天高过一天。
之后的两年时间,将达到高潮。
到了1980年,什么砸曰系卖场的,砸曰系车的,甚至追打曰本人……
“如果要你买一个很讨厌的人手里的物品,”江山耐心引导道:“你愿意掏钱吗?”
黄华立刻摇头:“我宁愿不用。”
江山:“但如果是一件必须要用的商品呢?”
黄华还是不想掏钱,但如果非用不可的话……:“就没有其他卖家了吗?”
“对喽,”江山笑了起来:“米国人如果不想买曰本的丝绸,我们国家正好顶上。”
“噢~”
黄华的思路宽了:“还别说,最近这年头,曰本在米国的日子是没有前两年好过了。”
“华哥看得很准啊,”江山猛点头:“我那帮国外的朋友,也都是这么说得。”
自打上次在浦江电视台,江山指出黄华的广告策划,与法/国的公益广告雷同后。
黄华就知道,江山有一帮国外的小伙伴。
他继续按照江山的思路理:“你说得这个情况的确可以利用一下,但我们公司能做得,仅仅是搜集外研和宣广,只能建议。”
“其实这些本就与我无关,”江山笑了:“我主要是见不得哥你耷拉个脸。”
黄华没想到,小江同志还挺向着自己的:
“昨天古台他们和商/务/部的会议上,一致决定,你那部丝绸广告将成为国内丝绸的统一对外宣传广告。
当然,所有的丝绸单位也将共同承担广告制作和投放的经费。”
江山有点意外:“这次这么大动静?”
“是啊,”黄华也没料到:“看来咱们国家的丝绸出口振兴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了。”
第74章 馊点子一个
原本,江山真就如他说得那样,开导开导黄华。
但,他说得却不是什么馊主意。
为什么咱们国家的丝绸产业,会在1984年迎来十年的辉煌期,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份1983年的轻工业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书上的主题就两个字“仇曰”。
报告书上详细分析了,米国自1979年来对曰本进行的一系列反制行为。
米国的国民,更是恨不得把小曰本从他们的国土上连根拔除。
“都说美帝和马列过不到一块,”江山继续拿着竹签往地上戳:“其实他和谁都过不到一块,他们只爱自己。”
黄华一听江山的话,赶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
刚一抬头,就看见古铮铮和张路,不声不响的站在身后。
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小江同志是在和我说笑呢。”
古铮铮面无表情,把黄华往旁边挤了一下,也蹲在了江山身旁。
但,首先对黄华问道:“刚刚小江说得那些情况,是不是属实?”
黄华皱着眉问:“什么情况?”
“啧,”古铮铮啧道:“就那什么……米国人仇日啊!”
黄华慎重的缕了缕:“仇恨……倒还谈不上,毕竟只是少数人才有的情绪,但……反正这小曰本是不怎么讨喜。”
“嗯~”古铮铮点了点头,又看向江山:“小江,你刚刚的意思是不是想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啪啪啪,江山忍不住给古铮铮鼓起了掌:“还是领导您表达的准确。”
“你少来,”
在江山和黄华刚开始聊天的时候,古铮铮就靠了过来。
刚看见地上的“仇日”两字时,还以为是国人的传统情怀在作祟。
却,没想到江山说的是美帝。
于是也决定,蹲下来原地加班。
“这次外经贸/局要求我们这些宣传部门,”古铮铮向江山介绍昨天的会议结果:“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反正就一个目的。”
古铮铮和黄华同时说道:“拉高出口额!”
国家很迫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国内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而江山所了解的那份报告书上,最关键的一条就是。
70年代末,法/国和米国的丝绸消费量,都是3500吨左右。
但过了不到五年,米国则发展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35000吨,整整提高了十倍。
正是这份分析报告,令商务/部决定跑步入场,迎来了丝绸出口创汇的十年辉煌。
但,也错过了之前,五年恐怖的快速爬升起。
“黄经理,如果真的如你们所分析的那样,”古铮铮说道:
“最好回去后进行一次摸排调研,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稳扎稳打。”
“我明白,”在古铮铮建议之前,黄华也有了些想法:“我们公司在米国有常驻点,回浦江就通知那边,不过这是大事,您最好……”
古铮铮点点头:“我会第一时间和有关部门联系的。”
他又看了眼江山,再此看向黄华和张路时,忍不住说落道:“瞧瞧人家,对局势的反应多敏感,你俩都应该好好学学。”
江山笑得很真诚:“我也就有些小商小贩的生意经,馊点子一个。”
“我看就很好,”经江山这么一解释,古铮铮也觉得倒是这么个理:“管它是不是馊点子,自古以小见大,群众中出大智慧。”
江山点点头,只笑不语。
他心里明白,只要国家及时调整丝绸重点出口国,这条财路就彻底顺了。
黄华倒不是很乐观,总觉得有点没底,毕竟已经在法/国深耕了那么多年:“可万一要是没成呢?”
“可万一要是成了呢!”江山这一会也不笑了:“多少人为了这心中的……万一,拼尽了全力。”
古铮铮、黄华和张路,一起看向了江山。
此时,江山的眼中除了坚毅,别无它色。
他们三位明白,这个看似阳光的小伙子,在那些年一定是在为自己的“万一”而拼命坚持。
江山眼中的坚毅感染了古铮铮。
他猛得站起了身,有点晕,但可以忍:“小江同志说得一点没错,老一辈那么难都能把小鬼子赶跑。”
张路紧跟着站了起来:“我们也一定会拼尽全力。”
黄华也慢慢悠悠站了起来:“把订单,从鬼子手上抢过来。”
“对,”江山最后一个站起身,举起手上的竹签说道:“财路,必争!”
下一秒,江山:“不过仔细想想这种大事,和我这小市民也没多大关系。”
“小江同志!”
“小江,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江山同志,你忘了丝绸广告还是你的点子嘛。”
“真要说起来,”古铮铮跟着喃喃道:
“他燕京电视台,才是主要负责人,但不是他解决不了嘛,咱们浦江一出手给解决了,那录播电视剧的技术不就迎刃而解了。”
江山和黄华:“噢~”
“兄弟单位嘛,”古铮铮继续教三位小青年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再帮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