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134节

  直到李颜有一天在饭堂听到身后女生讨论“零班那个李颜居然复习了”,他才知道自己不复习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

  恐怕又少不了室友们推波助澜的功劳。

  不过外界的声音也只是听个响,李颜最近如此认真,也是有原因的。

  自打他政史地生四科全数到达50%进度之后,积累提升的速度就变得异常缓慢。

  别说把初三知识学完了,就算是把高中知识该背的背了个七七八八,这块突破就是上不去。

  李颜还尝试了学习课外知识的路子,例如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学会了,把世界地图也基本背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国家、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等等……

  但就是没啥用,明明装了足够多的东西,也确实记住了,结果数据就是没提升。

  甚至连记忆力都没提升,还是51。

  50%的水平是很强没错,但不至于多学了这么多知识多记了这么多东西都没用吧?

  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不是在量上,就是在方法上。

  他可能还没找对路,等于知识还没运进仓库,只是全都堆在了仓库门外。

  堆再多也没有用。

  李颜元旦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参照着自己数学突破的经验,整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识这东西分存跟取,存进去不分类,取出来就很独立。

  小学与初中前期的学习与考试,基本就是你存好了能对应拿出来就行,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逐步积累,“体系”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

  他必须构成一套知识架构,让每一个存进脑子的知识点都拥有链接,能跟其他所有相关的、有影响的知识点联动,解决问题时不再只取决于记不记得住某个内容,而是直接动用整个知识体系来解答。

  就像地理,背下来国家与城市名是挺了不起的,但是每次提到某地的某一方面,他都只能翻找式地把这一小块知识捞出来,这时候题目提到另一方面,他又得翻找一次把另一方面的小知识点捞出来。

  他记住了许多张地图与许多本书,但没有记住一个真正在运转的三维地球。

  啥贴图元素都有了,运行的机制也都明白,但是这游戏没跑起来。

  这就是他这短时间做的工作,非常具有难度的工作,就连“记忆”都需要更改方式,使用联想式的办法,而不是单纯的图像文字记忆。

  成果喜人。

  政史地生,每个科目都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知识网络体系,终于能把超前学习的高中知识、额外学习的课外知识与当前的初中知识相结合,最明显的提升便是:

  以前做到大题,基本算是看完材料跟题目,再利用材料提示努力从脑子里搜索相关的知识点;现在做大题,看完材料所有相关知识就成体系地呈现,根本不用再看题干一眼,结合更多知识点对某方面内容进行拓展分析也从大难点变成最简单的题目。

  要是地理再来一题给张图叫分析相关地理特征的,说不定李颜能直接给答出来这是哪里。

  他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爆炸式的增强。

,政治差一点,总分27。

  没办法,政治可以深入的东西跟另外三个不太一样,如果不是走实践路线,恐怕李颜的下一次突破,要来自对伟人思想的研读学习了。

  四级技能“记忆力”也在全新的记忆方式锻炼下,一口气提升2点,总数来到53。

  其实在记忆突破50大关后,李颜主动专注学习的内容,就已经很难忘记了。

  以前的记忆数值提升,更像是更新硬盘容量,现在更像是升级了读写速度,虽然还没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至于三科主科,英语是最简单的,不停学习与熟练,等到彻底适应英语思维,考试也就轻松写意了。53的记忆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积累多时的词汇也算是厚积薄发一回,英语数值也提高到了28点。

  语文倒是停滞了,最近与语文相关的学习几乎都是写作文,稿子水平没啥提升也没啥自我挑战,上不去很正常。

  网文就很有意思了,李颜写了这么久的网文,“打字”轻松突破了50%的坎到了51,宝贵的想象力也给加了一点到52,甚至更宝贵的三级技能“思维速度”都加了一点到达25分的50%进度条。

  连“表达能力”都涨了1点去到22,可谓是遍地开花。

  结果特么的作文跟语文都没涨?

  不过这一通复习下来,李颜最重要的目标,还是数学。

  作为最快形成知识体系的科目,高中知识的积累见效也是最快的。

  李颜现在看啥题目都想搞个函数解一下,包括各种复杂的平面几何。

  其乐无穷也。

  1月11日的晚上,硬逼着自己用函数兜兜绕绕把一道平面几何难题解出来的李颜,终于卡在最后的时间点完成了目标:

  叮!

  【数学+1,三级技能,总数28】

  思路突然就跟被强制扩散一样,许多之前还需要摸索尝试的题目一下就变得赤条条,开关在哪只一眼就清清楚楚。

  科目加点的意义就在这,李颜本人负责某个方向的奔跑,冲过终点了系统就帮你全面提升。

  他只要能爬上一座山峰,系统就会给默认他能爬上所有难度一样的山,直接给他打好“李颜到此一游”的标记。

  李颜是全宿舍最后一个结束学习的人,其他舍友全都认为到这时候了,学也没用。

  毕竟第二天就是考试,压力还是有的,大家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夜谈话题,便默契地选择了养精蓄锐。

  李颜本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却没想到,心里竟然如无风之地,平静得……甚至有点枯燥?

第164章 这考试,枯燥

  虽然大家确实更重视了,但上了考场的李颜,没觉得周边氛围跟期中考有何不同。

  新北一中的学生,确实学霸比例太高了,一到考试连个懵逼的、摆烂的、打盹的、吊儿郎当的都找不出来。

  个个眼里迸发精光,相比之下李颜反而是最松弛的一个。

  他的逻辑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以他昨晚解题的体验来看,今天这场考试除非整张卷子都是竞赛题,不然他就毫无压力。

  这不是狂,是对自己实力的客观的、理性的认知。

  想到这李颜一愣,自己跟谁解释呢?

  狂点咋了,全科满分这目标都拿出来了,还跟自己客气啥。

  试卷分发下来,考场安静得只能听见翻页跟笔在纸上划动的声音。

  这都是大脑高速旋转发出的奏鸣曲。

  第一科是语文,原本算是李颜最拿手的科目,现在倒是众科平等了。

  如果以“全科满分”为目标,反倒是最稳的语文成了拦路虎。

  作文这东西,想要写个满分出来确实不容易。

  李颜前边火速完成,阅读难得琢磨了一下得分点的事情,确保谁来都不能说他有缺漏之后,便聚精会神地研究起了作文。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考试居然没有附加题。

  但试卷本身的难度确实提高了不少,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做题的思考速度会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因此李颜翻页的声音在考场中显得格外刺耳。

  好在这场考试,同考场的学生们还没体验到被投笔声支配的恐惧。

  因为李颜在草稿上写完了作文,又逐字逐句修改一番,写书法似的誊抄在了试卷上。

  最终只能领先十分钟结束答卷。

  这时候自然没什么把笔拍在桌子上的兴致,没有那种畅快感。

  老师收卷时也只是来了一下双挑眉,他知道李颜的传说,但在草稿纸上写一遍再抄的天才孩子,在新北一中也不是没有过。

  作文还是要看质量的嘛。

  李颜交卷时充满自信地笑着,这可是比拿去投给《临江文艺周刊》的《凛城烟火》更用心的作品。

  虽然作文这东西也不是用心就一定能写好,但就目前的水平来说,如果他这篇是48或者49的分数(满分50分),那恐怕划分档次时分数线就得整体往下平移了。

  下一科目是政治,李颜风驰电掣一般完成了答题,却没有如自己预期一般爽快地把笔拍在桌面。

  因为他不太兴奋。

  他似乎没怎么感觉到题目的难度,当所有的题,你都能清晰地认知到它考验的知识点,并且准确地将知识点写出来,所有的题目就都成了1+1=2一样的东西。

  李颜的答题感受就是“理所当然”,选择题还没看选项就已经默念了答案,然后扫一眼,选择一样的就是了。

  大题也是看完题目材料,脑子里已经把涉及到的可能用来出题的题目全过了一遍连带答案,然后扫一眼,选择一样的题目就是了。

  这尼玛完全是按出题老师的状态来答题的。

  从头到尾他就没卡壳,稀里哗啦写完了,甚至有点迷茫。

  连怀疑自己是不是想简单了、粗心了、实际搞错了的空间都没有。

  那就……坐着吧,干脆在草稿纸上把试卷没提到的知识点罗列一下,权当复习了。

  虽然这种复习对他毫无用处。

  中午午休,舍友们难得没有过多讨论题目,只是提了一嘴整体难度确实有所提升,就早早回床位睡觉去了。

  看来大家确实都很紧张。

  等下午的英语考完,李颜回到宿舍听到“大家对期末考印象最深的是啥”,他第一反应竟然是:

  “新北一中的考试科目顺序安排确实随性嗷。”

  把大伙的思路都给带偏了一下。

  到了睡觉前,梁天成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夜谈话题“大家觉得这次考试难吗”,得到了舍友们的热烈反馈。

  大家形成了统一意见:没有月考附加题那么离谱,但是整体难度提升很多,答题压力反而更大了。

  朱青伦很快意识到一件可怕的事情,李颜没说话。

  他不表态,感觉天要塌了。

  于是朱青伦决定以身犯险,直接点炮,“颜总,你觉得咧?”

  李颜:“呃……难吗?”

  他表态了,天塌了。

  “我真的没法对你的装逼视若无睹啊老颜,”林恒说得很动情,“别人装逼也就是装一装,特么的能实现的,你真的觉得不难?”

  “呃……”

  “好了别说了。”林恒及时阻止了李颜,换来大家一场安眠。

  第二天,重头戏来了数学,最容易把寻常考试变得不寻常,把不寻常考试变神经的一门科目。

  一拿到试卷,李颜还没看前边的题目就直接翻到最后一题,好家伙,特么居然是圆锥曲线,解析几何……

  装都不装了直接摊牌是吧,新北一中数学组的老师们,这题目是给初一学生做的吗?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这张卷子满分不是120,而是100,20分压轴题直接当附加题得了。

  李颜仔细看了一下,果不其然,难度爆表,就连他现在的状态都没法这么看看就有明确思路。

  前边的题目倒是中规中矩,难度确实有所提升,计算量也大大增加,按这个难度,很多同学可能都没看到最后一题是个啥就得交卷了。

  李颜其实也有点紧张,他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解最后一题。

  在考虑“只有四十分钟”这是不是人话之前,先看看老师们出的题目是不是人做的。

  完完全全就是高中竞赛级别的题目,计算量上进行了简化,思路是原汁原味的。

首节上一节134/388下一节尾节目录